分类:
2008-05-04 09:10:30
一份调查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中国青少年能够在一天24小时内完成39小时的活动。但这并不像调查所说的表明他们“拥有能够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超人能力”。
上月,英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联合微软、MTV、雅虎及新加坡星空卫视公布了亚太地区青少年生活习惯的报告,报告中称,“一心多用和充分使用媒体已成为现今8至24岁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模式,这群活跃的消费者能够在24小时内完成39小时的活动,同时基本维持每天8小时的睡眠。” 调查选取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的2027个样本,尽管是做给企业客户为他们市场竞争作参考的,但这样一个信息确实让阅者印象深刻,这意味着他们基本是处于“一心二用”的状态中。
调查中的这些中国大型城市的上班族的快节奏生活已是众所周知,生活像赶场:赶上班,赶开会,赶饭局,赶聚会……不是大腕,胜似大腕。但调查中说的8到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显然不同,他们主要构成是学生,没有自力更生的压力,他们的快节奏生活与前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具体说他们的忙碌是“数字化+娱乐化”的。 正如思纬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Darryl Andrew在调查中看到的:“中国青年已经接受数字化社会的快节奏。他们会在阅读报刊杂志的同时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或是在发送电子邮件、编辑手机信息的同时打网络游戏。”我完全能够想象这种状况,因为我在看这份调查时,正在MSN上向一个朋友解释我的MSN签名,在他打字的间隙我又拿起手机回了一条短信。
一位邻居前辈抱怨自己上大学的女儿“总是听MP3,走路听,坐车听,连看书学习时也要听。”问她为什么看书时还听,她说“只看书太单调,看不下去。”看来她基本无法理解什么是“专心”,或者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专心去做。当然,她上网的时间比看书多。她在网上有很多身份,属于不同的团体,比如她是某偶像歌手的“粉丝”,不仅会到现场支持其演唱会更会在网上与其它粉丝交流心得、互诉衷肠;她还是某女性社区的用户,在社区中开设博客,专门与其它女孩交流美容购物经验。附带说一句,交流到的美容经验,比如健身、定时作息等她几乎从不执行,交流的作用在于持续不断地向大脑中填塞信息。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她还有项重要任务——下载,在她的下载任务栏里已经满满当当下了几十部电影,她却没有几部是看过的,那为什么下载这么多?“没有什么原因,就喜欢时不时地看看下载速度,看着很有成就感。”她的忙碌几乎是没理由的,唯一的理由是“让自己很忙”。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对当下青少年来说最大的作用是提供消遣,网络很大意义上发挥了在他们上一代人中广受欢迎的麻将和扑克的作用,中国人普遍更热爱室内活动项目;不过高科技提供的“多任务”消遣更受青少年欢迎,这正应了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说法——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就算无所事事消磨时光,也要急吼吼地一心多用,才应情应景,静下心来则会让他们无比不安。
上班族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状态已被诟病为导致高血压、气管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原因,那么更年轻的学生一族一心多用的生活方式难道不会让他们的大脑生病?尽管一天在焦虑中完成了39个小时的活动(当然大多数属于消遣),他们却没有时间坐下来看一本书、思考一个问题,而后者更利于他们的大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