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4137
  • 博文数量: 152
  • 博客积分: 188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30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7-13 16: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2)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7)

2011年(19)

2010年(109)

2009年(6)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1-07 21:05:20

光盘教学的几点尝试

 实施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学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我校领到了电视机、DVD播放器和一套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光盘,为充分发挥设备的教学功能和效益,这一年我逐步尝试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进行授课和辅导,充分发挥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我受益匪浅,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我特别注重通过教学光盘攻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以下是我在使用教学光盘突破教学难点过程中的一点认识,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勉。

刚开始,我认为这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教学光盘,也是小班教学,和我们农村小学学生的情况相近,就让它代替教师讲课,自己负责在旁边按开始和结束就可以。几次下来,发现学生观看时饶有兴趣,但俨然成了一名“事不关己”的“看客”,掌握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扎实了。不久,有些家长也有了意见,认为这个教师上课只会给孩子看电视,不会教书的。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开始进行学习和反思,明白了:原来,我错误地估计了教学光盘的威力。虽然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模仿的对象等作用可全部或部分由教学光盘和光盘背后的教育专家来完成,但是在课堂中不能让机器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唯一主角,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控光盘的播放方式、播放时机和播放次数,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实践,我认为使用教学光盘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应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运用光盘备课,明确教学难点。

数学教学难点的产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一般来说,实现同化比较容易,实现顺应则比较困难。因为改造认知结构都比较困难,认知结构本身也有一种定势,定势的消极作用,阻碍认知的飞跃,从而造成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即形成教学难点。根据该理论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学习中凡是需要通过顺应而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就是教学难点。但在显示操作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定位具体每个班级、每位学生、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光盘教学的对象不同,所确定的教学难点也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等情况而定,不能把光盘当录象来看。教师应在课前多看看光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对学生的分析,科学设计教案,做好动静搭配、时间安排的设计。依照以上理论,利用光盘教学前,我的备课一般做到以下几点(以9的乘法口诀为例):

(1)仔细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任教班级学生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口诀的意义,记熟9 的乘法口诀。

(2)认真观看光盘,了解光盘中的设计过程及知识的呈现方式。明确教学难点,观看教学光盘,了解教学光盘中设计的教学程序,分析呈现形式。

该课时教学光盘中的教学程序有以下5 部分。

1、复习和引入(背诵1-8 的乘法口诀)

2、多媒体演示口诀产生的过程(通过龙舟等多媒体的例子,展示9 的倍数的计数方法)

3、编口诀(教师和同学一起说出9 的口诀)

4、巩固练习(作教材中的练习)

5、总结

(3)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取好光盘中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条件,确定该课时的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和处理重点难点的方法。课堂教学分为复习及导入、讲授、背诵、完成课堂练习和总结5 个步骤。教师讲解口诀的意义,学生通过反复背诵来记熟9 的乘法口诀。解决教学重点地方法是讲解。克服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反复应用。

(4)针对不同内容,确定不同的观看方式。

A、简单浏览—适用于背景材料介绍;

B、仔细审视—适用于观看问题情景;

C、反复观看—适用于重难点的操作演示;

D、同步模仿—适用于用角色扮演呈现的内容,可边看边做。

E、人机互动—适合于当光盘中的教师向电视机前的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时,要求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出必要的回应时的内容。(利用遥控器于提问题处暂停)

(5)确定好整节课中光盘播放、暂停、快进的时机。

(6)认真写好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对照教学光盘中的教学设计整理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进一步体会教学光盘中处理教学难点的方式方法,理解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步骤和效果。

(7)模拟上课自己操作几回光盘。课前有了教学设计后,教师要学生预计学习障碍,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教学光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预计学生不会出现难以克服的学习障碍,模拟上课自己多操作光盘,以达到熟练为止。

二、运用光盘上课,突破教学难点。

在利用光盘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光盘从头到尾播放一遍,让学生静静地在看,这种方式就像看电影,学生只是一个观众,没有思考、合作,没有交流展示。实际上也抹杀了我们教师自己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效益更是无从谈起。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采用光盘化静为动,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数量关系,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新知识和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如: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处理第75页的主题图“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时,采用光盘教学中的动画演示:湖里原有4只天鹅正在戏水,又飞来了3只,”按下暂停键,让学生体会一下过程,在按下播放键,“过了一会儿,有2只飞走了。”看完动画,让学生先把观察到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再用算式表示天鹅只数的变化情形,然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避免了学生对静态图片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不统一的意见。

又如:一次光盘教学观摩课中,一位教师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如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光盘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光盘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光盘设计在尊重教材编排意图的同时,活化了教材的内容。它呈现给学生的是真实的、动态的情境,清楚地展示了知识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列式;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则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能使他们真正理解算式表达的含义。这样,有效地突破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这一教学难点。

 三、运用光盘反思,难点教学成效。

对教师而言,对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选用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三思而后行”。教师应自觉在课前观看光盘反思:用光盘教学是否适合本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也就是充分考虑对教学难点策略运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发展性。因此在每节课后,教师都应该在课后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思考本节课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在利用教学光盘进行教学的开始阶段特别要思考引入教学光盘后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和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段时间后要把成功的地方联系起来,看看有没有规律的东西可以总结,尽量把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变成将来可以遵循的规律。

如果在每节课后都进行认真评价和反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写心得是一个好方法,不妨建立一个新的笔记本,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写出来,比如,今天如何通过一个方法,使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有了学习兴趣。这次利用光盘停/放的效果非常好……,等等,不要长篇大论,只要真实地记录。过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能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对突破过程持一种谨慎的批判态度,该暂停、快进、重复能及时控制,以实现突破策略的最优化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要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法,启发学生动脑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前,许多多媒体教学光盘之所以不是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主要的原因就是视频、影像和动画情景资料太少,简单的文字、图片、声音只是起了一个黑板搬家的作用,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提高,意义不大。而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国的电化教育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

所以,真诚希望农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勤用光盘,活用光盘,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凸显这个“远道而来的朋友”所带来的作用。

阅读(3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