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0323
  • 博文数量: 1031
  • 博客积分: 309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22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8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1)

文章存档

2011年(24)

2010年(4)

2009年(847)

2008年(156)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09-03-05 20:03:37

體驗深圳國際自行車嘉年華羞澀的單車拼命三郎

元旦前一天踏上了前往溫暖的深圳之旅,雖然剛到深圳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深圳發布了黃色降溫警報,但這點降溫只能算是小兒科。從寒冷的上海來到深圳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衣服穿多了,到酒店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那些過冬的衣服脫掉,少了些許束縛,整個人頓感輕鬆。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驅車趕往賽場,和車友們一起迎接他們的節日到來。

在比賽開始前,一場盛大的開幕式活動讓車友們提前感受到了嘉年華活動的氣氛。出席開幕式的重要貴賓有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常務副會長杜金陵,中國自行車行業協會理事長,深圳市委原書記,深圳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榮譽主席李灝,國家體育總局自劍中心市場部長陳健,深圳市人民政府梁道行副市長致開幕詞。

作為亞洲第一個戶外自行車運動項目,囊括了戶外自行車品牌展覽,全球最頂尖的極限山地賽,全國山地車越野賽、全國公路自行車賽、“小鐵人兩項”挑戰賽、深圳自行車輪界向“大運會”與南山區政府贈送自行車儀式等主體活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自行車戶外展覽與賽事、自行車文化相結合的運動項目。更是一種傳統展會向新型展覽模式轉型的創舉。隨著消費市場的轉移,為了迎接新的機遇,“深圳國際自行車嘉年華”確定了自己全新的定位。

本次嘉年華活動正值元旦,而且天氣非常好,因此前往內灣湖公園嘉年華現場的觀眾絡繹不絕。觀眾有的是幾個年輕人相約而來,有的是一家人帶著小朋友來感受氣氛。來自全球的品牌商展出各式最新款自行車,讓觀眾絕對不虛此行。折疊式、伸縮式、靠背式、蹬踏式等設計奇特的自行車,最搶觀眾的眼光,一些商家推出的試玩活動吸引很多人排隊“嚐鮮”。不過,這些設計奇特的自行車,價格也讓不少觀眾“震撼”。還有一些車友將自行車改裝成了五環的形狀,成為了現場的亮點。

山地越野賽

體驗組的比賽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開始,選手們純粹是為了騎行而來,比賽成績已經拋在腦後。一邊騎行,一邊享受著內彎湖的優美景色,海鷗也不甘寂寞,伴隨著車手在湖面上滑行飛翔。但隨後的比賽氣氛卻漸漸緊張起來,各個選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分為五個組別,分別有體驗組、女子組、普通組、公開組和團體接力,可以滿足各個級別的車手需求。而賽道也經過特別的設計,車手們需在內彎湖公園裡的一段水泥路面進行騎行,然後便開始了艱苦的山地騎行,隨後再次轉入公路路面。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設在開幕式廣場前的公路上,選手們需要進行繞圈比賽。

在比賽進行之中,一位在旁拍照的的車友引起了小編的關注。這位叫黎軍的車友,是來自深圳龍崗區的一位車友,騎車才半年的時間。性格隨和的他,被車友們親切的稱為軍哥。得知深圳在元旦的時候將舉行自行車嘉年華活動,軍哥很早便和在龍崗的車友商定了行程。他們一行人在元旦當天早上,便結伴騎行50多公里,來到本次嘉年華比賽的現場。雖然沒有參加比賽,但他仍然是全身心的融入在比賽之中。他的幾個朋友都參加了普通組的比賽,因此軍哥便當起了攝影師,拿著相機在賽道旁狂拍。他的背包簡直就是百寶箱,裡面還有DV,閃光燈等裝備。據軍哥自己說是,他們龍崗平湖的車友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因此相機和DV是必要的裝備,記錄平時騎行的點點滴滴。

比賽結束後,軍哥的幾個朋友成績都不甚理想,但他認為在騎車之中找到樂趣才是最重要的,成績並不算什麼。其實在現場像軍哥一樣的車友很多,他們來嘉年華的目的不是為了比賽,純粹是為了找到騎行的樂趣。

公路自行車賽

公路自行車賽是第二天賽事的重頭戲,本次的公路賽體驗組,女子組,普通組和公開組的比賽。參賽選手的年齡分佈廣泛,在普通組的比賽中,甚至還有一些剛上初中的學生。

賽后,劉永浩接受了我們的採訪。在採訪過程中,我們得知他在6歲的時候便因為車禍截去了左腿。年少的他並沒有感覺自己和正常人有什麼區別,直到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學校離家較遠,自行車也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劉永浩也萌生了學騎自行車的想法,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極力反對他學騎自行車带上。但劉永浩卻憑藉堅強的意志,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便學會瞭如何單腿騎車,他的父親深受感動,給他買了一輛當時最好的自行車。

在體驗組的比賽中,268號選手劉永浩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征服了現場所有的觀眾,因為他只用單腿在騎行。雖然成績不甚理想,但劉永浩絕對是現場所有選手中得到掌聲和喝彩聲最多的一名選手。

那年他21歲,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次去參加市殘疾人運動會的機會。在市裡的比賽中,他橫掃對手,拿到了第一。然後劉永浩被輸送到了省隊,通過一兩個月艱苦的訓練,他又參加了02年廣東省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參加的5000米,2000米,1000米三項比賽中,奪得了一金兩銀。出色的成績引起了領導們的關注,隨後他又代表廣東省參加了03年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那段時間的訓練對劉永浩來說是艱苦的,每天至少得騎行200公里,訓練結束後全身酸疼,坐也難受,站也難受。在這次比賽中,劉永浩只取得了第六名,在他眼裡,這成績很不理想。

接下來的時間,劉永浩將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訓練之中。 06年的第五屆廣東省殘疾人運動會上,他有一次站在了最高領獎台上,獲得了兩金一銀。 06年對於劉永浩來說是幸福的一年,但又是痛苦的一年。考慮到自己已經成家,兒子也已經3歲,而參加比賽所獲得獎金又不是很理想,他不得不退出了自行車運動。

離開了省隊的劉永浩開始自食其力,在家做工藝品加工,去年的時候又從北大青鳥學校畢業。用他的話說,學到一門技術,不怕沒飯吃。但因為金融危機,劉永浩現在只能在靜靜的等待著工作的到來。

說到自行車對他最大的意義,劉永浩意味深長的說:“自行車對我的人生幫助很大,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懂得了為人處世。有時候在事業上拼搏,碰到了一點困難,但只要一想到在自行車上所付出的努力,我又馬上充滿了鬥志。”劉永浩最大的心願就是,等生活好了,條件成熟後,還要接著去參加比賽。

採訪完後,我們深深的被劉永浩打動。我想正是因為有劉永浩,並且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熱愛自行車的人的存在,所以自行車的魅力才越來越大。

街式攀爬賽

極限山地車賽——“紅牛杯”IBF SLOPE STYLE挑戰賽成為觀眾特別是自行車發燒友最為關注的焦點,也是本次嘉年華活動的最大亮點。中國攀爬創始人廖武熊擔任現場解說,他的韓國弟子徐翊凖,中國車神,有“拼命三郎”之稱的佳佳,還有深圳本地只有15歲的張智勇等一些高手都參加了此次的街式攀爬的比賽。

此次的街式攀爬賽是自行車攀爬的一種,用的是26英寸的攀爬車。 26英寸的攀爬車卻起源於70年代末的越野車。一群美國人經常去山里越野,他們看到了岩石就有一種想騎過去的慾望。接著就逐步改裝自己的越野車用於過這種障礙,並結合了20寸攀爬車,BMX自行車的原理與技巧,漸漸發展成為現在26寸的純攀爬車與帶前輪避震系統的街式攀爬車。

本次比賽的分為兩輪,選手們自由發揮,取兩輪中分數最高的一輪作為成績。來自廣州的選手第一個動作便用擺尾博得了觀眾們的喝彩,正在逛展覽的觀眾紛紛聚集過來觀看,把賽場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來自新疆的選手,被廖武熊老師稱為是玩車的人當中里最帥的一個。由於戴的是全盔,所以他也在觀眾的要求下脫掉了全盔,讓大家一睹他的帥氣的臉龐。他曾在比賽中嘗試著後空翻的動作,但因為在空翻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時機而失敗,不過現場所有的觀眾還是給予了他最熱烈的掌聲。

博主推薦:
阅读(9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