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6072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17 20:16:47

前言
    無人會懷疑商務英語的重要性。問題只是:怎樣提高旗下員工的英語水平?
 
     告訴你:有一位酒店基層員工,代表公司出賽時,面對接近四百位比他高級的經理階層,聲情並茂的用英語演講,打動了現場觀眾,更打敗了同場競技的部門經理,你是否覺得好驚人?

    秘密就是:他背後有兩位天后級教練。公司環境給了他說好英語的興趣,和發問的勇氣。


 
戲肉
    2006年,旺角朗豪酒店在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舉辦的「2006年最佳管理培訓獎」中,連續第二年捧走了「培訓計劃獎金獎」,時任禮賓部文員何錦漢(Eddie)則奪得「最佳表現獎」,事後說起威水史時,何錦漢儘管剛值完夜有點累,仍掩不住一臉自豪:

    「出賽前兩星期,每天放了工,無論多累,都要找阿媽替我補習呀!」他口中的「阿媽」,乃時任朗豪酒店知識管理總監盧永輝(Eva),也就是朗豪酒店時任智力資本與優質管理總監梁蔓茵(Ivy)口中「要搞好企業英語培訓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心底話一出  弄哭台下聽眾

    「HKMA多年以來搞的活動,老實講,從來未見過有人流眼淚的。」盧永輝按捺不住搶先分享:「當日何錦漢上台,講了一句觸動人心的話『最難建立的是自信,最容易遭人破壞的,也是自信!』全場拍爛手掌。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哭著拍手。」
 
     別人都是派經理上台,朗豪酒店別樹一幟,是因為不想經理自己讚自己,「即使勝出了也好像沒多大說服力。」

    來自無綫電視(TVB)的評判張先生看來深受感動,主動要求破格以廣東話提問:「除了IT,你還有甚麼得著?」何錦漢答得爽快:「我懂(IT),他們不懂。」據悉此語已成行內金句,大家爭相傳誦。朗豪酒店訓練前線員工成為「客務科技支援專員」,用IT幫客人解決困難,確實教何錦漢自信日增。
 
     他坦言,身為門僮(bell,正式名稱為Welcome Agent),是酒店最基層的員工,可是他卻能協助那些在企業內可能是最高層的歐美客上網及提供資訊,毋疑體驗了自我價值。「原來我真是行的!」
 
 
英語流利:因為我口講我心
 
   何錦漢不諱言,當日獲悉自己被選中出賽時,不禁問:「呀?怎麼會選中我?」但事實勝於雄辯,從管理界名人李國寶手上接過獎狀,足證他說英語及公開演示的能力並不輸於任何人。
 
     何錦漢的演辭有個秘密,就是全部按照他的意思,他的程度,由盧永輝逐字逐句修訂,然後逐一操熟,絕非幕後代筆然後命令他唸不來都要照唸。難怪當日在台上,何錦漢真情流露,完全沒瞄過貓紙(講稿)一眼,「如果是用我的手寫他的口,肯定吃螺絲(說得斷斷續續)!」這邊廂何錦漢回應:「就算知道那個英文字的解釋,也得有感覺才說得流暢。」那邊廂盧永輝三番四次強調:「大家拍檔練習,我也從他身上學到好多。最重要的,是有互動,千萬別當正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師傅!」
 
    有時候做完培訓,簡直身心虛脫,支持著盧永輝繼續奮鬥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我真的好想好想將一些好東西帶給人,to make their lives better!」她的理念正是:要說好英語,就不能只當它是職場裝備,而必須將它融入到生活中去。
 
 
英語學習:先有需要 後有動機
 
    在香港酒店業做培訓甚有知名度的梁蔓茵說:「中國人父母最愛跟小朋友說,『你不學好英語,小心將來做乞丐!』這種可怖的景象,對小朋友來說太過遙遠了,要驅動他們學外語,最佳策略莫過於製造需要。我有位日本人朋友,廣東話說得流利得不得了,問他是怎麼學的,他說,因為好想跟人溝通,好鍾意香港人,所以好快就學會了。」
 
    朗豪酒店有廿四條服務守則,每位前線員工都有機會在部門主管每日早會上,輪流登場作五分鐘解說,例如:「甚麼為之Great communication」、「自己是如何以微笑並熱情接待客人和同事」。這安排一舉四得:
 
1.一方面製造學習需要,
2.一方面深化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
3.兼可訓練語言技巧,
4.提升演示技巧。
 
    盧永輝說:「曾有保安部同事拍門求教,好緊張,結果在會上以英語發言一展潛能後,保安主管登時刮目相看!」可見說英語決非一味是公司硬性要求。
 
 
總經理身體力行
 
   聖誕節派對上,酒店總經理上台 say "Thank you",講業績,毫不為奇,但朗豪酒店的總經理——來自紐西蘭的Jeffrey Van Vorsselen,卻能以廣東話向幾百個同事講足五分鐘,就是奇跡了!當然,這個「奇跡」的背後,道出了上行下傚的企業文化,就是最高領導人要求你做的事,他自己一樣努力投入去做。
 
   那種感覺,不用何錦漢說我也明白,他說你做,跟大家一起做,員工的歸屬感和原動力是何等不同!
 
    其實梁蔓茵亦曾身先士卒,苦練尼泊爾話,跟多位祖籍尼泊爾的房務部同事對話。雖然投身HR及培訓事業多年,身經百戰,上台演示從不臉紅,可是那一次短短數分鐘的談話,卻破例地令她驚到腳震,盧永輝可以做證!
 
 
 
 

 給企業的英語特訓貼士:

    兩位資深培訓專家自豪地說:「酒店投放在員工訓練的時數,在行內應該數一數二。」而且,朗豪的英語訓練,並非單靠一兩個例行培訓班,而是整體企業文化的推動,透過英語角、透過部門主管早會演說、透過每天十五分鐘應用英語操練、透過一年兩次的績效評估給予員工發展路向重要提示、透過管理層身體力行,讓員工發現學英語的需要及樂趣!
 
      要讓員工說好英語,朗豪酒店有以下建議:
 
1.自發學習:幾時都是員工想去學,好過高層吩咐他去學,否則將整篇講稿硬塞落個腦度,都是記不來。所以,代表公司參賽、早會演講、在職如何說好外語,都是推動力。
2.好教練:將學習變成美事,需要有熱誠的教練,他們不光是為份工,而是真心渴望員工有進步。

3.企業文化:企業上下都重視接待文化,希望能以客人的母語去歡迎他們,會互相推動彼此努力前進。
 
4.上行下傚:企業高層以身作則,去學去講自己不曉的語言,可成為員工的模範(role mode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1181)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1-07-29 00:10:51

說好英文,情景非常重要,我緊張時,經常會食螺絲~但開心、自信時,發揮會流暢到自己都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