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30150
  • 博文数量: 108
  • 博客积分: 3092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17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7-25 16: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8)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10年(43)

2009年(19)

2008年(43)

我的朋友

分类: C/C++

2008-10-08 10:55:07

C++的static有两种用法: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中的static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static。前者应用于普通变量和函数,不涉及类;后者主要说明static在类中的作用.在c中,只有面向过程的概念,因此也只有c++中前面一个static的含义。
 
一.面向过程的static

1、静态全局变量


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全局变量。
静态全局变量有以下特点:
*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
*未经初始化的静态全局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变量的值是随机的,除非它被显式初始化);
*静态全局变量在声明它的整个文件都是可见的,而在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若要使用需要extern)


2、静态局部变量


在局部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局部变量。
通常,在函数体内定义了一个变量,每当程序运行到该语句时都会给该局部变量分配栈内存。但随着程序退出函数体,系统就会收回栈内存,局部变量也相应失效。
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两次调用之间对变量的值进行保存。通常的想法是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来实现。但这样一来,变量已经不再属于函数本身了,不再仅受函数的控制,给程序的维护带来不便。

静态局部变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静态局部变量保存在全局数据区,而不是保存在栈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调用,直到下次赋新值。

静态局部变量有以下特点:

*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
*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再进行初始化;
*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
*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语句块结束时,其作用域随之结束

3、静态函数


在函数的返回类型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函数即被定义为静态函数。静态函数与普通函数不同,它只能在声明它的文件当中可见,不能被其它文件使用。

定义静态函数的好处:
*静态函数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
*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二、面向对象的static关键字(类中的static关键字)

1、静态数据成员


在类内数据成员的声明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数据成员就是类内的静态数据成员。

可以看出,静态数据成员有以下特点: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都有自己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作是类的成员。无论这个类的对象被定义了多少个,静态数据成员在程序中也只有一份拷贝,由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共享访问。也就是说,静态数据成员是该类的所有对象所共有的。对该类的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供所有对象共用。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的,它的值可以更新;
 
*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时要分配空间,所以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

*静态数据成员和普通数据成员一样遵从public,protected,private访问规则;
*因为静态数据成员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所以,它不属于特定的类对象,在没有产生类对象时其作用域就可见,即在没有产生类的实例时,我们就可以操作它;
*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与一般数据成员初始化不同。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的格式为:
<数据类型><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名>=<值>
类的静态数据成员有两种访问形式:
<类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或 <类类型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如果静态数据成员的访问权限允许的话(即public的成员),可在程序中,按上述格式来引用静态数据成员 ;
*静态数据成员主要用在各个对象都有相同的某项属性的时候。比如对于一个存款类,每个实例的利息都是相同的。所以,应该把利息设为存款类的静态数据成员。这有两个好处,第一,不管定义多少个存款类对象,利息数据成员都共享分配在全局数据区的内存,所以节省存储空间。第二,一旦利息需要改变时,只要改变一次,则所有存款类对象的利息全改变过来了;
同全局变量相比,使用静态数据成员有两个优势:
*静态数据成员没有进入程序的全局名字空间,因此不存在与程序中其它全局名字冲突的可能性;
可以实现信息隐藏。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是private成员,而全局变量不能;

2、静态成员函数



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我们也可以创建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它为类的全部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类的具体对象服务。静态成员函数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都是类的内部实现,属于类定义的一部分。普通的成员函数一般都隐含了一个this指针,this指针指向类的对象本身,因为普通成员函数总是具体的属于某个类的具体对象的。通常情况下,this是缺省的。如函数fn()实际上是this->fn()。但是与普通函数相比,静态成员函数由于不是与任何的对象相联系,因此它不具有this指针。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无法访问属于类对象的非静态数据成员,也无法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它只能调用其余的静态成员函数。

关于静态成员函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出现在类体外的函数定义不能指定关键字static;(以免与关于过程的static函数发生混淆)
*静态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任意地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由于没有this指针的额外开销,因此静态成员函数与类的全局函数相比速度上会有少许的增长;
*调用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用成员访问操作符(.)和(->)为一个类的对象或指向类对象的指针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直接使用如下格式:
<类名>::<静态成员函数名>(<参数表>)
调用类的静态成员函数

 

 

阅读(47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