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4730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456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2-08 19:38
文章存档

2012年(49)

分类:

2012-06-17 10:05:59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的是,竞争性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够自动达到帕累托效率。

    看不见的手说的是,虽然人们互不相识并且没有为对方着想,每个人只是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那么通过市场分工和交换的结果确是全社会的人都得到了好处。

    人们一般认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对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严谨的且正规化的表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详细描述是——

    首先我们全社会的资源都会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否则,那些没有效率的个体就会由于市场竞争而被淘汰。这样,全社会就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叫生产前沿面上进行生产。

    但是,我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呢?这取决于我们需要什么。很明显,我们需要什么,就会通过我们的货币选票把我们的意图通过市场价格表露出来,这样,企业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就对我们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清楚地观察到了。于是,企业就可以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价格信号来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了。这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企业仅凭市场价格信号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的决策。

    企业是我们生产要素通过一定的契约组合起来的,因而将会按照自己的边际贡献的大小获得自己的分配份额,即越是富有的人,他们将会通过自己拥有的资本和土地获得越来越多的财富分配份额;越是有才华的人,他们将会通过自己的知识财富获得自己的分配份额;那些既没有财富也没有才华的人,只要他们勤奋工作,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自己的工资回报(多劳多得)。而且,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才能,去从事最适合自己才干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才华等得到施展,才能得到更多的汇报。那些企业主,也正需要这些有特殊才干的人,因为只有这类人的边际贡献是最大的。这正是亚当·斯密的分工原理。

    每个人获得自己的分配份额之后,他们所分配得到的东西,也许不是他们每个人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但他们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得到自己最喜爱的东西。于是,虽然社会财富没有变化,但通过交换,我们的满意程度却不同程度地提高了。

    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人们各得其所,社会财富量不断提高。这也恰恰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

阅读(1365)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lucky99_cu2012-11-05 13:10:18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虽然很精美,但只是对亚当·斯密的市场学说进行了部分发展。而对于斯密定理(市场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分工专业化机制、信息利用机制、激励内在化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却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