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6997
  • 博文数量: 202
  • 博客积分: 1064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5-11 15: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105)

2009年(9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7-24 09:50:54

“被就业”:就业率造假


最近,“被就业”成为新流行。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这则帖子引来不少大学生,交流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南方都市报》7月17日)
近日,“被就业”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有些学校在就业率上造假,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已就业;更有甚者,有的毕业生没毕业就被“包分配”,而学生自己并不知情,即所谓的“被就业”。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今年我国求职人数激增,去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有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不足7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但据前不久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此数据一出,立即引来一片质疑声。就业率造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对于就业率注水现象,教育部早有所察。2006年11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对高校就业率造假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但几年过去,高校就业率的注水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花样频出其实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其一,我国教育部门对就业率造假的查处不严格,纵容高校的造假行为。虽然教育部门早就有“严厉打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通知与规定,但近年来鲜见对高校就业率进行核查。其二,就业率造价与教育部将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的发展计划挂钩有关。高就业率一方面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招生计划、财政资助,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源和社会声誉。在这些现实利益的驱使下,才致使高校的造假现象屡屡发生。
“被就业”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如何正真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关部门首先要做的,恐怕就是弱化就业率与高校发展的关系,将其作为评估高校的参考指标而非决定性因素,采用长期的就业跟踪调查制度,对就业率进行客观统计,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切实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就业率评价体系。

另外,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面结合,从高校招生模式、教育模式和就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更新观念,调整就业思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iricnrickygy

 

阅读(2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