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2464
  • 博文数量: 704
  • 博客积分: 39800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9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5 13:3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04)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703)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0-15 13:35:37

我们公司有个清华的同事,近来研究了一下清华的历史,是一段国耻啊.当年美国建清华大学(当时叫游美学务处)时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亲美的人事.如下文中提到的.大家可以看看


游美学务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庚子赔款”这一国耻的产物.

1900年6月,美国参加了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西太后慈禧挟持绪皇帝奔避西安,命庆亲王奕劻与大学士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签订和约。清政府抱定的宗旨是“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于1901年6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列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共近九亿八千万两,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分得三千二百多万两(合当时二千四百多万美元)。按照条约,本息用黄金付给,而不是用白银付给,这就更加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些钱就是所谓的庚子赔款.

当时美国商人兼传教士斯密士(Arthur H.Smith, 中文名为明恩溥),在华数十年,是退款办学的积极主张者。他公开宣称:庚子赔款是用来“惩罚”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对美国的“侵犯”,因此,美国退款的目的,“不是完全退还这笔钱,而是要把这笔钱用在使类似的事件难以再生”。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Edmund J.James)于1906年给罗斯福的备忘录中,具体而细微地阐述了他主张退款的“高见”和目的:“中国正临近一次革命。……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代青年中国人,那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如果美国在三十年前已经做到把中国学生的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并能使这个潮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他对当时中国大批学生留学日本和欧洲十分着急,认为“这就意味着,当这些人从欧洲回去后,将要使中国效法欧洲,效法英国、德国、法国,而不效法美国。这就意味着他们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商品要被买去,而不买美国的商品……”他的结论是:“为了扩展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也能比用别的方法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从以上这些言论可以看出,美国“退款办学”的目的是昭然若揭的。

为什么美国不省力节事由自己出面直接办学,而要交由中国人来办,绕一个弯子呢?彀中有其难言之隐。原来自1877年至 1900年间,美国曾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但是,当时清政府各省咨议局规定,官立学堂的毕业生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教会学校毕业生则没有这个资格。 因此美国官员感到“教会学校……从未得到官僚阶级的多少支持。而它的毕业生极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机会。难得有一个人会获得重要的位置。”因此,美国为给 庚款学生开辟仕途,欲借此在中国社会各界施加美国的影响,采取了背后操纵由中国官方自办学校的形式。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从精神上、文化上控制中国的发展,但 最终也没能如愿。”(唐纪明 姜慧《庚子赔款--翻翻清华大学的“陈年旧账”》)事情很明显,美国用多占的赔款,用于支付中国留学生留美,以及为留学作准备的清华校等,是为了培训出能出任中国官员的亲士,以便使美国能谋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所以,美国用多占的赔款办清华校,根本不是哈美派所说:是出于对中国的善意。

虽说美国“退款办学”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还好当时的中国学生都能牢记国耻,当时的“赔款学校”就不仅仅是国耻的象征,更是鼓舞莘莘学子奋力上进的一种鞭策力。而日后清华所培养的众多英才.据说当时清华去美国留学的人最多(至少在90%以上),这些人大多数人都回国了并成为了 各个学科的骨干和著名学者。

草创之初——国耻纪念碑

 



--------------------next---------------------

阅读(58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