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5905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1-21 21:02:34

     化粧品令你聯想起甚麼?美麗。
 
     但原來美麗要付出許多代價,其中一樣,就是要將很多很多的化學品塗抹上身。
 
     昨天(09.11.20)英國《太陽報》為文指,女士為了保持皮膚幼滑嬌嫩,每天自願將515種化學品塗上身。515這條數怎麼計?每天約用13種美容產品,每種少則20種,多則400種化學物。其實早在1998年,香港《選擇月刊》就以致癌唇膏及一系列問題化粧品做專題,戮破了這個「美麗」的假象,為愛美的女性敲響警鐘。不過,為悅己者容的女性,從來未驚過。
 

 
     香港知名的綠色消費推動者陳嘉麗(Ophelia)開門見山指出:「問題並不局限於少數雜牌化粧品。」被檢測的,始終是一部份而已。所以,美麗背後的殘酷真相是,化粧品其實大多有毒害人體的「黑底」。
 
     時至今日,陳嘉麗教人扮靚少說已有十多年年資。認識她時,她有一家小店在中環,正籌備要成立Back To Nature(回歸自然)學會,時維1998年7月,學會的目的,是要推廣綠色、推廣健康、推廣藝術文化、個人成長。如今她已有兩家店子,出版內部通訊刊物《康姿訊》多年,成為香港傳媒約綠色美容的必然對象了。
 
 
化粧品隱藏的危險份子
 
     陳嘉麗當年大力推薦Z的休假看美國版的《Safe Shoppers' Bible》,根據書裡頭的說法,市面的化粧品及香水最少有884種含毒性(數據來自美國化粧品及香水協會CTFA),美容廣告講得天花亂墜的香味、顏色、包裝、質感,由來都是美容護膚品的賣點及吸金法門,但同時也正是危險陷阱所在。
 
     熟讀安全買物聖經的Ophelia說,很多消費者感到難以抗拒的誘惑,都隱藏了許多危害健康的元素:
 
 
 名稱  詳情  危險性
 人造香料Fagrance 包含逾600種香味合成物,靠mix & match配搭出不同的誘人香味。  是最強的致敏原,可引發支氣管炎、皮膚過敏、日光過敏等不良反應。 
 人造色素(簡寫為F, D&C Color, D+C Colors) 大多取自煤焦,是經過多次動物試驗的原料之一。   別以為人造色素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就安全無憂,1959年批准應用的116種人造色素,30年後只有35種仍然安全。
 人造防腐劑Preservative  如: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 Urea(imidazolidiyl urea, diazolidiyl urea), DMDM hydantoin, Quatemium-15, TEA(Triethano lamine) 部份可產生甲醛(Formaldehyde)致癌物質。 
 抗氧化劑Antioxidant 最知名的兩種是:BHA,BHT。常見於食油和護膚品。   可損害排毒系統如肝、腎。
 礦物油   Mineral Oil  Mineral Oil, Petroleum, Paraffin均屬礦物油。分多個級別,如化粧品級別(Cosmetic Grade)、藥品級別(Medicinal Grade)。最好採用後者,經多重淨化,適合人體皮膚使用。  就算是化粧品級別的礦物油,也會堵塞毛孔,引起過敏性紅斑。
 滑石粉      Talc, Talc Powder  含石棉,普遍存在於眼影、胭脂粉。  已證實可引發肺積塵、肺癌、卵巢癌等。
資料來源:《Safe Shoppers' Bible》
 
 
回歸天然護膚法
 
     當年第一次聽Ophelia解說化粧品背後的危險真相,聽完真的瞪目結舌,因為就算我們不化粧,也要護膚,不護膚也要洗髮,連普通一瓶洗髮劑也含SLS(Sodium Laureth Sulphate,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鈉),對皮膚大大不利。忽然之間,家裡的瓶瓶罐罐彷彿都是「非人用品」,住在都市嬌縱慣了的我們,如果既想保持肌膚青春,為素臉添點顏色,又想保護人身安全,到底有沒有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Ophelia建議大家:「學會閱讀美容護膚品包裝盒子的標籤,找出市面上有售的少數有機天然產品系列。或者街頭巷尾捐窿捐罅,有時古舊小店會有古老的天然美容用品如茶仔粉賣的。」
 
     她邊喜孜孜的展示自己到美國參加綠色產品展銷會帶回來的收穫,如印第安人發明的古老化粧智慧:以二氧化鈦、氧化鐵、雲母等礦物造成閃亮的胭脂和眼影粉;邊又忙著分享她的DIY綠色美膚秘笈:「每星期用洋甘菊茶包泡半杯濃茶,加三湯匙粘米粉和麥皮,比例各半,再加少許新鮮的蘆薈啫喱(果凍),就可混合出清新的面膜。」
 
     「皮膚油膩者,可再加少許取自無污染河床或湖泊的優質泥,如高嶺土(Kaolin)、Fuller Earth、French Cray等,加楊吸脂作用。」
 
     洗頭她也有一套方法,就是使用阿嬤輩熟悉的茶仔粉開熱水做清潔,過清後待頭髮略乾,取約十滴刨花油,混和兩滴迷迭香(Rosemary)精華油,塗抹在頭髮上,就可滋潤、加添光澤兼提神。
 
 
真正的美麗原是……
 
    身體力行,是陳嘉麗的美容體驗。十多年前大無畏地辭掉高薪厚職的公司秘書工作,開環保用品店嘗心願,卻虧本關門大吉,有數年時間要靠儲蓄「吊鹽水」生活,但仍不願意放棄推廣綠色美容安全之道,因為她不但自得其樂,更悟出生命的真正美麗。
    
     「美麗無須太刻意。只有找到身心靈平衡點,才算找到美麗。不過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太急速,內容太物質,很難聽到自己的心。」
 

 
外一章
 
 
1.扮靚環保貼士
 
     選擇化粧品務必留意以下項目:
 
*成份天然───最好野生採摘,不含化學成份。
*有機培植───天然得來不用任何化農藥及激素,不破壞生態平衡。
*簡單包裝───最好是選用可循環再用之物料。
*非高溫處理───高溫(超過攝氏60度)會產生化學作用,影響份子組合及生機。
*最少處理程序───愈接近物料源頭愈好。
*最天然處理程序───例如用冷壓提取、熱力溶解;而不是以石油類化學劑提取。
 
資料來源:陳嘉麗
 
     
 
2.破解標籤密碼
 
AHA 別以為果酸一定取自蔗糖、水果、蜂蜜、奶類或乳酪,其實大部悶份產品都是採用人工合成的乙酸(Glycolic Acid),屬於化工原料,主要作用是街揩抹金屬。
Alcohol-Free

酒精分四類:1.溶劑(如Ethanol, SD Alcohol40)                     

2.吸濕劑(如維他命原B5 Pathenol)

3.抗氧化劑(如維他命E Tocopherol)

4.油脂性(如Cetyl Alcohol)。含酒精不一定代表不好,只有第4項會令皮膚乾燥,要靠其他滋潤成份搭夠。

 Hypo-allergenic 只代表不含香味及某些防腐劑,不等於「絕對防敏安全」。 
 Natural 只代表取自天然,不等於完全不會引起敏感。 
 No Animal Testing 「不經動物試驗」這標記,環保人士一般都很重視,但這只是針對產品本身而言。英國有個五年條例,總之該產品(不是原料,是產品)過去五年內沒有做過動物試驗,就可使用這標籤。) 
 Unscented 只代表沒有香味,不等於「不含香料」(即Fagrance-Free)。 
   
 
 
 
 
3.美容品含化學成份
 
 美容品種類  含化學成份種類
 香水  平均250種,多可多達400種
 唇膏  平均33種 
 潤膚乳      平均32種 
 睫毛液  平均29種 
資料來源:英國《太陽報》,2009-11-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13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