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5219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5360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12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17 16:0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7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LINUX

2008-05-27 14:58:58

香港《大公报》5月15日发表评论文章《高油价逼美国人“放弃自由”》说,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驾车上班的美国人开始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为保荷包,一些人舍弃了驾车所提供的独立性。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人开汽车几乎和中国人骑自行车一样普遍,几乎是人人开车,天天开车,只有住在大城市的少数人每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门驾车不仅是图方便,而且还因为驾车时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很多人宁愿驾车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爬行,也不愿意乘搭通勤火车或巴士,因为那样做就必须“放弃自由”,与其它人“共享”同一交通工具。

    为鼓励多人乘坐一辆汽车,美国很多高速公路都设有“高载客车辆”专用通道,供车内有两人以上的车辆使用,但利用率并不高,因为美国人不愿意与邻居或同事顺路搭车一起上班,宁愿一人驾一辆车,以保正自己有足够的自由,包括无所顾忌地边开车边打电话。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驾车上班的美国人开始感受到极大的压力。据美国汽车俱乐部(AAA)提供的最新数据,一年前,加油站的汽油价钱是平均每加仑三美元,今年已经涨到大约三点七美元。由于涨幅超过两成,收入较低的打工一族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改变习惯,转为乘搭公交车辆。

    今年以来,在纽约、波士顿等基础设施较好、公交网络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乘搭公交车辆的上班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以上,而在南部和西部一些城市,增加幅度更超过一成。例如,今年第一季度,丹佛市的公交系统乘客人数上升了百分之八,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西雅图、旧金山、达拉斯等大城市。很多住在郊区的人把车开到离家最近的火车站,然后乘火车进城上班。

    休斯顿一位会计师在等巴士时告诉《纽约时报》记者,当他发现四天内仅加油便用掉一百美元时,他决定为省钱而放弃驾车。像他这样的“公交新乘客”屡见不鲜,这些人是从省钱的角度出发,舍弃了驾车所提供的独立性。

    每年夏天,美国有几亿人次外出旅游。油价攀升将会令今年暑假驾车出游的人数有所减少,而空中交通协会则预测,乘飞机旅游的人数会比去年同期减少大约两百三十万人,罪魁祸首是油价,因为机票随着油价上涨而大幅加价,令很多人望而生畏,放弃出游。

    油价居高不下,老百姓怨声载道。国会参众两院最近分别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要求布什政府在年底之前停止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定量是七亿零一百万桶,目前已经储存了将近百分之九十七,但每天仍以七万桶的速度增加。与全球每天消耗的原油总量相比,七万桶实在是九牛一毛,即使美国不再增加储备,也不可能令油价明显回落。可见这些议员们是在借题发挥,目的无非是为年底的国会选举提前捞取政治资本。
传统的甜味剂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属能量物质,食入过多,会造成肥胖,且易引起一些疾病,如龋齿、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所以食品加工业不断开发出低热量或无热量的甜味剂来满足人们爱甜的天性。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20种,我国允许使用的有13种,主要用于冷食、饮料、配制酒、糕点、面包、饼干、蜜饯等十几类食品中。甜味剂可分为人工合成的非营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与无热量甜味剂3种。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和甜菊甙4种。

  糖精钠市场上销售的糖精实际上是糖精钠,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它已有百年的应用历史,是最为传统和廉价的甜味剂。糖精钠甜计为蔗糖的200倍-700倍,但口味差,有明显后苦味,进入人体后,不分解、不吸收,随尿排出,无营养价值。糖精一度被认定为致癌物而在许多国家被禁用。我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加强了对糖精的管理,并规定不允许在婴儿食品中使用。

  甜蜜素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甜味剂。甜蜜素甜味较纯正,能保持食品风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是不被人体吸收的低热能甜味剂,不会引起心脏病、肥胖和龋齿,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糖料代用品。在国外,因1969年有报告称本品有致癌致畸作用,各国相继禁用。此后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毒性研究,未见异常,40多个国家又开始认可使用。

  阿斯巴甜学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是世界市场上年消费增长最快的一种甜味剂。它安全性高,甜味纯正,无龋齿作用,适合肥胖症、心血管病人食用。

  甜菊甙是从甜味菊中提取的一种二酰烯类糖甙,甜度高,口味好,性质稳定。甜菊甙是适合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天然甜味剂,同时它还具有防龋齿、降血压,促进代谢,治疗胃酸过多等功能。

  虽然不断有人对甜味剂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提出质疑,但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大门类已被广泛使用。许多商家为迎合消费心理,对此还大做文章,宣称“无糖食品”、“降糖食品”就是健康食品。不过在选用这些食品时,要睁大眼睛,一定要看看、它选用了哪种甜味剂。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仅笼统地标着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蛋白糖”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有关部门抽查的11种所谓蛋白糖样品竟无一合格,全部为糖精与糖复配而成。


阅读(22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