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涨价或者对应的黄牛党倒票问题,每到春运期间,就会倍显突出。
中国的人口密集,总量庞大,世无匹敌啊!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流动性加强,跨区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活力的象征,另一方面,人们也同时遭遇到了人口大国的交通难问题!
春运期间,火车票总会向上适当浮动一定比例,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火车票该涨价吗?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什么是划分“该与不该”的标准。如果没有评价“该与不该”的标准,那么,任何回答都是毫无意义的。相应地,如果人们在“该与不该”标准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而有不同的标准,那么就会在现实当中出现巨大的意见分歧。因而,火车票是否应该涨价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该与不该”的标准问题。
如果把火车票看做一种商品,那么,车票是否应该涨价当然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也就是说,只要人们自愿地进行交易,那么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自愿协商形成的价格就是合理的,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评价一种商品是否应该涨价或降价的一般标准。这样,火车票是否应该涨价的问题似乎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铁路部门提高票价,但只要能够卖出去,也就是自愿交易,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谁强迫谁必须买或者必须卖。如果铁路部门的目标是满员,那么,他们就会把票价提高到恰好把车票卖完为止。当然,现实当中,铁路部门没有完全信息,不可能制定这样一个恰好卖完的票价。如果铁路部门的目标是最大利润,他们也许会设置一定的空置率,票价高于满员票价,但利润是最大的。
于是,我们会问:铁路部门“应该”像私人企业那样进行自主定价以便追求利润最大化、置人们出行的需要而不顾吗?这里的“该与不该”的问题,怎样设置我们的评价标准呢?我们也许可以来看铁路部门是否是私营的来入手。因为铁路部门是公用事业部门,是国有的,也就是说,是大众通过纳税、委托政府建立并允许铁路部门独家经营的,虽然他们由垄断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公众出资并赋权的,因而铁路部门并没有肚子决策价格的权利。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火车票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或者说不是一种“私人物品”,而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的出资者和提供者是公众委托的政府,定价权也就是政府和公众,火车票价“该不该涨”,就不能是由铁路部门独自说了算的。
至此,我们基本上回答了“火车票该不该涨价”的问题。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把火车票价压低到足够的程度,使得普通大众也能够付得起、买得起车票、坐得起火车,问题就完美地解决了。我们在现实中会发现:车票是便宜了,但却买不到车票!为什么?因为供不应求。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设置一个价格上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在微观经济学教材里学过,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黑市。
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出比定价更高的价钱来购买商品。这就为“黄牛党”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有人就会利用自己“廉价的时间”,排队买票,然后倒卖出去,从中获利。
那么,这种黄牛党的存在是否合理?
回答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我们从消费者剩余(大众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评价,仍然无法评价到底是否应该允许黄牛党存在。因为,黄牛党的存在,使得那些急于购买车票、并且愿意出更高价钱的人得以能够买到车票,对于他们来说,其福利是得到了“帕累托改善”(没有使别人受损)的,但却有人买不到车票,因而这种帕累托改进有欠“公平”,因为有人“嫉妒”买到车票的人。我们没有了可以评价问题的标准,就无法进行评价了。
在现实当中,人们倾向于达成这样的“共识性标准”————即不允许黄牛党的存在,大家都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排队买票。至于是否会出现效率上的损失,我们不再放在心上(权重下降),我们关心的是社会性准则。这时,先来后到这种最原始的准则和人们的家庭观念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一个社会就是这样,他们评价对错的准则其实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这种准则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却往往忽略了!
阅读(106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