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5893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05 08:04:28

     環保與宗教有何關係?200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時任教授黎志添公開演說,從《太平經》看現代生態環境問題,講罷,有位在醫院任職的女士起立致意,謂從未如此反思過人與環境之間的責任。

    「環保」雖是近代時興的用語,可是幾千年前的道家典籍裡,已有不少直指環保的文字。近世呢?由鄭生來神父設立的「綠識傳人」,不也是環保理論的身體力行嗎?


貴己養生:道家自然倫理

     早期的道教戒律白紙黑字寫明,學道者應尊重和保護自然生態與環境。不說不知,單是《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就有 22 戒點明人與自然眾生相互不傷的戒律:
 
     「第四戒者不得殺傷一切;第十四戒者不得燒野田山林;
      第十八戒者不得妄伐樹木;第十九戒者不得妄摘草花;
      第四十七戒者不得妄鑿地毀山川;第七十九戒者不得漁獵傷殺眾生……」
 
     但如此嚴厲,跟現代生活模式會否脫節?
 
 
社會發展第一?
 
     其實,在黎教授的講座上,也閃過不少狐疑的眼神。有位男士就畢恭畢敬地提問:「我們填海起樓、鑿地起路,全都是為了社會未來的建設,這樣做到底是抵觸了古代戒律,還是戒律須因應現代社會發展而修正?」

     每逢亮出 「社會發展」 這張牌,似乎任何場合都所向披靡,「我們當然無法回到漢代先秦的農業社會去生活,亦不會有人願意這樣做。」黎教授如是說。

     「可是,我們若細思現代社會發展思維,如投一幅靚地,起一棟有無敵海景的樓,將自然環境的一切有利因素,盡攬為己用,這發展的進程中,又何曾想過尊重大自然?!」
 
 
大地在我腳下?
 
     現代人對社會發展的定位,似乎是以人掛帥,自然萬物皆可任意取用,但在道教這本土宗教的自然生態倫理觀當中,人的位置與萬物平等。正如黎教授所言:「人類在大自然中並無特權,人的生命也不優越於其他生命。」

     其實,哪個時代的人不需要開發?我們一方面享受著科技文明,和它帶來的物質上的豐裕,另一方面,又將環境的破壞統統歸咎於科技文明,好像沒想過人類在發展與保育之間的平衡角色。

     人與大自然,個體小生命跟宇宙大生命之間,存在著一種和諧互動的關係,道教提出 「貴己養生」的原則,中文不好的「發展人」或會藉機曲解為:最重要是自己,但深層卻是道家的自然倫理觀 —— 養人、愛物 ——終極原則是好生不傷。
 
     「貴己養生」正好賦予人一種獨特的責任,去維持天地萬物和諧並生,套用現代語言,這不就是「環保」嗎?


宗教生態學:敬重生命
 
     在香港天主教區,一說起環保,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 —— 鄭生來神父。跟神父說起教友們的反應,他哈哈笑說:「可想而知我責任多大,早就該有接班人了嘛。」
 
    90年代末,鄭神父以有限的人力物力,成立了民間組織「綠識傳人」,零零星星地做一些堂區的回收活動,推廣綠色意識,成為環保大軍的一員。在非教徒看來,宗教跟環保兩不相干,但在神父看來,「宗教與環保本來就是息息相關。」因為宗教文本上有好多好多關於生態環保的證據。

     教徒對這些文本無疑比一般人熟悉得多,可是,每年一度,各宗教大派跟環保團體交流的公開大聚會,參與的教徒只佔全港一個小比數。現實世界裡,的確有很多人對環境保育無動於衷。難怪神父說,很希望恢復中世紀的靈修傳統 (Celtic Spirituality),重新提出天、地、人的整體說,讓現代人反思對生命的敬重。「希望未來5年內,環保可由現時的邊緣課題,提升到主流層面。」
 
 
原始的關愛與共融
 
     生態學(Ecology)最深刻最嚴肅的,就是對生命的敬重,也正是現代人所缺失的思考。我們平素只關心成本效益、資源增值,對於環境資源 (包括水源、石油、肉食、各類物種) 予攜予取,卻鮮有回報,遑論顧及環境成本及社會成本。

     這可能是因為科學知識讓人們物化了自然界甚至星體,促使人類「物」盡其用,一變而為大自然的主人和合法擁有者。早在8個世紀以前,亞西西的聖方濟完全擺脫人性的唯利主義,對動物界和大自然流露出一份共融與手足親情,寫下傳世的《太陽歌》。這種原始的善良與關愛,為各地哲學家與生態學家所推崇,難怪美籍科學家 Lynn White Jr.早於1967年在《科學》期刊為文,建議聖方濟為生態學家主保。(此段資料摘自《綠色先鋒》,梁雅明神父著)
 
 
後記:
 
     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是大自然的「託管人」,而非「擁有者」,這概念在道家與天主教並無兩樣,奈何古今的哲學思想,此刻都敵不過社會發展的神速,與擁有和支配慾的膨脹。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警告:20世紀最末的30年,地球的自然生態系統已衰退了 37%;若以1999年的人口及科技增長速度計算,2050年人類耗用的天然資源,將超出地球的生物承受量180-2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34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