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0360
  • 博文数量: 1031
  • 博客积分: 309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1)

文章存档

2011年(24)

2010年(4)

2009年(847)

2008年(15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3-12 14:48:13

還不如把錢藏在床墊下
在目前的經濟危機之下,撒切爾時代(Thatcher era)所推崇的“金融自由化”的弊端暴露無遺。撒切爾曾希望每個人都自己決定個人的養老金計劃。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中有就已經有人對此發出了警告。我曾對我的一位做財經記者的朋友說,其實大多數人都並不想自己去理財,而且也並不合適那麼做。而我這位堅定擁護“撒切爾主義”的朋友不以為然地認為,人們總是要自我成長起來吧?
以下我要說到的是二三十年來的個人經歷。其實在保護個人財富方面,我比大多數人都做得好。即使現在到了快退休的年齡,我仍能依靠個人投資的微薄收益來生活,而我的一些同輩們則已經做不到了。這就是為什麼如今那麼多人對金融服務行業充滿了厭惡,對那些銀行家恨之入骨。
作為一個自由撰稿人,我從1980年開始靠寫書賺錢。我告訴會計師(在作家圈子裡,大家普遍都有自己的會計師)我想要開始儲蓄養老金。他回答說,這事很好辦,只要寄給他一張我支付得起的支票即可。
對於基金管理,我知之甚少。於是,我把錢寄了過去,隨後又寄去一些,接著我被告知可以安心享有一份“不錯的養老金”了。然而,無知的我直到幾年後才知道原來會計師們是從中拿回扣的,而且更久之後我才發現他們給我選的“Target Life”基金,居然是市場上最糟糕的幾支基金之一!

於是,在諮詢了我那位財經記者朋友——對,又是他——之後,我找到一位新的財務顧問,這位新顧問讓人覺得安心可靠多了。根據新的養老金制度,從事多年報紙編輯的我聽從了新顧問的建議,把職業養老金計劃轉為私人養老金計劃。
我對顧問強調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我寧願在市場繁榮時少賺點,也不想在經濟下滑時輸得精光。因此,我從不會因為在長期“牛市”的時候收入平平而抱怨連天,儘管有一次確實是自己做了傻事。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一位朋友跟我說他覺得當時的股市被嚴重高估了。於是,我請財務顧問把我的大多數基金變現。結果,稀里糊塗地過了半年,我錯失了一次“大賺一筆”的良機。
當互聯網熱潮襲來時,我堅持在這個領域一分錢也不投。隨後網絡泡沫破,我慶幸自己免遭一劫。但事實也許並非如此——在網絡泡沫破滅殆盡的2002年,我的基金縮水45%。我的顧問感覺有些尷尬,並且說改換基金管理人也許是個明智的選擇。
幾乎在同時,我用一筆意外之財付清了抵押貸款。但即便如此,我仍被鼓勵繼續購買養老金,這樣在2012年到期的時候就能全部以現金的形式取出。而今天,巴克萊(Barclays)和Norwich Union保險公司的人告訴我,估計只能收回之前承諾的40%了。
四年前,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逆來順受下去了。我將養老基金交給了一家業績優良銀行的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部門。那兒的工作人員態度非常之好,在聽我講述之前的經歷時都抱以同情的目光。他們還安慰我別失落,從今往後的十年內,一次謹慎的投資戰略就能夠讓我的錢翻一番。
過了兩年,我請一位朋友看看我的投資組合。結果他看過之後,問了一連串的問題:是否知道自己在支付兩套的管理費——一份給銀行,另一份用於我投資那些基金?他們如何為國民儲蓄財產的“積極管理”索價?我是否知道此投資組合的表現低於市場水平?我說我知道,但是至少這些錢都管理得很謹慎(在一定程度上)。而現在,我的基金比2001年的時候縮水30%,比起我1980年購買時的現金票面價值則跌得更多了。
在一次晚餐的時候,我把我的理財經歷告訴了一位金融界的大人物。他說:“我就不明白你們這類人怎麼就不能直接在線管理個人財富呢?那些財務顧問漫天要價,卻大多是濫竽充數,沒什麼能力。”
然而,現在的我依舊是膽戰心驚。我的基金還在銀行,我所能做的只是寫作。每當我聽從一個據說很有把握的投資建議,結果總是一敗塗地。朋友們總是擔心地問我最近投資了什麼,而根據吉夫斯(Jeeves)的說法——伯蒂·伍斯特(Bertie Wooster)說人們一直追問自己他的裁縫是誰“肯定是為了不找那個裁縫做衣服”。唉,在獲取內幕方面,我真是一個失敗者。
如果再讓我碰到哪個有錢人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一年前就已在市場上拋售,把所有的錢都換成美元的話,我可能會狠狠痛打他一頓。現在,只有這樣的話語才能多少給些安慰:“別折磨自己的了,多點耐心等等,市場會復甦的,損失的錢早晚也會回來的。那些虛妄的財富,也許沒有還更好。 ”
再次申明一下:以上我的經歷完全沒有要博取任何的同情。沒有人逼著我一次又一次地做出錯誤的選擇。我自身的經歷——其他人可以拿來比照——僅僅是想來論證“金融自由化”的局限和弊端。
自1980年起,我就把我的“晚年保障”先後交給了一個個據說聲譽良好的機構。而且,我從未允許、更沒鼓勵過他們拿著我的基金去做高風險投資。最後,他們獲取了利益,而我們所贏得的收益還不如直接把錢塞在下保值。
數以千計銀行家的所作所為,在外行人看來都是在欺詐,不管他們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是否可以被起訴。他們通過虛假的金融繁榮掠奪巨額的財富,如今卻把爛攤子丟給國家來收拾。然而,再說回到財富管理的問題上,我們中的許多人都需要一個專業的人或機構來幫助料理,可現在有誰值得信任呢?
(文章節選自《衛報》,經過編輯修改。)
博主推薦:
阅读(13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