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7793
  • 博文数量: 46
  • 博客积分: 1458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4-03 01: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6)

文章存档

2018年(39)

2012年(2)

2011年(1)

2009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8-03-29 08:46:17

 
 
  筆者在早前寫的一篇論文「本土傳統大眾音樂文化的晚霞──粵語電影原創歌曲(1961-1969)淺探」的上篇第二節裡,提到1950~60年代的香港早期粵語流行曲裡,存在「傳俗不傳雅」的現象(參見六十年代香港電影原創歌曲研究(4))。這個現象,一直受到人們忽視,而筆者覺得,在早期粵語流行曲歷史裡,它是極重要的,所以近月來總是停不了地就這個現象苦苦思索。
 
  水準之粗糙低俗,實在已是在社會標準之下見黃霑所撰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第三章A節的結尾處),連黃霑都要給早期粵語流行曲落井下石,香港早期的粵語流行曲真是含冤莫白!那時不是沒有雅的東西,可就是傳不開去啊!簡直是被人們當是透明的!
 
  之前,筆者曾初步嘗試解釋「傳俗不傳雅」的原因:

  當時社會至少有A和B兩個大階層,粵語歌曲的優雅作品在A階層並不大獲欣賞,但也沒有途徑讓A階層以外的其他階層得悉傳揚。A階層最喜歡也最接受的是「水準之粗糙低俗,實在已是在社會標準之下」的作品。另一B階層,愛聽的當是英文歌、國語歌甚至是王心帆粵曲唐滌生粵劇等優雅之作,他們沒有渠道知道粵語歌曲裡有優雅作品,而即使偶爾碰上,也看不上眼,上不了心!B階層不斷以所知的在A階層最盛行的「低俗」粵語歌來以偏概全,以最簡化的描述替代複雜的實際情況指摘粵語歌「低俗」,一般人經B階層這些論調反覆洗腦,便感到當時「所有」的粵語歌都是「低俗」的……

  《飛哥跌落坑渠》,應是A階層最喜歡也最接受的作品之典型……變為B階層樂以用於說明粵語歌「低俗」的例子,而且百用不厭,甚至變成B階層少數記得起的例子。於是,《飛哥跌落坑渠》在A、B兩大階層俱流傳彌久而不衰……

 

這個解釋,自然是粗糙的。它大有可以改進和深化的餘地。

 

  為了清楚,我們還得從五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大眾音樂文化的環境說起,那個時候,霸主是粵劇、粵曲,是香港八、九成人口的日常娛樂,即使是電影,也難逃它的「魔掌」(可參閱那時,紅伶就是電影紅星!(修訂版));國語時代曲也很有地位,因為從北方南來的商賈與文化人俱用它們作為懷鄉之資,而聽國語時代曲亦是有錢有地位有文化的象徵;英語流行曲是時在香港亦漸佔一個重要角色,它是殖民宗主國的「潮」文化,「番書仔」當時香港有很多以英語為日常教學語言的學校,人們把這些學校的學生稱為「番書仔」都無不趨之若鶩,說英語的華人是「高級」華人,聽唱英文歌的也有類同的感覺。

 

  就在這三座大山的欺壓下,早期粵語流行曲艱難地尋找生長的空間。

 

  讀者不要以為,粵語流行曲跟粵劇、粵曲是一脈相承的,後者又怎會「欺壓」前者呢?其實不然,當時的粵劇、粵曲以唱梆黃為正宗,小曲一個常常與粵語流行曲攪拌在一起而難分難解的概念,「小曲」原意是指那些常給填上詞用到粵劇、粵曲去的現成曲調只是末流,一百個紅伶有九十八個都不屑於灌唱,而一般粵劇、粵曲迷,感到粵語流行曲也就是「小曲」罷了,不會多加注意和區分。

 

  現在回看上文對「傳俗不傳雅」的初步解釋,提到當時社會有A和B兩個大階層:

 

                A階層 ──   最喜歡「低俗」之作,

                                        對粵語歌曲的優雅作品,雖不至於抗拒,接受的並不多。

 

                B階層──    沒有渠道知道粵語歌曲裡有優雅的作品,

                                        偶爾碰上,也看不上眼,上不了心。

                                        討厭低俗,不斷以所知的在A階層最盛行的「低俗」粵語歌來以偏概全,

                                        以最簡化的描述替代複雜的實際情況指摘粵語歌「低俗」。

                                        當然,他們也不會有誰會耐心去了解和研究粵語歌的實際情況。

 

 

  由這A、B兩大階層,筆者聯想到內地人和香港人也是兩大階層,為甚麼電影《南京!南京!》在國內票房過億,在香港卻只有120萬的票房?又如《集結號》,在國內有頗大的反響,在香港,卻幾乎是全無反應。只緣這兩大階層,口味各異,某個階層的人看得爽的在另一個階層全不共鳴!回說那A、B階層,仔細審視一下,A階層的人應以草根階層為主,B階層則當以中、上階層為主,當中尤其不可忽視的是,B階層裡有無數的知識分子或南來文人,他們是傳媒話語權的掌控者,粵語歌曲粗俗不粗俗、有沒有優雅作品,唯有B階層的這些知識分子或南來文人說了算。

 

  現實是,傳媒以至學術評論向來都異口同聲的像黃霑後來那般說:五、六十年代粵語歌水準之粗糙低俗,實在已是在社會標準之下」,從五十年代至今天,從未變過。這絕對是因為知識分子或南來文人「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心想見的就會見到,心不想見的放到眼前也見不到),並且「薪火相傳」地使用草根階層所沒有的傳媒話語權不斷強化這個說法,使人們普遍形成一種刻板印象 ──早期粵語歌?粗!俗! ──而從來不會再深究

 

  「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是成見的一種,而它的形成,簡而言之還不是口味口味者,一個人緣於成長的文化背景及所受的社會建構而形成的審美傾向問題!且重溫一下筆者之前在「本土傳統大眾音樂文化的晚霞──粵語電影原創歌曲(1961-1969)淺探」裡所舉的其中兩個「傳俗不傳雅」的例子:

 

  ◆曾寫出過很多著名的國語時代曲的音樂人李厚襄,在1950年代後期邵氏開拍粵語片時期,曾寫了很多粵語電影插曲,其中流傳最廣的是讓人覺得有點「低俗」的《榴槤飄香》。

 

  顧嘉煇在1960年代後期所寫的四部粵語片的國語歌曲,雖錄了唱片,卻全數沒能好好的流傳開去!羅文唱都不管用啊!此外,有「煇」就有「黃」,黃霑為《青春玫瑰》所寫的幾首優雅之作,命運同樣是縱使錄了唱片還是傳不開去。

 

  像李厚襄、黃霑寫的粵語電影原創歌曲以至顧嘉煇寫的粵語片裡的原創國語歌,真是最能說明問題。李厚襄寫的國語時代曲著名的真不少,但他替邵氏粵語片部製作的幾部粵語電影所寫的插曲,看得出都是用心寫的,但似乎僅有一首《榴槤飄香》能流行起來,而筆者曾以為不是他寫的,因為很懷疑:他怎會寫這種「低俗」的調子?(不自覺的被刻板印象牽着走了,《榴槤飄香》算是低俗嗎?)

 

  基於口味,雖然那些粵語片是邵氏出品,相信當時的B階層真是沒幾個會去看。同樣,1960年代後期,電影公司拍粵語片而找來顧嘉煇寫國語插曲,目的也許是想讓觀眾感到影片「高檔」一點,結果只是使慣看粵語片的A階層觀眾感到隔閡,而B階層仍然是沒幾個去看的,於是,在傳媒上誰會提到顧嘉煇這批作品呢?「雅」,是沒法傳,只有「俗」在不斷地傳,兩個階層都在傳,一個階層是為了愉悅而傳,一個階層是為了批評指摘而傳。至於當時的一般年青人,受光環效應的影響,很自然就會投向英文歌和國語歌,尤其當見到粵語歌唱片的製作總是因陋就簡(這是另一個怪圈:不賣錢→乏人投資乏資金→製作因陋就簡→不賣錢),調頭走的就更多。

 

  故此到了今天,當我們都被緊緊地錨定了,慣於開口閉口指摘早期粵語流行曲:粗!俗!的時候,何妨多花點心力,轉念想想:那時搞粵語流行曲的人士何嘗沒想過搞精緻和優雅的……但根本沒有幾個人會留意,根本沒有出路,就等於現在要在香港推廣七月初七中國情人節,那是「嘥心機捱眼睏」(徒費心血而無功)!可重要的是,當年的人並沒有因為「嘥心機捱眼睏」而放棄,是後人很少機會見得到這些心血罷了。

 

  其實,認為早期粵語流行曲:粗!俗!的惡性循環到今天都沒有停止過,像現在電視上一旦有一個懷舊環節,要唱些早期粵語流行曲,歌手選唱的還不是那些粗俗的《海上風光》、《扮靚仔》、《行快D啦》?他們會唱黃霑為陳寶珠寫的《青春玫瑰》電影主題曲《不褪色的玫瑰》嗎?這刻板印象,不斷被傳媒複述着,彷彿永遠不會有得到一點公正些的說法的時候。

 

  五、六十年代有不少原創的粵語電影歌曲風格近粵曲而不類流行曲,這種作品,實屬優雅之作,比如電影《紅菱血》裡的插曲《銀塘吐艷》(後名《荷花香》),電影《蘇小小》裡的插曲《滿江紅》(後來有徐小明重新灌唱)就屬這一類,只是,即使在當時,很多人都不認為這些是流行曲。因此,早期粵語流行曲傳俗不傳雅,也包括不傳這一種類的雅。然而,上述兩首歌曲都是當時粵語大眾音樂文化裡的佳作,至於被某些人視為「老土」、「落伍」,則不過是一種文化偏見。就如上文提到的中國的七月初七之相對於洋人的214受某些文化偏見的影響使我們都轉為擁抱後者而遠離前者。又好比說,當國語時代曲的著名歌星張露以國語唱起《荷花香》,感覺似乎就會很不同(參見唐滌生王粵生合譜誇界妙韻)。文化沒有先進落後高級低級之分,只有當它牽涉及身份的認同與建構(比如是否以接觸這種文化為榮),涉及社會階級(比如是販夫走卒的玩意還是達官貴人的玩意),才會產生這些區別與感覺。說句題外話,許多產生於七十年代後期的「小調」風格歌曲諸如《鮮花滿月樓》、《世事如棋》、《換到千般恨》,而今同樣被視為「老土」、「落伍」,甚至被認為香港樂壇上就不應再有這種風格的新作出現,這同樣是與階級及身份有關的文化偏見吧!為甚麼搖滾、爵士、外國民謠風格的歌曲可以歷久常新、永遠高檔、永遠可以有新作,咱家的「小調」風格歌曲就是不成?是因為下述的聯想邏輯(它是怎樣的灌輸進我們的腦裡的?)?

 

                小調→昔日中國→楚楚可憐的歌女→落後

                搖滾→現代西方→充滿反叛的青年→進步

 

  總括而言:忘記歷史向來都是危險的,早期粵語流行曲傳俗不傳雅的一段畸形歷史,背後所隱藏的是文化欺壓、階級角力、話語操控。不過,本文這樣着力要為早期粵語流行曲伸冤,澄清當時並非沒有優雅之作,只是傳俗不傳雅而已,但這卻不表示筆者認為優雅之作必然會比俚俗之作優秀,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命題,後者也就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爭。事實上,俚俗之作也常常很有文化價值和欣賞價值,莫要忘記幾千年前《詩經》裡很多作品都是俚俗之作!

 

 

 

 

 

延伸閱讀:

試從創作掌控權看昔日的粵語歌

 
 
 
 
 
 
 
 
 
 
 
 
阅读(53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