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2859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438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238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6-07 23:1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1)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8)

2011年(62)

2010年(109)

2009年(61)

分类: IT职场

2010-08-09 08:40:57

两年前,就听一位朋友说:外企是毒品,那里会把人养懒,只适合养老。并说外企其实到后来就成了国企,云云。 我内心里一直质疑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的客户(作者和译者)中,来自外企的不少,我觉得他们都非常勤奋,且契约精神较强。但来自一些国内小型创业公司的,反而契约精神较弱,说了不做,违约的现象挺突出的。然而也有来自民营企业的,做事十分守约的,他们所在的公司多半管理已经上了轨道,做事注重规范,对员工有职业化方面的明确要求。
 也接触过来自国家单位的专家,其中也有契约精神很强的:守时,守信。我们也去过专家所在的国家单位,看得出管理十分严谨,可见只要想努力,管理的规范都是可以做到的。
今天又收到一位朋友的邮件,也说到外企只适合养老,等等。 我想起一直在不断翻阅的梁启超的家书,其中有封他于1927年5月5日写给儿女们的家书,我印象比较深刻。今天接到这位朋友的邮件,我想起他的这封家书。他是为了回答儿子梁思忠给他的信中的一句话,梁思忠在信中写道:“照这样舒服几年下去,便会把人格送掉。”
 梁启超回信十分严厉,他说:“这是没出息的话!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经过多少,舒服日子也经过多少,老是那样子,到底志气消磨了没有?——也许你们有时会感觉爹爹是怠惰了(我自己常常有这种警惕),不过你再转眼一看,一定会仍旧看清楚不是这样——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要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你若有这种自信力,便“随遇而安”地做现在所该做的工作,将来绝不怕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磨练,你放心罢。”
看《少有人走的路》,很佩服作者的一点就是,他列举了很多种逃避现实的心理表现。在我看来,逃避常常都会有很多巧妙的借口。批评环境太舒服了,就是一种不易察觉的逃避和借口。因为貌似追求吃苦耐劳是会引起大多数人敬佩的,其实无出世的佛教还是入世的儒家,提倡的都是“中”字,佛教说的是“中道”,不推崇放纵的享乐观,也不推崇苦行僧。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基本是这个意思。
 说外企是毒品,是养老之地,我不赞成。因为我看到好些国内百人左右的民营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人浮于事的情况比比皆是,照样也是养老之地,一点不比外企的养老氛围差。而外企或说规范化企业中,敬业者明显比例更高,因为职业化程度更高。
没有经过严格扎实的职业化训练和自我修炼者,才容易搬出这样的借口来,以逃避自己的不够勤奋,不够努力。
在管理规范的公司里,其实很利于独善其身,因为会很明确自己该尽的本分是什么,也能观察到一个像样的公司到底应该是如何运营的。在管理不规范的公司里,除了老板之外,普通员工乃至中层干部,除非有极强的职业化意识,否则往往连独善其身都做不到,但那种最初创业的亢奋却还让人有一种兼济天下的虚幻感觉,其实往往不过是自己蒙自己罢了。
感谢豆瓣给我推荐了一本好书:谢耘的《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这本书让我系统性地理解了职业化的内涵,可惜早两年没能读到这本书,否则,我会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提醒我,出版了好书,一定要积极推广,让我这样的人,早明白,早解放。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yeka/archive/2009/02/08/3868181.aspx
阅读(135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