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4680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0-02 09:12:50

     尚武者剛,習瑜伽者柔。兩藝俱精者,是否至剛至柔?
 
     瑜伽式子輕、柔而靜態;太極動作雖緩慢卻動態。一靜一動,彼此間又是否有可揉合之處?
 
     先習武後練瑜伽的高偉文老師,是否已深得剛柔並濟之道?他曾公開主持的「瑜伽與太極」進修班,又是否能在動與靜之間,融會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看高偉文高Sir教授瑜伽,呼吸深而長,動作柔而靜,實在很難想像得出他習跆拳道時的恨勁
 
     遇上不可置信的表情,高Sir會熟練地掏出他二十三歲那年的舊照來釋疑。相中人朝空踢出一腿,剛猛有餘。武夫的骨架今日雖猶在,但年青的臉上那副血脈賁張以至扭曲的臉容,如今已盡化為祥和。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一剛一柔,是這樣奇妙地融合在一個人的身上。硬朗的身形,輕柔的手勢,有如打坐時結印的雙手,每每隨著說話而舞動起來。這就是當年Z的休假所認識的、開班教授瑜伽之後的高Sir。
 
     想當年,未到千禧,為我們這一群未成氣候的徒弟,高Sir總愛諄諄善誘:「瑜伽式子只是最基本的練習,待身體機能改善後,就要進而練習呼吸,打好基礎,預備最高境界的修練——靜坐。」
 
     在很多人仍認為瑜伽就是將身體扭曲成高難度動作的當兒,高Sir的教誨有如指路明燈。可惜,未知我們是否欠缺了一點點習武者的拼搏精神,總是對那境界望而興嘆。
 
     「靜坐時,首先要守住一個點,全神貫注,然後粉碎那個點、粉碎自己,達致無物無我之境界。」說是無物無我,無念無心,但實則當中有念。高Sir指出,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無念之念」,靜坐時進入這心境,高度平靜而放鬆,自可如明鏡台般,照見個人和外界的真貌。
 
    強身健體,在真正的瑜伽修行人眼中,只是最低層次。開啟個人智慧,領略宇宙奧秘,才是修行人的追求。
 
     高Sir在堂上說過:「只要大家願意付出時間和耐性,都可修練到我這境界。」當然,悟性和機遇都會影響你的進境。
 
 
靜中有動 動中求變
 
     不幸,Z的休假當年的機遇是因私人理由暫停學習兩年。而其他同學除可繼續修身修心之餘,更獲傳授陳家太極拳。
 
     很多人都會奇怪:瑜伽就是瑜伽,太極就是太極,兩者又如何融合?
 
     眼見習瑜伽數年,不少已經似模似樣的同學,在半小時的太極練習中,生硬地模仿老師的動作,乍看形神俱不似,更加深了Z的休假心裡的疑問。
 
     「學太極首先要透過模仿學好架式,掌握好基本動作後,進而練習推手,學曉借力打力。一切就緒後,就要更上一層樓,修練太極內功,鞏固內在能量。」高Sir在堂上這番話,彷彿令Z的休假開了點竅
 
     正如不少人錯認瑜伽是披著道袍將腳繞上頭的怪行,很多人亦認定太極是老人運動,即是在公園內「過日辰」那種。未曾入門來,誰又了解到這是一種內心的修練呢?
 
     「入門功夫憑口授,功夫無息發自修。」說畢這口訣,高Sir又耍起那套緩慢中帶剛勁和韌力的陳家拳。「主宰於腰,而形於指。力發於腿,眼觀於手。」
 
 
動靜之間 開啟智慧
 
     任何師傅都只能教你基本功,糾正你的錯誤,當你漸上軌道以後,如何修練就全憑自己了。高Sir這信念,其實放諸四海皆準,不過,練瑜伽和習太極都要求一種定境(即高度平靜,大腦放鬆)、求由「技」進化為「心」(即先練好身體,再修心)、修練內氣。
 
     誠如高Sir所言,兩者有如部份交疊的圓圈,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畢竟,瑜伽式子缺少一份勁道,但靜心冥想能開啟人的內在智慧,跟太極講求的內外融合,動作與環境渾然一體,同樣能令人到達靜境而獲得啟迪。
 
     不過,一切關鍵在心。瑜伽靜坐意守前方一點,太極耍出來時眼觀於手,其實,關鍵都在於心。高Sir借佛家語闡釋:「萬法唯心」。透過身體的練習磨練心性,追求宇宙真理,正是都市修行人高偉文在家庭、學校和課餘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仍堅持每早修練不懈的推動力。
 
     如果你的心性已磨練得跟太極推手一樣圓融,如果你的心境已進步至瑜伽練習時身體一般柔軟放鬆,相信你也會開始領略到這兩種「小技藝」的意境。
 

外一章
 
1.緣與緣之間
 
     潛修佛學的高Sir也許比我們都更明白何謂「因緣」
 
     他習武,是因為偶然在螢光幕上得睹李小龍風采,對其功夫和話中智慧驚為天人,繼而追隨其後人學藝。
 
     他練瑜伽,是因為當時的師傅認為:純習武心性會過份剛猛,於是兼授瑜伽。本著「不斷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接觸過Hatha Yoga(一譯哈達瑜伽)和Raja Yoga(一譯皇道瑜伽)兩大派,略有成就後,遂開班傳授心靈修練之道。
 
     他學太極,是因為弟子中有一位對瑜伽好奇的太極名師,移民前將一套陳式太極拳以不足四個月的時間速成傳授給他。苦練兩載後,高Sir覺得漸有領悟,四出觀摩別人耍拳,再遇上吳家傳人主動傾囊相授,得以個人獨攬兩套很少流傳的拳譜。
 
     最初以為練完六合四式就完結,到今日領悟每招每式都蘊藏無窮變化,高Sir由始至終所執著的,只是追求宇宙真理和尊師重道之心。
 
 
2.皇家風範的陳家拳
 
     「先練方,再練圓,再練太虛」,是習太極的口訣。乍聽確不知何所指,而在練方(練架式)階段,師傅的口授心法和點出學生錯處,極為重要。
 
     香港地,每早在九龍公園和維多利亞公園都有不少人練習太極,有拳,有劍,有扇。其中拳法套路以楊家拳、吳家拳、陳家拳較常見。
 
     陳家拳有六十四式,高Sir說,由八種不同手法(穿、扒、噴、雲、反、壓、抗、制)和步法連貫而成。他當日示範的一套原來並非純正陳家拳,而是由雍正皇朝貴族所傳出來的,將少林的功、道家的意、易筋手法和舞台功架兼收並蓄。光是聽和想像,已教人嘆為觀止。
 
     高Sir充滿皇家風範的演繹,眼觀鼻,鼻觀手,流水行雲,綿長不絕,同行的攝影高手秦偉,則在旁擺出攝影功架,遊走於架式與拳風間,拍下一幀又一幀有功又有意的相片。在旁觀摩兩大高手過招,Z的休假只覺妙趣橫生,回味不已。
 

 
網誌相關文章
 
1.由動入靜 武學的靜心境界 (高Sir與紐約「三合道」創立人譚德斌)
 
2.我的身體,我的承諾 (Z的休假隨高Sir習瑜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61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