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57315
  • 博文数量: 536
  • 博客积分: 2532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9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11 13:4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6)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114)

2008年(421)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08-10-28 10:01:13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企业重视绩效评价是最近几年的事。从中国企业迈向市场经济的这20年来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平均主义思想下的赏罚调剂”阶段: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正式的考核,基本实行平均主义。只是谁做出特殊贡献则对之有特别奖励,谁犯了重大过失给其惩罚,以有限的赏罚作爲调剂。

 ▲“德能勤绩评价”阶段:一些企业认识到考核应当综合考察多个方面,不仅应当包括工作的结果,还应当包括工作中的能力、态度、出勤率等。目前中 国多数企业的考核都采用这种国家公务员形式的“德能勤绩”模式。但这种考核模式存在问题是:考核指标庞杂、没有针对性(统一划齐)、没有明确的标准、考核 重点不突出。考核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业绩,往往“老好人”、“庸人”考核分数反而最高。

  ▲“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客观、量化的考核可以说是近年来很多企业管理的重点,用事先承诺的标准来考核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以达到绩效改善的目的。这种标准是具体的、客观的、基本可量化的。这一阶段是科学化考核的初级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实施的考核都没有超越上述四个阶段的范畴。那麽,第四阶段──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就是考核的顶点了吗?我们认爲量化考核 或者目标考核他们真正面临的问题在於:我们的多大程度上能支撑我们的战略?是否存在个体绩效与部门绩效的脱节,部门绩效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脱节,继 而産生短期绩效同长期之间的脱节?最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个体到部门,从部门到整体的绩效都俱佳,但企业却面临着危机:企业的战略未能 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这就是绩效与战略的脱节。

在多数人看来,绩效考核只不过是,是“控制”、“激励”、“约束”“监督”的工具,但国际一流公司的实践却表明,绩效考核越来越多的被用做“的工具。”绩效考核非常大的 作用在於将转化爲可衡量的指标,然後层层分解,对这些指标加以落实,最後企业从下到上的所有行爲、任务、业绩都在支撑。──最後保证战略 同绩效的有机联系。

 

热点推荐:

 

阅读(27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