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72739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12 18:15:58

前言

    食在廣州,四十年代百花齊放。兩個有心人在此遍訪名師,一心練就獨門手藝。之後二人來港闖世界,何洪在馬師道擺個蘋果箱,手製鮮蝦雲吞麵招徠食客,甘穗煇則在廣源西街排檔,以燒鵝會友,廣納省港澳的旅客。

    香港品牌地圖上,自此多了一家正斗,一家鏞記。若問兩個飲食世家有何相似,大概便是傳統、用心、好味道的共同基因。

    


 

鏞記品牌基因

鏞記:「飲水要思源!」
 
     今日中環,無論午市,晚市,周末時光,鏞記都人山人海,時光倒流回四十年代,在永安公司前面的街邊排檔,年青英發的師傅仔甘穗煇也晚晚忙不過來,一心只想將燒鵝做到天下最美味,讓省港澳旅客舌上驚艷。

     他曾經吃遍廣州,為了找出最美味的燒鵝,終於研製出皮脆依然肉嫩,汁豐讓人回味的經典秘方。
 
 
幸運的32號舖
 
     鏞記第二代、鏞記酒家集團董事及總經理甘琨禮憶述:「當年在排檔,父親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攢下四千元積蓄,租下永樂街32號舖,1942年日軍轟炸,幾乎為鏞記劃上終止符。話說父親離開一會去看炸軍艦,回來時驚覺舖毀人亡,一日之間,由生意滔滔變為一無所有。」

     1944年遷址石板街,1964年正式落戶威靈頓街,湊巧也是幸運號碼32號。生意生意,此後一個甲子,甘家兩代都為此忙個不已。
 
     皮脆肉滑的靚燒鵝,1968年帶著鏞記登上《財富》雜誌(Forutne),以唯一一家中菜身份,躍升為世界十五大名食府。「當時連電話也不普遍,我們要專程到大東電報局,輾轉託人訂購,然後擱在店裡讓客人任意翻看。後來雜誌翻到爛了,才珍藏起來。」
 
 
至尊人情味
 
     甘老闆時常對幾個兒子叨念:「低頭切肉,把眼望人。」他是老式人,總是顧念帶挈他起家的老主顧,都是販夫走卒,荷包並不十分鬆動,所以掌櫃切肉,遇上藍領總是搭件鵝頸,好讓他飲兩杯時有骨落地,遇上母與子,總是體貼地叫小孩:「拮塊叉燒食住先。」
 
    那時,甘琨禮也不過是個八、九歲的孩子,但父親的身教,幾兄弟耳濡目染。到今日,夥計日日一齊食午飯,也是老規矩了,「想當年已有 morning briefing(早會)了,日久知人心,直接聽其心聲,行動起來更易協調。算起來,很多老夥計都在此服務近六十五年了。」

    由八座位的排檔,做到中環名食館,午市樓下依然賣其燒鵝瀨及燒鵝飯,也是為照顧打工仔的荷包,鵝香也不及人情味濃。
 
 
古法烤出飛天美譽
 
    坊間一隻燒鵝賣百餘元,鏞記金牌燒鵝每隻行街四百大元。「不敢說是全港最貴,但也數一數二了。」惟其如此,南下嘗鮮與過境朝聖的知音人還是不少,近年出品穩站十一萬隻左右,博客上交流食後感俯拾皆是。
 
     說甘穗煇是古老人,可他又有很多新點子:可拎上機保溫數小時的飛天燒鵝、由日本引進第一隻中式飯盒。飛天「親善大使」蜚聲國際,難怪當年老布殊經港時,也要在G4特工的「人肉圍牆」內,與普羅食客擠在一樓「一親芳澤」了。

    中環鏞記是市區少數准用木炭燒烤的持牌食肆,「很多人將鵝鴨混為一談,其實兩者的肉質和纖維截然不同。華南地區才有鵝,以前有六個品種,現在經過雜交變為八種。但潮州鹵水用的獅頭鵝不能燒,如何表達出燒鵝外脆內嫩的竅門,便是我的責任。」
 
 
由電子工程師 到品牌工程師
 
    今日對鵝如數家珍的甘琨禮,當年原是修讀電子發射工程,無心插柳轉了行,皆因1969年鏞記大擴建,「我最熟工程,父親著我回來幫手。雖說千金難買相連地,但當時一棟樓要拆卸重建,最快要三年,怎樣可以不影響舖面的生意,又能增加店內面積?後來終於想出了在原址加蓋頂層的策略。我們盡管不能與五六星級的酒店設施相提並論,但總可讓客人溫暖舒服,無拘束地用餐」。
 
    轉眼三分之一個世紀也過去了,第三代的子侄也開始到舖頭學習,早年十分低調的甘琨禮,也繼大哥甘健成後,漸成鏞記品牌的「人肉icon」,「我們三兄弟就是鏞記出品最佳QC(品檢)。」講環保,「我們寧可成本貴一點也要用環保飯盒。」講市場分層,「八樓的Yung's Club(嚐真私房菜),是我一手一腳搞出來的。」內裡採用竹葉特色布置,甚富東方文化氣質。
 
     一個徹頭徹尾的飲食傳人,就這樣經歲月烤就九成熟了。
 
 
 

外一章
 

 1.甘家成功格言:

「做人要飲水思源。」(此為父親甘穗煇金句)

 
 
 
 

 2.鏞記Biz Smarter:

1.宗旨不變:讓客人吃得舒服,吃得心滿意足。
2.水準不變:出品堅持精緻優質,幾次沒鵝,寧願等到有正貨再推出。
3.與市場一起變:吸納自由行旅客,韓流襲境時加印韓文餐牌。
4.與時代一起變:從前食客擠在一起用餐已很滿足,現在要將目標客分層,如設VIP Club,保障貴賓私人空間。


 
 

 3.店名由來:

     每逢禽流壓境,鏞記的大名便成為香港頭條新聞,因為人人都關心有無燒鵝喫,城中哄動。

     鏞記的「鏞」字,拆開便是名家「金庸」的大名,人人都問他有無份?他說大家有緣囉。2003年,金庸在此親題,名著《神鵰俠侶》俏黃蓉的菜式在此重現江湖,成為城中一時熱話。

     其實坐落中環金融地帶的鏞記,的文化氣息甚濃,除了名家金庸在此親題,店東甘健成對食器及飲食文化亦深有研究,年來不斷撰寫食評文字及出書,深化他與中華飲食文化的美味關係,《鏞樓甘饌錄》便是其力作之一,更曾在讀者分享會,請大家品嘗他所做的別致菜式。而早在1968年,很多新世代都未出世,鏞記便已登上《財富》雜誌(Fortune),入選世界十五大名食府了。這本經典訪問,幾代食客都翻閱過。

 

 

網誌相關文章:

1.40年代 香港街邊檔的王者(1)正斗雲吞麵

2.1994揭竿起義  池記老闆的雲吞麵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6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