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5890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9-21 20:00:18

  徐啟雄是誰?就算是在香港本土,他走在街上,也沒多少人認識。
 
  但很多時候,他在社交場合結識了新朋友,一講自己是美康(Meka)老闆,他們都會興奮地自白:「啊,我也是你的顧客,我都幫襯了好久了。」

  對呀,說到香港、九龍、新界共四十一間美康專門店,呵護香港最少兩代人的德國施巴產品系列(Seba5.5),知名的德國Voelkel有機果汁……愛逛街的你、家有小寶寶的你、崇尚天然的你也許都會接觸過。


 
徐啟雄小檔
 
    香港人,1968年打工,投身西藥行業。
    1974年:成立光華貿易公司(後轉名美儉,Mekim)。
    1995年:開設美康公司(Meka),拓展零售市場。
    2009年:逾40家門市,逾四千種天然健康產品,逾七萬個活躍會員用戶。

 
 
  都說辦公室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徐啟雄的房間,平實得不像個大老闆,甚麼名貴藝術擺設、門面包裝都付闕如,唯一的裝飾,就是植物。常伴他左右的,唯有一箱箱的貨辦,一疊疊的文件資料。

  美康專門店的設計,也是簡約,簡約,簡約,沒帶半件多餘裝飾。大量功能性產品、友善健談的前線銷售員,看起來跟掌門人徐啟雄的辦公室非常「連戲」。
2008攝於香港美儉辦公室(Z的休假攝)
 
少年立志做三師
 
  想當年(時維1968年,還是黑白粵語片陳寶珠年代),十五歲的少年徐啟雄第一日返工,就已立下大志,「我而家諗番(回想起來)都話自己犀利(厲害)。哈哈。」2010年就五秩開七了,笑起來還有份童真的徐啟雄說。
 
  「我跟自己說,一是做醫生,一是做生意。」心理學家說,訂立正確目標,是成功的第一步。
 
  為養家中二輟學進藥廠當送貨的徐啟雄,由是整天勤勤懇懇拿著產品說明書來讀,查完字典查藥典,看不懂便跑去問師兄。不過,他很快就發現,沒有很高學歷與很長時間浸淫,當年地位崇高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很難得其門而入,於是他一個急轉彎,扭軚向著第二目標奔馳。
 
 
每事問主動出擊
 
  十個成功人士,九個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可機會還有一個脾氣,就是從不上門求人。
 
  徐啟雄連跟車送貨都每事問,「慢慢便對做生意有了概念。知道有人需要某種西藥原料,便請纓以個人名義替他代訂(當年做生意不一定要用公司名義),主動出擊,做成第一單生意。眼見會寫英文的人少,便去讀夜校,與外國廠商聯絡便無障礙。」
 
  做送貨仔只是當老闆的前傳,送了三年貨,摸透了行業脈絡,1974年,徐啟雄決定棄車(貨車)從商,成立了光華貿易公司。值得自豪的是,「當年代理的藥廠,至今仍然是我做代理。」哇!一個客跟足你三十多年,殊不簡單。
 
 
入貨宗旨美而儉
 
   七八十年代,是創業家的年代。浪淘盡,幾多風流人物。小小「光華公司」生意愈做愈大,徐啟雄乘時將無限公司轉為規範化的有限公司,1981年改名「美儉」,由廿多人的小公司,做到今日員工逾二百人。
 
  每一個名字,都有它自己的故事。「美儉」這個名字的來由,據徐說,是由郵電地址(Cable address)「medicine chimia」(意大利文)合成,再簡化成「Mekim」,實則更是像真度百分百地反映了掌門人的內心世界:貨品要又靚又平。
 
  八十年代,美儉只做入口,主要藥品為西藥,另加醫療用具(如細胞分離器)、消耗品(如針筒、注射器)、個人護理消費品。1983年引進的施巴(SebaMed),更是經歷兩代港人的經典,當年構思請註冊護士駐場講解,也是推廣一絕。
 
 
氣定神閒 高手本色
 
  1995年在香港開設健康產品專門店,如今回顧,可說領導潮流,不過也有人笑他入行四份之一個世紀才姍姍來遲,好個徐啟雄,氣定神閒,心中有數,似足渡海泳高手。「做生意永遠無話最前。就好似SebaMed,成功暢銷多年,八字頭出生的一輩幼時日日用它,長大後反無印象,我們就要想辦法將產品重新引入他們的生活。
 
  「當代理找到一隻優質產品,街外人卻好難理解我們的產品有幾好?點樣用?簡單如一支潤膚膏,也有好多資訊,要與消費者深入溝通,不是印一張單張咁簡單!」
 
    徐啟雄健談友善,一如他培訓的前線員工,搞講座粒幾鐘肯定不夠他發揮,有自己店,隨手騷出五六百種產品任講任試才過足癮,也是充滿他個人特色的營商秘笈。
 
 
返工好玩  一玩四十年
 
  每天上班,徐啟雄都會對家人說:「我出去玩呀。」
 
  入行四十年,他依然抱著好玩的心情,一天做足十五小時,視為生活興趣。他最有滿足感的,是能解決到問題。千禧年打後,市場、法規和消費者都愈來愈複雜,資訊流動過於快速,問題湧到來,「以前做經銷商,只需要做好份內事就足夠,如今非要一眼關七,集體智慧互相支援不可。」
 
  Mekim屬於中型公司,但徐啟雄面對強手,毫無懼色,反覺是時機「To make a difference」,2008年起打算廣開戰線,增加專門店,北上入市,力爭上游。「我好接受新事物,好鍾意進步。」他旗下有個採用自然動力耕種法(Biodynamics)的護膚品,據說規格超越有機耕種(Organic Farming)正是徐赴外國參展偶然「收料」,隨即入貨。
 
 
入世的完美主義者
 
  「我好追求質素,追求完美,但不愛亂吹。」做西藥打下紮實根基,徐啟雄每年海外飛行,就為了專程睇廠,看供應商的生產和檢驗程序。「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求證。不是信不過人,而是為自己締造信心。事關launch(推廣)一隻產品成本很高,一定要對隻產品有信心。」
 
  他心裡還有一把尺,暗暗量度當地營銷人員是否夠認真:「態度這回事好緊要,這一點如果過關,其他細則可作調整。因為態度無得改。」
 
  請員工,自然也不例外,「可員工跟老闆處於不同層面,視野大不同,但大家都是企業的持份者,考慮對方處境好緊要。」、「一個營運組合,當然各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若不齊心,好易有爭拗。」、「不過,一間公司的決定,不止是看某一個個體,如果公司已經給予最好待遇,仍滿足不到某些個體需要,員工選擇離去,是可以理解的。」
 
  完美,但不苛求,因為滲入了商場渡海泳的四十年智慧。難怪員工有本事在他手上拿走服務廿五年的「老人牌」。



成功格言
 
  「盡力而為,追求完美。」
  「從不與人競爭,競爭對手就是自己。」

 


成與敗 值千金(市場推廣四十年)
 
  四十年產品推廣經驗,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問徐啟雄,「有無失敗經驗?」他說:「理所當然一定有。」
 
  試過一時大意:「2006年引進一種護膚品,很受歡迎,可是六個月後,顧客回來說,潤膚露(在室溫)放久了會分成兩層。我們聽後做測試,發現每三、四十支產品中,果然有兩、三支如此。原來入貨時沒省起歐洲儲存天氣與香港差天共地。」
 
  試過定位出錯:「有隻潔膚皂性質溫和,適合敏感皮膚,微酸配方又對暗瘡有療效。但憑經驗,知道一物兩用,消費者肯定會質疑。後來部署專攻推暗瘡客,果然銷得。誰知年多後,供應商另闢一條暗瘡產品線,兩者功能重疊,沒法子,惟有讓它慢慢淡出,趁全線改包裝,才換個身份重出江湖。」
 
  也試過險中求勝:「九十年代,推美國護唇用品Blistex,用膠盒仔盛載,售價貴過普通唇膏,惟功能並無兩樣。我們頗躊躇,但廠方不肯改包裝,姑且定位為唇底霜,卻出乎意料,大受歡迎。很多人就是鍾意那個小盒子包裝夠衛生。」
 
   所以,徐啟雄說:「說到底,最重要還是產品的本質好。」他旗下產品如其人般腳踏實地:「如果一隻產品單講潮流,就難以持久(substain),像時裝和彩粧,稍為落後,即被淘汰。惟有優質和實用,才能長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46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