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12430
  • 博文数量: 245
  • 博客积分: 1037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57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3-27 08:1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5)

文章存档

2013年(4)

2012年(8)

2011年(13)

2010年(68)

2009年(152)

分类:

2009-04-19 01:27:49

 近日,“准就业”一词满天飞舞,把一些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忽悠”得晕头转向,全蒙住了。何谓"准就业”,“准就业”组织者究竟想干什么?本文试图“解析”一下。

         首先,什么叫“准就业”?在此,“准”字的含义是,程度上虽然不完全够,但是,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意思。因此,“准就业”就是正式就业之“前夕状态”,而不是处在待业和就业之间的“中间状态”。简单来说,“准就业”应该明确偏向正式就业的一方,否则就不应该叫做“准就业”。

          1219日,有一个新闻发布会,主题是“LUPA找到了中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先不说LUPA是什么组织,只说说“中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核心问题是,组建一个由LUPA牵头的全国性“资源整合中心”(所谓“就业实训基地”),招收有意向进行就业实训的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双核强化实训”,经过36个月的实训,合格者可进入“就业岗位”,并在项目经理人的指导下工作,创造价值并且取得收入(请注意,此时接受实训者还没有进入正式的工作岗位)。“准就业”阶段结束后,学生将分层次进入国内外IT企业、政府、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这才算是正式就业)。十分明显的是,实训阶段不是“准就业”(在此阶段,学生到哪里就业都不知道,根本谈不上“准”字),本质上,实训阶段只是一个“就业前的预备期”,学生接受“实训”,提高核心技能,谁来付钱?学生本人也!同时,以解决“中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为由,再伸手向国家要钱。由此可见,LUPA的“准就业”解决方案纯粹是一个商业策划方案,完全以赢利为目的。至于“准就业”阶段结束后,接受实训者如何“分层次”进入“工作岗位”,那还得依靠学生自己本人,“准就业”组织者并不承担什么责任。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牵头(负责),政府投入巨资,组建了“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全国体系,这是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举措。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应受到任何“商业操作”的影响。LUPA自称:为了打造“准就业”平台,LUPA首先“整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40所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作为其学生资源平台。这是谁授予LUPA的“整合”权力?LUPA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放错了地方。实际上,从全国“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有“国家培训”的印记和资格,根本用不着什么“双核强化实训”的资格证书。

         另据媒体报道,“准就业”机制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在此,我们要问,既然“准就业”机制是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解决方案”,那么,该上马项目是否(事先)通过认真的审查和评议?其可行性如何?其可能的效果如何?我希望,“准就业”问题能够引起社会公众、企业老板、舆论媒体和政府官员的足够注意。我认为,一时性的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本人而言,是反省自己人生的必要阶段,并不可怕。大学毕业,又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业竞争是一件好事,是他们必须上的一课。别的学校具体情况,我也许并不清楚,但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一般来说,都是一些佼佼者,无论学识,还是品德。我不希望,这些佼佼者再去接受什么“双核实训”,沾染那些“铜臭”!

阅读(98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qt学习感受

下一篇:复试自我介绍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