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强调下面这一段:
1.IEEE802.11 MAC协议的DCF、PCF访问
控制策略IEEE802.11
MAC协议[1]定义了两种操作,在信道争用期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与非信道争用期的点协调功能(PCF)。
其中,DCF是必备的功能,而PCF由各WLAN设备硬件厂家来决定是否实现。
DCF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媒体访问方式,
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先听再说”(如图1所示)。节点(STA)在发送数据前要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准备发送MAC业务数据单元(MSDU)。
如果2个STA同时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开始发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为此,802.11定义了冲突避免(CA)机制来降低发生冲突的概率。为
解决CSMA方式引起的“隐藏节点”问题,802.11定义了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机制。在传送数据帧以前STA先发送一个短RTS帧,
接收方接收到RTS后立即发送一个CTS帧,RTS和CTS帧中都包含了下一个数据帧的长度信息。因此STA附近的其他STA及接收数据的STA附近的“
隐藏节点”通过设置网络分配向量(NAV)定时器,在NAV规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以避免数据冲突。RTS/CTS和NAV机制可以有效保护长数据帧免受
“隐藏节点”的碰撞。
上述DCF操作中,由于各STA在发送数据前需要对信道进行争用,因此DCF无法对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QoS保障。因此,802.11协议定义了点协调功
能(PCF)来保证STA以一定的优先权接入到无线信道中,如图2所示。STA的优先权由点协调器(PC)来协调。PCF发起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间隔称为
PIFS,
PIFS介于SIFS和DIFS之间,
因而PCF比DCF的优先级高。PCF的传输时间被
划分为重复的周期,即交替出现的竞争周期(CP)和非竞争周期(CFP)。CP和随后的CFP一起组成超帧。在CFP阶段采用PCF机制接入无线信道,在
CP阶段则使用DCF机制传输数据。超帧由信标帧(Beacon)开始。信标帧是一种管理帧,它维持STA内本地定时器的同步,并负责传送协议相关的参
数。PC周期性的产生信标帧,下一个信标帧到来的时间被称为目标信标帧传输时间(TBTT),每个信标帧中都携带该信息。每个STA被PC轮询后发送数
据,因而不会发生冲突。PC通过发送CF-Poll帧轮询有数据要发送的STA,STA接收到轮询帧以后给出确认。若PC在等待了一个PIFS的时间后没
有收到STA的响应,可以继续轮询其他的STA,一直到CFP的结束。PC通过发送一个特殊的控制帧CF-End来指示CFP的结束。
看到蓝色的部分,有如下结论:也许我们的项目可以通过分布式算法去分配不同的信道来尽量避免冲突,从而扩充容量。
需要查找一下iwconfig里是否有相应的设置。
阅读(208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