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这里的“云”计算应用泛指用户基于“浏览器”(包括嵌入各类软件中的浏览器功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和使用应用。
以下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用的比较多的窃以为具有一定“云”计算特征的在线应用:
1、Google Docs:在上面可以编辑WORD文档、PPT文档、EXCELL文档这三大OFFICE功能
2、Google Calendar:在线日历,可实现在线分享、共享和协作。
3、Google Reader: RSS在线阅读器,可以在线所订阅Feed的更新文章
4、Gmail:在线邮件客户端,与GTalk集成在一起,实现邮件与IM的在线协同。
5、Google Photoes:在线Picasa,在线图片处理与分享。
以上这些应用就不用多说了,典型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提供模式,其背后是Google的“云”技术平台。
6、谷歌金山词霸:在线词典(充分利用搜索的能力,几乎都能查到啊),词典内容都在网络上(搜索数据库中),查询词典也是在网络侧进行(实际上归为搜索功能,将查找到的词语和例句组合为网页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具有瘦客户端特征)。
7、千千静听:现在可以在线听歌了(可惜网络断了,本地没有缓冲),虽然是本地播放,但音乐文件都在网络侧,属于在线播放,也算具有“云”计算的特征了(网络存储《—互联网—》用户终端)。
8、招行专业版:很不错的网上银行客户端,大部分功能都是基于浏览器使用的,数据都保存在网络侧,处理也发生在网络侧,因此可以归为“云”计算应用。
9、瑞星卡卡上网安全助手:基于互联网的木马检测、拦截等,其后台是瑞星的“云安全”平台。
这些应用最大的问题:
1)一旦没有接入互联网就无法使用
2)容易受到攻击(IE特别容易受到安全攻击)
3)需要兼容主流的浏览器(IE基本都支持,google支持firefox,国内的一些在线应用不支持)
4)软件界面受限。由于大部分应用没有充分利用AJAX、HTML5、CSS、Javascript等技术,用户界面体验还保留在WEB1.0时代,用户体验并不好。Google做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