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喜閱讀食經,搜集關於美食的文字,因為相信這是吃的藝術的另一種昇華。近年愈來愈多飲食遊記、札記、邊走邊吃的記載,看得人不亦樂乎。但其中較特別的,可算是村越英裕先生1982至1986年在日本靜崗縣龍澤寺的修行實錄——《喝茶吃飯好修行》。
道元禪師典座三技巧
入門一年後,有次煮飯煮出了四分之一鍋巴,師父對英裕說:「這種事情就該向飯鍋學習了。」煮飯有甚麼好學的?第二次的洗米水可以留起來做清潔劑或煲湯,飯燒焦了可趁熱搓揉成三角飯糰,前輩來安慰:「難得又可以吃到飯糰了。」
日本禪宗宗師道元禪師的「典座三技巧」,恰好就在其中:
自己動手;
即使是一滴水,也要當做是自己生命般地重視;
一切以無心為之。
又,「古人即使只用三文錢來煮粗茶淡飯,也必定像製作高級料理那樣地鄭重其事。」每天為眾僧舉炊,來來去去總會生厭,用有限的材料變花式,就是英裕日常的趣味。好像用剩飯盛起來放在簍子裡,用熱水沖洗過後瀝乾,放入鍋中炒。然後加上茶泡飯用的海苔,並醬油、麻油數滴調味,炒好拌勻,就成為「海苔炒飯」。一餐下來,吃不完的又可以用松茸湯再煮一遍,變身為香噴噴的「松茸拌飯」。
烹飪六種持心
作為修道者,英裕有心著墨的,自然不是烹飪技巧,而是字裡行間的六種持心:
道心(信仰佛教的熱情)、
供養心(奉獻的心)、
工夫心(改造自己的心理準備)、
喜心(創造生命的喜悅)、
老心(體貼對方的心)、
大心(無差別的心)。
如果能修到每天歡歡喜喜地做飯,為師父、為供養眾生,隨時自省,與物共存,也就差不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290)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