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前一阵和朋友聊天谈到"缺陷管理"这个概念。所以静下心来,想写点关于“缺陷”的管理内容。上网搜了很多,但是找到的所谓“缺陷管理”其实都是“零缺陷管理”,追求所谓的完美:完美的产品、完美的超级员工、完美的客户群、完美的供应商、完美的组织结构…不是吗?我们做任何事难道不是为了追求“完美”吗?尽管大家都会承认,“没有最好,最有更好”,可是公开的方面,谁都会自我标榜是“最完美的”。
就在前一天的北京,和一个朋友吃饭聊天。这位老兄是我认识的人群中学历最高的--唯一的博士后。我们曾经在一家公司同事过,近几年我们一直来往,当然现在我们都离开原来的单位。
我问了个问题:你现在做的研究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工作和原来在公司的工作完全不同,以前的那几年工作经历对你有什么帮助? -- 他以前是做产品经理及行业市场营销的。
他回答:帮助非常大。在去打工作之前,我研发产品总是追求最完美的,功能做到务必强大,质量做到务必最好,但是接触了市场之后,才知道原来追求的“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任何产品都有它的消费群,只有满足这类消费群,才是最好的。我现在带学生,也总是告诫他们,不要研发太复杂、太完美的产品,要关注用户的想法。
最适合才是最好的,哪怕他有缺陷,也无所谓。
我本人最早听到“缺陷管理”这个说法是来自一位麦当劳中国前高管曾先生。他告诉我们,麦当劳公司的管理模式就是一种“缺陷管理”。它为什么能经历这么多年而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它有“缺陷”,甚至很多时候是刻意地制造和追求“缺陷”。麦当劳的力量很多是来自于“缺陷”,善于利用“缺陷”的结果。这种缺陷覆盖了从供应商、产品、选择的客户群、员工各方面,却能保证最安全、最快捷的服务。
产品:麦当劳的汉堡包好吃吗?有营养吗?价格实惠吗?做法很复杂,不能仿造,有什么行业秘密吗?正确的答案都是”No”。这不就是一个缺陷的产品吗?但是,麦当劳能将这种“难吃的汉堡包”做成全世界一样的标准,“一样的难吃”。谁能做到?除了肯德基。
客户群:麦当劳的市场宣传、广告的对象从来都不是面向全体大众的。谁会去消费这种有“缺陷”的产品?当然是有“缺陷”的人!麦当劳的客户群一般只有两种:小孩和“白骨精”。小孩到麦当劳吃东西,其实是去玩的,而麦当劳提供的系列玩具,虽然简单,但绝对是市面上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那个小孩会去关心汉堡包有多少营养成分?价格多贵?口味如何?他们是去玩的!
还是就是像我这样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实在觅不到合适的吃饭的去处,就自然就会考虑去麦当劳或肯德基,没有什么,安全和快是主要原因。这应该也是绝大部分“白骨精”所考虑。因为他们吃东西也是不讲究的,也是属于有“缺陷”的消费者。
员工:麦当劳规定所有的员工都是从最底层的门店做起。而麦当劳的员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人?学生或刚毕业的学生!每次去麦当劳,这些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总能很好地感染我。这些员工有什么缺陷?
首先,是本身有缺陷。不计较待遇、不计较工作时间、总能保持热情。
其次,对公司而言。员工的忠诚度,无所谓,如果算上兼职的,麦当劳的人员流动应该是很巨大的。但是对麦当劳而言,有什么影响?
最后,是员工的能力!在餐饮业,饭店或酒店的大厨往往会决定了该店的生意好坏,因此好的大厨是稀缺品,珍品,得像熊猫一样保护着,怕他不高兴,开高工资、哄着他。但是麦当劳呢?连个像样的厨子都没有!曾先生跟我们说过个故事。他儿子暑期打工也去了麦当劳门店当服务生。第一天回来,兴高采烈地说:爸爸,我今天学会做汉堡包,学会炸薯条了。做爸爸的当然夸了几句。曾先生也跟我们补了一句:其实只要是个人,到了麦当劳都会做汉堡包,炸薯条。全是标准的流程,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照着做就是。
换句话说,公司不需要“超级员工”,甚至不需要“全面发展”的员工,当然“超级员工”和“全面发展”的员工,待遇要求高、脾气大、对公司影响大也是有的。现在全公司都是“普通人”,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需要特别的技能。也就是,“缺陷管理”追求的“有缺陷”的员工,他的缺陷是靠制度和流程来填补,在流程中,个人的影响和价值就会被减到最小,因此也绝不会发生,个人的去留影响公司的业绩。实际上,基本上离开麦当劳的人,哪怕是比较资深的,即使在餐饮业也很难去其他饭店或酒店,因为你已经习惯了麦当劳的做法,换个流程,原来的“技能”就作用不大了。只有一个地方是有用武之地的,那就是肯德基!
供应商: 有一个故事。美国的某一年的某一农业大州(抱歉,细节实在记不得了),土豆大丰收。麦当劳一直想找一家能够长期合作的土豆供应商,这一年,他不着急,没有马上去找他的土豆供应商。他一直等,等了三个月。他开始找,找水的土豆质量好,谁家的土豆还是堆满的仓。终于找到一家,这一家子已经吃了三个月的土豆了,脸都快绿了。听说有人要买他们的土豆,很高兴;听说这人要买走所有的土豆乐疯了;听说这家公司要长期“包圆”他们家的土豆,已经疯了;再听说,这家公司要求他只能给这家公司提供土豆,不能有第二家,冷静了;利润很薄,薄到只能勉强捞回成本,略有盈余,开始思考了。最后思考的结果,这个农民同意了。所以这个农民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土豆供应商,每年尽赚十几亿美金 – 麦当劳全球的土豆都是他供应的,麦当劳的门店开到哪里,他就事先到那里去种土豆。就是这么个有“缺陷”的农民,却最终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农民之一。说他有缺陷,是因为他能种出最好的土豆,却卖不掉;麦当劳找他,是因为他只会种土豆,不会销售,是个有“缺陷”的人,这种缺陷可以让这个人一门心思地种土豆,别无旁骛;这种缺陷,可以保证他们的合作可以半个世纪,一个世纪地长期有效,保证全世界的麦当劳的土豆都是一个味道!因为跟价格相比,更换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也非常高。从结果来看,麦当劳和那个土豆农民都做了一笔好买卖!这就是“缺陷”的力量。
每个人都在追求“零缺陷”,着无可厚非。但有时候,可以换个思维,当你寻找“超级员工”不果的时候;当你为某些用户的挑剔犯愁的时候;当你为了员工大量跳槽问题头疼的时候;当你面对供应商的诘难、质量不稳定而发火的时候;当你花费巨资而始终造不出“最完美”的产品的时候…或许考虑下来自“缺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各种有“缺陷”的“部件”,这些“部件”最终组成了一个整体,而好的流程和制度就是“润滑剂”。有时候,缺陷带来的美,缺陷带来的力量,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和惊喜,现在的管理模式中,我们可以不要“精英”,流程的重要性可以远远超过“精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