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85450
  • 博文数量: 52
  • 博客积分: 2586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5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2-29 19: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2)

文章存档

2022年(1)

2019年(1)

2018年(1)

2013年(1)

2012年(1)

2011年(10)

2010年(16)

2009年(13)

2008年(6)

2007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3-21 14:07:14

 

  2009年10月18日05:24  

  本报记者马晓雪

  近日,网上一个题为“父母反对的恋爱该不该继续?”的贴子大热。

  发贴者称,自己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和大学男友相恋多年,但由于男友家在外省,毕业后也没能在该城市找到工作,所以父母特别反对二人的恋爱,不希望女儿今后两地分居,并以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威胁。而男友则埋怨她不能和家里决裂。发贴者很茫然“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这份感情?放不下这段感情但又怕多病的母亲被气出好歹,左右为难。”这个本不起眼的贴子以最快的速度被转贴,网友们热烈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方说法争论不休。感情第一:认为父母的视角跟不上时代

  未婚者多数支持“将爱进行到底”记者粗略浏览发现,该贴子的回复率很高。某网站贴吧管理员介绍:“一般这类感情求助的贴吧回复数首次不会超过10条,随后就很少有人关注了,一般约两三天就过气了,但这张贴子不一样,跟贴、回复都很多。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60多个。而且这个贴子被一遍遍复制,连续多天都是热贴,后来干脆就自动衍生出了一个有关的讨论区。”

  记者在该管理员的指点下,进入了该贴子的一QQ讨论群,在网上简短的采访了一些发表意见者。发现大家的观点在碰撞中形成了几个阵营,其中未婚者多数都支持要“继续爱下去”。

  网友“飞不动”:当然应该继续,只要你们感情好,就不应该放弃。

  “18岁的老太太”:我觉得爱情是最重要的,什么都不应该阻挡,反正我到现在还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要是遇到我肯定倾向于爱情。

  “买不起”:我的择偶标准第一条就是一定要是我爱的,如果我爱的人父母反对我想也不会放弃,有什么比感情重要的。父母他们总用老眼光、老标准,不准。

  “不差钱”则说:父母用他们那个年代的标准考量,他们很难理解现在的时代和我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所以价值不大。我建议你装作听进去了,免得生病,私底下继续交往。

  网友“幸福拍拍手”刚刚新婚,她用自己的故事表明立场:我父母也反对我和我男朋友交往,他多次和我父母谈都没用。没招,我才冲上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来干脆偷偷和他登了记。父母知道了虽然很生气,但对他的态度缓和了一些。我们现在刚刚结婚,今后怎么样还不知道,但现在还挺好,我觉得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

  有趣的是,记者浏览跟贴和回复发现,在争论中“恋爱、婚姻分别考虑”的看法得到了很多80后、90后的支持。这种被大家称为“两点论”的观点认为,如今的社会现实表明,恋爱、婚姻都不再那么单纯。离婚率的升高让婚姻以极其现实的姿态呈现,寻求真爱和情感契合的普遍追求又让大家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实,不妨尽情的恋爱不用考虑任何外在的影响,“过瘾”的爱一场。而面对婚姻的时候则要慎重和现实,多听取父母的意见,考虑的尽可能周全,免得今后后悔。当然这也就将“恋爱”和“婚姻”分割开来,与传统的恋爱就是为了结婚的观点相比这种观点显得格外新潮和另类。这种另类的“两点论”,得到了绝大多数30岁以下被采访者的支持。这个年龄段是目前面临恋爱、婚姻的主体,他们的意见很有代表性。老人见识:谈婚论嫁更要现实

  已婚者基本赞成

  “多听老人言”和未婚者的“坚持”一样,已婚者则基本上站在了对立阵营。他们认为恋爱关系到今后的婚姻,不能光凭感情,要现实一些。父母是过来人,有经历、有见识、有经验,而且了解自己的儿女,所以他们的建议很有价值,还是多听听为好。

  已经结婚3年的“秋风秋雨蚯蚓”:你正在热恋中,可能觉得老人的话听不进去。其实,有很多都很有价值。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是两个家庭的,还有很多客观条件都特别重要,这可不是感情好就能解决的。

  已婚者“mikye”:父母在看人这一点上还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见识的人多,从很多细节上就可以判断一个人。人品如何?有没有责任心?家庭背景?这些多听听父母的没错。

  结婚8年的“优优”特别感慨:谈恋爱的时候父母的话就是不往心里去,现在才发现很多都说的特别准。我老公家里是农村的,我父母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当时他们就说这种家庭背景生活在一起会有问题。我当时还觉得他们特别“嫌贫爱富”,坚持结了婚。婚后才发现父母说的一点没错,不但很多生活习惯不一样,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经常闹别扭。

  结婚快15年的“海军衫”:婚姻是现实的,父母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从现实考虑,所以很有参考价值。他们是你生命中最亲的人,他们肯定不会害你,相反都是百分百的为你好。他们的很多看法你现在可能理解不了,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多么明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避免弯路:父母要会“发表”意见

  专家认为家长要学会

  只“参谋”不“参与”恋爱、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课题,从来不能用简单的某一种看法作为标准答案。应该说,无论是上面的哪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省婚姻研究部门的专家指出:从最初的包办婚姻到婚姻自由,我们的婚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既有客观法律的规定也有社会因素的渗入和影响。几十年前,社会还十分不开放,我们呼吁“反对包办婚姻,要恋爱、婚姻自由”。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自由度、宽容度极高的较为开放的社会,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讨论父母反对儿女婚姻的问题,这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退步”而是“进步”。这意味着大家对恋爱、婚姻更审慎,对目前的婚姻现状更关注,对婚姻的质量要求更高。所谓“父母反对的婚姻该不该继续?”其实就是“社会现实条件下的婚姻特点”的反思。这对每个人经营自己的婚姻都很有意义。

  从心理学上分析,一个人的恋爱、婚姻往往与自己父母的婚姻有很大的关系,儿女从父母身上学习爱的课程,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少“重蹈覆辙”现象。而且,从个人的心理发育阶段来看,进入恋爱、婚姻阶段的年轻人往往有极强的叛逆心理和分离心理,他们通过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完成与父母心理上的进一步分离。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横加干涉,无论原因如何,大多数都会换来更强烈的对立,甚至加速这段亲密关系。事实上,无论家长们多么英明神武、先知先觉,很多孩子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走上家长们早就指出的“弯路”,这是因为很多感受、经验、体会不通过亲身体验是不可能被印证和肯定的。

  为此,一些婚姻咨询师给家长们支招:要学会只“参谋”不“参与”。发表意见的时候要尽可能平和、轻松甚至轻描淡写,切不可大喊大叫甚至动粗,这样不容易引起对方的逆反。另外,学会适可而止,不唠叨。可以选择一次认真的谈话,或者多次简短的聊天,有什么看法尽可能一次表达清楚,不要没完没了、絮絮叨叨,反而没有什么说服力。再次,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但不要亲自操刀帮忙解决,甚至参与到儿女的婚姻中,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阅读(93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