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2005)
分类:
2008-08-11 12:11:00
問:Beacon Interval (20 - 1000)、DTIM (1 - 255) 、Fragment Length (256 - 2346)
、RTS Length (256 - 2346) 這是什麼意思
還有調整它對無線網路有什麼影響?
一 .Beacon Interval (信標間隔)
一般無線網卡都是做所謂的被動式掃描(passive scanning)
當你開啟os下的無線網路管理程式 或是xp內建管理程式
無線網路卡其實都在從ISM 頻道一直輪番掃描
等待掃到 無線基地台的beacon 訊框 才會顯示一行行顯示現在這區域有哪些SSID
.而基地台的Beacon 傳送頻繁frame 會比較佔用無線頻寬資源
Beacon Interval間隔調高 有助於無線網路效能 client 端省電
Beacon Interval間隔調低 可以加快wireless client 連結上去速度
在漫遊環境和一些wireless client 連線
變動比較大場合(public spot)
Client 端屬於移動狀態 適用於beacon調低
Beacon 單位通常以微秒 millsecond 為單位( 1/1000 秒)
一般預設值為100
二.DTIM=Delivery 或Traffic idnication Map
要討論DTIM 之前 要先講解TIM .. TIM= Traffic idnication Map
當初設計無線網路 就有想到行動裝置是要考慮到省電打算
省電原理很奧妙,進入省電模式時,Ap 會幫 wireless clinet 暫存frame .
然後wireless client 會睡著 .利用時間已經跟基地台同步了.會很精準的
"醒來" ,醒來同步去收beacon frame .醒來不是要立刻接收buffer frame.而是如果檢
查到Beacon frame 裡面有含TIM 參數有指示 基地台喊話說
"wireless client 請注意 我有暫存資料要丟給你了"
wireless client 端就要全然"清醒"發出PS-POLL frame 給基地台說
我全然清醒了 快點把你buffer frame 丟給我...
OK.這是用於單點傳輸.DTIM則適用於多點,發出後會丟出廣播訊框,是有著間隔次數.
DTIM=Delivery 或Traffic idnication Map
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ap 所定義的dtim 是指間隔多少becaon 才含dtim訊框
DTIM 高=因為wireless client 睡覺時間比較長一點 比較省電 缺點在於
效能 ( latency throughput )可能變差
DTIM低 =提升效能,降低基地台buffer frame負擔,對wireless clinet 比較不省電
RTS threshold(RTS界限)
RTS /CTS功用跟一般有線網路的CSMA/CA 載波偵測
假設今天有二個wireless client 同時跟一個基地台做資料傳輸.二個wireless client
之間又有距離無法知道對方也在搶著講話,這時候會產生碰撞狀況.
因為大封包比較會有碰撞可能 所以基地台和wireless client 可以設定多少大小frame ,
才使用rts/cts功能
1.rts/cts 如非必要 不要用 會影響到效能 .因為wlan frame 最大2304+8 wep byte=
2312 所以訂2312 -到2346等於是"不啟用 "RTS/ CTS
2.用到狀況是 wireless client 端很散亂分布..rf頻譜干擾嚴重
3.RTS Length (RTS Threshold)
RTS 高(2312 -到2346)=不啟動 用於無干擾網路狀態下 ,client 單純
RTS 低 =client 之間距離長,client 處於運動模式.rf 干擾大.
其實在一般個人,soho 應用環境 這些細部影響可能感覺不出來.
但是在於找出問題 增加throughput, latency,隱藏點 有不少幫助.
An STA can be in Active mode (AM) or Power-Save mode (PS).
In PS mode, the STA will enable its receiver in every aListen_Interval period.
The AP should be informed of the STA’s entering PS mode, in which case all arriving frames will be buffered.
The AP will encode in each Beacon a TIM:
TIM = Traffic-Indication-Map (indicating the STA which has buffered frames)
DTIM = Delivery TIM (indicating a broadcast msg., which will be sent immediately after the DTIM without receiving PS-poll)
PS模式下的数据收发
工作在PS 模式下的STA 一般会尽量保持在Doze 状态,只在必要的
时候转换到Awake 状态。在Doze 状态的STA 无法侦听信道,这导致PS
模式下STA 收发数据的方式跟Active 模式下有所不同,特别是接收数据
的方式大相径庭。
发向PS 模式的STA 的数据会在AP 处缓存,在AP 周期性地广播的
Beacon 帧中包含一个数据指示表TIM(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 指
明当前所有有数据在AP 处缓存的STA。处在Doze 状态的STA 并不知道
何时有数据被缓存,因此STA 必须周期性的接收来自AP 的Beacon 以确
定本身是否有数据被缓存。AP 广播Beacon 的周期为Beacon-Interval,STA
接收Beacon 的周期为Listen-Interval,STA 可以自由选择Beacon-Interval
的整数倍作为自己的Listen-Interval。STA 每隔Listen-Interval 接收Beacon
并解码其中的TIM,如果TIM 指示没有数据缓存,STA 就可以立刻转入
Doze 状态,如果TIM 指示其有数据缓存,STA 就要向AP 发一个竞选控
制包Poll,AP 在收到Poll 后就可以向该Poll 的源STA 发送一个为它缓存
的数据包(如图4-2)。如果有多个处于PS 模式的STA 在收到同一个Beacon
之后都要接收数据,那么这些STA 发送Poll 的机制同发送数据一样,也
遵循CSMA/CA。Poll 的机制使得STA 在接收数据方面同发送数据一样具
备
在有STA 处在PS 模式的WLAN 里,除了发向特定PS 模式STA 的
单播(Unicast)数据包外,那些广播(Broadcast)和组播(Multicast)数
据包某些时候也需要在AP 缓存。AP 每隔DTIM-Interval 时间在Beacon
震中包含DTIM(Delivery TIM)指示信息,以指示其后有广播或组播数
据发送。那些希望接收广播和组播数据的STA 则要每隔DTIM-Interval 转
为Awake 接收Beacon,并在有广播或组播数据时接收(如图4-中第3 行
所示),而那些对能量消耗极敏感的STA 可以选择不接收DTIM(如图
4-中第4 行所示)。
无论TIM 还是DTIM 都只能指示一个数据包被STA 接收,而不能标明
每个STA 有几个包被AP 缓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P 在向STA 发送数
据包时用帧头控制比特More-Data 标明是否仍有数据缓存在AP 处。处于
PS 模式的STA 在接收数据时根据More-Data 比特决定是否继续保持
Awake;若More-Data=0,则STA 立刻可以转入Doze,若More-Data=1,
则STA 则要继续保持Awake,竞争发送Poll 或接收其余的广播(或组播)
包,直到收到下一个Beacon 为止。STA 从PS 模式转换到Active 模式,
AP 将尽快将为其缓存的数据包发送给该STA。综上,缓存、竞争收包的
机制可以使处于PS 模式的STA 不会丢失数据包。
PS 模式下的STA 在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同Active 模式下没有区别,只
是在需要发送之前转为Awake 状态,发送成功后随时可以转为Doze 状态。
但是由于虚载波侦听机制(参见2.1 节)的要求,STA 在发送前必须确定
其他STA 不在发送数据,而刚从Doze 状态转化到Awake 状态的STA 因
为过去一段时间没有侦听信道中的MAC 帧,其NAV 不准确,因此,在发
送数据前,STA 必须侦听信道,等到收到发自其他STA 的MAC 帧,正确
设置了自己的NAV 之后,才可以开始采用正常的CSMA/CA 机制发送数
据。当然如果刚Awake 的STA 侦听了足够长时间后仍没有收到任何MAC
帧,也可以开始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