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20773
  • 博文数量: 378
  • 博客积分: 1005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00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23 21:4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78)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0年(40)

2009年(102)

2008年(177)

2007年(5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1-25 14:32:31

星期天,一家人去看《孔子》,从电影院出来就去M记开茶水会,相公发起一个议题:你们最喜欢孔子那一个弟子?
 
还未够十岁的女儿喜欢师哥颜回,死得那得浪漫... ...相公绉一下眉!
十八岁的儿子心神早溜回家中,挂到网上与女友聊天,在桌子上跟老爸支吾以对。
娘子的心思也跑得好远,已经落在另一议题上:
 
究竟这部电影是如何定义南子这个人?
 
南子(周迅),这位卫灵公的夫人,在戏中的份量其实不比孔子任何一个学生轻,甚至更醒目,不过,有几人不是只从「色」处著眼,又有几人能不因「德」之困而不安。
 
片中有两句对白、一个镜头,十分深刻!
 
孔子说:... ...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 好德 如好色 的人。
 
南子说:后世人也许能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领略到孔子在痛苦中悟出的境界。
 
最震撼的是:两人最后互相跪拜的场面,两人所作的是五体投地的跪拜,记忆中孔子甚至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君行过这么大的礼,而镜头把二人放在平行的位置上,这... ...正在表达什么?
 
如此 好德 如好色 的 人
 
南子(周迅),卫灵公的夫人,网上很多人把「子见南子」这幕戏定义为南子色诱孔子,若是如此,该不至归结于一个五体投地的相拜礼。我猜想以南子的背景,实在也不必要孔子去满足她的色欲,其实她在见面中,以情和色向孔子提问,将孔子思想生成的一套理论和自然本性之间矛盾相提到关口上,未有这部电影前,听过很多相关的讨论,这里不多说了,因为这幕戏最关键处,也不在批判两种思想的是非,最关键在那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 好德 如好色 的人。
 
这句话脱胎自《论语》卫灵公十五篇,原话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也不是出自「子见南子」这场合,一向的解释是带眨意的,用到这幕戏里就被换了骨。孔子眼有泪光一脸感动,是真的动情,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再精确点的说法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出于自然本性)的人。」有什么分别呢?
 
孔子一生不是没有知遇之恩,但王孙公子用他,因为想治国平天下,平民用他,想要更好的生活,这也不坏,问题是这种带目的使用,当理想一但与现实有冲突时,他就会轻易被放弃,而最难过的是被利用在与本意相背的事情上,他一直坚持的却在世生颠颇,他说南子好德如好色,并不是指南子好色,是对南子那种出于本性而不为了任何目的好德,一时间太有感触了,动情,也不是为色而动情,南子还给孔子的话是:「后世人也许能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领略到孔子在痛苦中悟出的境界。」最后止于一个五体投地的拜礼。
 
这幕戏,把 好德 和 好色 放在平行的位置上,可能是说孔子的本意并非要压制人的本性,好德和好色本是一样,但同有被误用的可能,如影片末段,孔子说:「后人认识我因为这本书;误解我也因为这本书。」
 
所以戏中这个南子也不是真实历史中的南子,她其实是人们自然本性的象征,难怪她出场那一段,赤足在草地上奔跑,躲在马厩中看书... ...拍得那么美。她的死,可能是戏中死得最安好的,一副「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样子。在那个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的乱世里,结果可能都一样,境界却各有不同!
 
后来才知道,导演是个女的,怪不得!
 
 
 
 
 
阅读(15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