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359
  • 博文数量: 8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1-24 17: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1年(1)

2009年(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信息化

2009-11-25 18:02:25

液下泵体:
    液下泵体是必不可少的管线系统理,如果管线系统符合要求,液下泵也必然符合要求。这正是ASME法规的编辑所论述的。根据该法规,如果管线和体都是根据法规所设计的,而制造者能显示出液下泵中最弱的部分也比管线强度高,那么这液下泵就认J是合格的。这主要应表现出液下泵的剖面积和剖面膜数值至少要比管线的那些高10%。如果管线和液下泵的材质不同,那就要考虑它们之间所能承受压力的差别。(根据ASMEIll、NCl/ND3S21)。
    对于同样管线尺寸的液下泵和管线来说,可以毫无疑问证明是符合要求时;典型的情况是液下泵强度要比与之连接的管线高300%~400%,世当使用渐缩管或液下泵比管线尺寸小2倍或更多时。就产生问题了。这个问题可以用几种方式减缓,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将液下泵内件面积缩减至与管线尺寸相同少这种简易的方式有其所取之处,因为用一个大尺寸的液下泵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另一个方法是从买主那了解管线负荷和施行应力分析。自然,施行应力分析也会增加生产成本,特别是如果应用计算机方法逐一限定的元件。第3种解决方式是用高压力系数的液下泵体(也就是说用ANSl600级而不是用15Q级),这将增大金属剖截面,使金属材料增加,但可能比用大尺寸液下泵的成本要低。当然,这几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液下泵的结,构不需要有更多的改变就适应抗地震的要求,通常液下泵体比管线强度高,而采用应力分析的方法也很简单。偶尔也需要利用一些技术改造,利用选择液下泵尺寸和压力系数同时来满足液体处理要求和抗地震要求。
    液下泵盖:
    从抗地震分析的观点看,液下泵盖可以视为一个“中间支撑结构”。管线系统的地震运动必须经过液下泵盖方能到达驱动装置。因此,液下泵盖必须能承受住驱动装置的动力学作用。对于它自身,液下泵盖是液下泵中一个非常强的部分,然而因为它自身的基本结构,它很难精确地分析。
    大部分液下泵液下泵盖用ASME一Ⅲ中的附录X1分析,尽管这个附录通常是为管线法兰的分析准备的,但被公认为可以做液下泵盖法兰的分析。任何位于驱动装置上的因地震导致的弯曲力解波转换成一种“高值压力”简称eq,从而增加了液下泵的设计压力,液下泵盖和体盖螺栓就必须能承受住这种增加的法兰结构压力,Pfd=Pd+Peq。)。如果用更复杂的方法计算压力,那么计算压力将更高。因为液下泵盖是比需要的压力强许多,所以计算压力通常在限定的许可范围之l内。
    液下泵盖必须能支撑住固定在其上的驱动装置人选些驱动装置常常很大而从液下泵盖上延伸到一个显著的位置上,一个液下泵驱动装置也许对整个系统有着明显的动力影响。正是这些动力因素导致了液下泵盖结构的绝大部分改变,这些结构的改变包括增加管壁和法兰厚度和重新设计驱动装置与液下泵盖的连接方式少受力状态,相反是增加硬度和稳定性。液下泵盖越是坚固,液下泵各部件的总体上的固有频率就越能保持得尽可能高。
液下泵产品标签 
阅读(8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