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型公司和企业主而言,“云”意味着机会,在密集型数据处理领域这一竞技场中,它就像是一道标准线。今天,掌控“云”系统的互联网巨头中,只有少数几家拥有吞吐海量信息并开展相关业务的资源。我们的文字、图片、点击和搜索全都是这个产业的原材料。一直以来,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条单行道=? 人们产出数据,Google、雅虎和亚马逊等公司则将信息转化成观点、服务,最终变成收入。 这种状况已开始发生改变。2006年,亚马逊向付费用户开放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调动新的参与者加入“云”计算,而无论其规模大小。一些用户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库存储在亚马逊,另一些则使用亚马逊的服务器搜索数据或建立网络服务。2007年11月,雅虎也将一个电脑集群(即小规模的“云”)开放给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微软同样通过开放服务器群来加深与科学研究团体的联系。市场调查公司IDC的高级分析师弗兰克·金斯表示:随着这些“云”的发展,“新兴的网络公司将有望造访这些服务器。这就如同在播撒Google种子”。随着搜索新材料和药品的数据处理实验室把工作室搬到了“云”上,这些新公司很多将会出现在科学和医药领域。 要想让“云”发挥出潜能,与此相关的编程和操作就应该与使用互联网一样简单。分析家称,这给“云”搜索及其相关的软件工具打开了增长的市场,对于Google及其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谓唾手可得的业务。Google将为用户提供多少存储容量,或以什么形式、什么价格提供,对于这些,施米特都不会明说。“通常来讲,我们开始时会采取免费策略,”他表示,并强调大客户“应该很有可能负担一些费用”。那么这些“云”能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呢?“无限大,”施米特表示。随着“云”策略的展开,更多人看到Google随时做好了成为下一代计算的主导力量的准备。“Google渴望占据“云计算”市场中相当的份额,或成为每天都与普通人打交道的‘云’,”施米特说道。那么有什么样的商业计划呢?就目前而言,Google仍将继续植根于核心业务,这一业务给它带来了滚滚的广告收入。从投资角度来说,“云”计划在初始阶段不过是像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小光点。它在远处盘旋,目标很大却烟雾弥漫,很难拼凑在一起,但仍充满着无限可能。 就在那次比希利亚趁机和施米特谈论Google 101时,改变计算和科研的现状还并不是他的主要意图。他自己说,当时真正想做的是返回学校。与公司里很多已拿到博士学位的同事不同,比希利亚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就被Google录用,他甚至没读过硕士研究生。因此他渴望从Google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换换脑子。在Google,比希利亚每天都需要从公寓搭乘班车长途跋涉到公司,然后开始10小时的搜索运算法则的编写工作。他想回到西雅图,哪怕每周只有一天,回到学校去和他的教授兼导师埃德·拉佐斯卡一起工作。
在突发灵感想到“云”计划并直接和老板详细讨论之前,比希利亚并没多加考虑。他和施米特已相识数年。他5年前刚入职Google时还只是一个年仅22岁的程序员,其工位就在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附近。比希利亚回忆说,他走进办公室时被一架飞机模型所吸引,这让他想起母亲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从事的空乘工作。自然而然地,他与话语温和、有学者派头的施米特聊起了数据计算,那种感觉就像在大学一样。后来虽然比希利亚搬到了其他办公楼,但两人仍然保持着联系。在他们第一次讨论“Google 101”计划的那一天,施米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把项目缩减到比希利亚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规模。“我实际上没太在意他的话,”施米特回忆说,但是他想尽快给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发出反馈。他说,即使比希利亚失败了,但“他很聪明,一定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阅读(26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