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27638
  • 博文数量: 288
  • 博客积分: 1030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1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8-12 17: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8)

文章存档

2011年(19)

2010年(38)

2009年(135)

2008年(9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12-30 13:58:00

亚里士多德——这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在考察了150多个国家后,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断言:“人生来便是政治动物”,一语道破政治与人的如此紧密的联系和政治对人的莫大的影响。对此我深表赞同。

 

但我的赞同并非混沌的、无原则的、畏惧权威式的集体无意识的赞同,因为我的赞同是建立在对政治这个概念的相对清晰地理解基础上的,而这个所谓的清晰,仅仅是对政治这个概念进行层层追问的某种注解而已。

 

就像其他许多基本的概念一样,政治这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诸多的不同解释,不赘述。

 

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会有政治?现有语言系统里通常所说的政治到底意指的是什么?

 

问题一经提出,便会引起那些拾人牙慧式的所谓学者内心的慌乱,有点记性的人也许会引经据典地搬出这个家、那个家的一番论述,然后意味深长地、居高临下地对其一一点评,仿佛自己是居于这个家、那个家之上的大家,其点评就犹如小学教师批改学生作业那样得从容,内心洋溢着满足感——一种其在现实中难以搜寻到的满足感。

 

我们忍不住要嘲笑他们:拿出点基于自己的体验的、自己的东西好不好?

 

为什么要叫其拿出“基于自己的体验的、自己的东西”?因为我们是基于自己国家的“国家性格”所产生的国民。这个“国家性格”的表现表层在于婚姻、家庭、习俗等,深层则表现为其对政治的影响,称其为政治文化。不是用自己国家的“国家性格”所产生的政治文化来阐述政治,实际上就是离开了现实。

 

而我们的政治文化又是什么?难道就是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当然不是,那些之乎者也仅仅是表象。其实质又是什么?其实质就是争权。这里的权的概念,已在我的其他文章做过约定。

 

我的结论是:所谓政治,从微观上讲,就是对二人以上发生的关系的动态运行的描述。其内在的动力是权力,而权力又当然地通过控制与反控制显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争权、进而夺权,而争权、夺权又是最终以掌控话语权即意识形态来进行的。其架构就是拉帮结伙,其手段就是营销理念.

 

为什么会发生政治?因为基于生存、生活的需要,人和人不得不发生关系。

 

在我们的现有的语言系统中,政治一词是一个外来的词汇,其本身真正指向与我国主流的宣称的指向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立场的不同。外国之所谓政治是基于平等、契约意义上的、立足于普通民众的政治;而我国之所谓政治是基于不平等、管理意义上的、基于统治阶层的政治。因此在我国,一提起政治,大家会毫无例外认为这与普通人无缘,而政治唯一与普通人有缘的,往往却是普通人作为被管理者不服从管理时(比如骚乱)出现的。

 

孔子有言:“人之患,好为人师”。这句以道德训诫为初衷的人生经验之谈道破了人和人争执的本质,同时也是权力的本质、政治的本质、暴力的本质,那就是“意识形态的强加”。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对微观政治的论述。

 

我们了解、揭示政治,其目的是揭开政治的神秘面纱而还之以清晰。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每天都在过着政治生活、建构着自己的政治制度而不自知。我们将外在的、以国家名义建设的政治制度被错误地引导理解为唯一的政治而不自知。我们不是被“热衷于政治”所困,恰恰相反,我们对与自己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太无知、太冷漠、太不热衷所困,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站在“人为本”的自己的立场关注自己、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而“关注自己、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也只能是由自己来进行,你自己进行了,实际上也就是国家进行了,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国家的一部分。

 

一名真正的社会中坚分子所要做的,就是了解、理解我国民众的心理基础和总体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政治的本源,才能握住制定政策的“金钥匙”。

阅读(93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TELNET

下一篇:Oracle的使用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