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34647
  • 博文数量: 178
  • 博客积分: 10222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2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1-03 11:27
个人简介

有所追求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78)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5)

2010年(3)

2009年(78)

2008年(91)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09-03-20 12:58:14

谢谢您的推荐
 
这是我看到的网友对徐家骏那篇文章的感悟,有共鸣。原本准备自己写感悟的,恰巧碰到了这两篇文章,在此谢谢了。

读《徐家骏: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有感

文章很长,但是写的很真情实感,看了很长时间,后面感谢的地方没有看,回头补上。下面摘录一些自己阅读过程中深有同感的一些地方,以及自己的感受,供没有时间阅读全文的朋友扫一眼。但是强烈建议阅读全文:。

0. 只要你心无旁骛,目标单纯,就是想把这个事情搞好,并且持续地、啥都不计较地、傻傻地去推动,内心无愧,一时可能会有工作失误,一时可能会得罪人,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长远来看还是会得到公正的承认的.

感悟:傻人有傻福,千万不要自以为很聪明,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估计已经傻了。这次三元牛奶饱受好评,自认为和人家一直踏踏实实有很大的关系,别看三鹿、蒙牛和伊利咋呼的挺厉害,这不一下子将中国名牌称号都拿下去了吗。】

1. 但我事后的体会是,凡是自己在感觉严重受挑战、整天闹心痛苦的工作阶段,往往是自己能力和心态进步比较快的阶段,而有时候工作一切都已摆平、风平浪静,可以悠哉游哉的时候,半年过去,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毫无建树,其实内心深处更加焦虑和痛苦.我后来总结过很多管理工作的要点和戒律,也总结了一句话,叫做“成功人士就是经常成功地跟自己过不去的人士”.

感悟:如果想做点事,就要防止温水煮青蛙,如果要享受生活,打定了要这么去做,则千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2.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要有信心、要敢做,CISCO并不可怕.说老实话我们是一支很土八路的队伍,也不属于公司的研发体系,我们这支土八路的队伍,坐了2年冷板凳,磨啊磨啊,最终还真磨出来一个还不赖的东西.

感悟:其实很多貌似很大的公司里面都很乱,好像一拳就能击倒似的,所以如果专注一点使劲干,肯定会有成绩。从前很认为国外的媒体怎么怎么,接触的多了,发现其实人家也是干出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优化。意思就是说,如果咱们也踏实下来了,也会有机会在某个方面超越他们。】

3.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感悟:真理,吃亏是福,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

4. 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感悟:开怀容纳天地,越小气越不受人待见,越不受人待见,前行的路就越窄。】

5. 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

感悟:Just Do IT,但是绝对不是说计划没有用,不仅有用,而且是非常有用!!】

6. 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

感悟:中国企业和个人非常缺的一个东西,我们习惯于拍脑袋和拍屁股,拍脑袋是指没有规划地做事情,拍屁股是发现不对劲赶紧撤退,留下诸多残局。】

7. 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

感悟:买了一本孟岩推荐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就是“人生困难重重”。】

8. 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

感悟:片面地追求这或者那,只会让你在公司的脚步中迷失自己,所以强烈建议,无论何时都要尽量让你所做的事情为你的理想服务,“以我为中心”,这样会越干越有劲。】

9. 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感悟:相当重要,多读点小说和管理方面的书籍,对保持自己的热情很有好处。另外,表达能力其实和人文有不可分的关系,个人认为。】

10. 或者是被自己的兴趣所牵引,花大量时间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把很难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然后被迫仓促行事.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十年时间,我觉得成就应该大很多.

感悟:深有感触,很多时候一天下来,发现自己将时间花在所谓的自己的兴趣上,其实仔细分析开来,只是没有计划好自己的工作,或者想逃避困难的工作而已。人好像很喜欢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对困难的事情有天生的逃避感。】


《徐家骏:我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笔记

红字部分是我觉得更加重要的。

1、在不断地“烦”人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合作方法论”,有很多道道,不过最终总结起来,一句话简单说就是“如果你总是抱怨别人跟你不合作的时候,问题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2、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起了对过去的十年做个一个详细的总结.在一个象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炼,如果我能够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对将来一定大有益处.

3、这些年来有些人离开公司,写一些东西或书,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领导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处呢?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6万人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发展的背后,种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的内在逻辑又岂是局外人说得清楚?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己最高兴、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学到了什么?总得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4、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一、 “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我斗胆补一句:心宽,路更宽。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 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我们 IT 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 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看看专家的当初就这水平!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 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样的,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 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但是,学习绝对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比如说我在华为觉得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冬天,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份;华为在被CISCO起诉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应对,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这些,把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反而转化为成功的有利条件,对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对公司高层十分佩服.

四、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没有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都其实不容易,举个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会倾听,我想华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这一点,但实际做的如何呢?华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急于下结论给定义?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做到自然地引导对方表达?问问对方感受?确认自己明白对方?

五、要有方法、有套路,对问题系统思考、对解决方案有战略性的设计.在前几年的工作中,由于取得了一点成功,技术上也有了一点研究,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了,后来公司化重金请来了大批顾问,一开始对有些顾问还真不怎么感冒.后来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IT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逐渐理解了很多.西方公司职业化的专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有套路,甚至于如何开一个会都有很多套路,后来我对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兴趣,自己总结出了不少套路并给部门的骨 干培训和讨论.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爱恩斯坦说过: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六、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业务的境地,而看不到问题和危险.专家有过一个研究,雪崩发生时,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单个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简单,单个人在雪崩多发地会相当小心和警觉.但一个群体,群体越大,每个个体就会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断,但现实是不管群体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觉得在大的机构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七、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我曾经是个抱怨很多的愤青,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转变,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比如社会上很常见的是高级干部退下来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凉,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权位在手春风得意时不可一世、视他人如粪土造成的.

八、对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自己负责,成功者往往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大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个企业如何能够成功营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个体尽量发挥到最佳境界,企业也会战无不胜.

九、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十、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关注人,帮助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人.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作用,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但实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起码我来华为之前,对一个大企业中工作的人事关系开始还有点未知的恐惧,但实际上在这个集体中的感觉几乎人人都能开放、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谐.所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当然,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1)对事不对人,2)与人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

十一、开放和分享的态度,在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成长肯定会受阻.

十二、做好时间管理.在华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这些时间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产出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时间管理是我在华为工作当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体性的问题,工作缺乏计划,经常是面临不断的被打断;或者是不断去打断同事下属;或者是不断的会议、讨论,占去绝大部分的时间;或者是被自己的兴趣所牵引,花大量时间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把很难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然后被迫仓促行事.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十年时间,我觉得成就应该大很多.

在华为的十年,还有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是结识无数优秀的同事、朋友,他们给予我很多启发、给予我无私帮助,要感谢无数给予过我帮助、启发的人:

阅读(8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