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11098
  • 博文数量: 1125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67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8-03 14: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12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124)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10-18 04:19:14

   随着Sun宣布推出“Hydrazine”计划,集结在“云计算”旗帜之下的软件供应商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级成员。基于“Hydrazine”计划,Sun希望利用其核心技术打造一个包含网络环境、数据中心和其他基础设施组件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使得开发人员利用Sun平台创建托管应用与服务,并由此获取经济利益。凭借此举,Sun正式进军云计算领域,也由此展开了与IBM、微软、Google等巨头的新一轮竞技。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一个虚拟计算与存储资源的集合,并以此提供协同化的IT服务。随着SOA的普及和搜索、开放协作、社交网络等Web 2.0应用的高速成长,云计算提出的创新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开始得到了主流软件厂商的广泛认同。但虽然相关构想不断推出,但直至2007年11月,IBM发布包含具体产品的“蓝云”计划,“云计算”的关注热情才被真正点燃。
  
  4月22日,微软基于Web的Live Mesh平台的推出向业界表达了其争霸云计算江湖的雄心。微软CTO Ray Ozzie曾暗示,Live Mesh将帮助微软成就从个人运算向网络运算的战略转折。在Live Mesh框架中,数据中心被视作一个软件平台,可以提供远程控制、数据存储等多种服务,同样支持开发者在其上开发新的网络应用。
  
  5月,云计算在消费和企业领域的两个实践先驱——IBM和Google宣布增强云计算合作,意图通过强势联盟确保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位置。双方计划扩大自2007年10月启动的云计算联合研究计划,Google CEO施密特表示,“企业云”的价值高于“消费云”是促成双方合作的动因,两家公司将共同拓展云在商用领域的价值。
  
  互联网方面,除了Google持续通过互联网向用户交付计算能力和服务外,Amazon.com在2007年向开发者开放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的服务,为小型企业按需提供Amazon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雅虎也在2007年将一个小规模“云”开放给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2008年1月,Salesforce.com推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随需应变平台——DevForce,它可以帮助企业开发人员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商业应用。
  
  总之,2008年是众多软件厂商“云计划”频出、相关产品密集发布的一年。这也意味着在这片未来超级计算的乐土正酝酿着一场大争斗。随着各软件厂商云计算技术框架的不断完善,该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也会有更多参与者加入战团。面对云计算引领计算模式变革的能力,以及其实现超级计算资源整合的结果,软件厂商们对这一领域的任何机会都不会轻言放弃。
阅读(42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