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22403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8-17 22:49:13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说出一二。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却没有一个标准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答案。比如说,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勒认为: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

法约尔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西蒙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

马克斯·韦伯的定义:管理就是协调活动。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管理学派的研究重点与特色。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我认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应是:安人(即使人安宁)。

安人,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既要使员工安宁,还要使顾客安宁,更要使股东、管理者、社会安宁。安人,既包括使员工收入稳定,安居乐业,又包括使员工安心工 作,以厂为家,以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安人,不仅使员工身体舒泰,更要使员工心灵成长,有较高的精神修养。可见,安人包括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为什么要以“安人”做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呢?

我们知道,管理包括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既有资金、土地、劳动力等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要素,又有技术、制度、管理才能、知识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资源。作为企 业的管理者,每天面对的管理对象是极其庞杂的,管理事务是极其繁多的。但绝大多数管理者从实践中渐渐体会到:虽然企业内部的管理资源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资 源都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资源都要经过“人”来配置、控制、运作、使用。而“人”使用这些资源的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人” 服务的。当所有资源的运用最终使“人”感到很安心,很安泰,很安宁的时候,管理的最终目的就算达到了。

我们将社会上几个常见的管理目标与“安人”的目标作一比较。

1:一般都说: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赚钱,提高经济效益,或曰:利润最大化。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当一家企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使利润为同行业最高时,意味着在该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得到了最佳配置。资源没有浪费,这当然是好 事。但我们进一步探讨会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即使利润率再高,资源配置效果再好,也只说明物质产品、物质文明的生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无 论对于顾客还是对于企业员工,精神文明的生产是否也同时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恐怕未必。而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常识:人的需求既有物质层面的,更有精 神层面。可见,片面强调利润率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只能导致资源配置在物质方面的改善,无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从而无助于人类幸福感的提高。

第二个问题是:即使该企业利润很高,顾客和企业员工也未必很满意。如果该企业的高额利润不是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含量等途径获得的,相反,是 通过各种形式的垄断所致,恐怕顾客和社会是不会欣赏你的高利润的。同样,企业利润高,但内部分配不公平,或者公司内部环境不佳,使员工感到不利于个人的成 长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员工高薪高福利,大家同样怨声载道,离心离德,绝不会说拿到高薪就万事大吉了。

可见,利润不应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起码它不应是唯一的目标。

2:以提高绩效为企业管理的目标。

“绩效”的概念比“利润”的概念要宽广一些。除了增加利润以外,企业还要努力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注重环保、提高办公效率等。无可否认,提高绩效既可以 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又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更有助于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我们也发现,一味地强调提高效率,以效率作为所有行为的衡量标准,有时 会产生本末倒置的影响,即:以事为主,以人为辅。每个人的所有活动都要去配合事情的进展,每个人都要被动地、有时是疲于奔命地去迎合事件的进度,这样一 来,人很容易被看作是企业这部“大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人类提高做事效率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结果却使人成为效率的奴隶!岂非本末倒置! 我们看西方社会,犹其是美国,社会效率非常高,但绝大多数人终日忙忙碌碌,甚至连停下来享受一下工作成果的时间都没有。提高绩效本身是为了人类更加幸福, 结果却使人更加紧张、匆忙,并没有增加人类的幸福感。

可见,以提高绩效作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十分合适。

3:以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目的。

知识经济年代,企业的经营之道是适变、应变。从管理思想上来看,企业要加强内部修炼,树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主动适应日益频繁的市场变化;从组织结构 上来看,要将传统的垂直型组织改变为扁平型组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要从权威型、命令型改为合作型、服务型。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变只是手段,不是目 的。创新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绝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另一方面,所有的创新活动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包括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组织变革风险等。盲目地、一味地进行创新,其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慎重地看待创新。

4: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犹其是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目标。

毫无疑问,企业竞争力、犹其是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将置换下来的资源配置于核心业务 之上,以使企业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独一无二”。通过核心竞争力,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通过核心竞争力,以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源 泉;通过核心竞争力,以使企业获得某方面的垄断地位。但与创新活动一样,培育、壮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只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手段。如果企业增强了核心竞争 力,却不能很好地处理员工的薪酬、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空间、企业文化等问题,这样的管理目标必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管理目标,必 定不是一个好的管理目标。

还有一些其他的看法,如以增加员工福利为目标、以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目标、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等。但所有的这些目标,和上述的几种企业目标一样,都只是企 业要努力实现的某一方面的追求。而我们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认识到:企业追求单一的管理目标,往往是顾此失彼的,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利 于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包融上述各个管理维度的、综合性的管理目标。而“安人”,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指标。
为什么这样说呢?

道理很清楚: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利润率,员工失去了稳定的收入,自不能安;如果企业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远景,自然会给顾客和员工带来负 面影响,他们也不会安;如果没有创新,企业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员工自不会安;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壮大,员工看不到企业发展的前途,没有安全 感,员工自不会安······换句话来讲,要使员工、顾客、股东、社会各方面都能满意,都能安心,利润、创新、效率、核心竞争力、顾客满意等企业努力的方 向,一个都不能少!安人,正是这样一个高度包融性、高度概括性的指标。

进一步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知识经济年代,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将是知识的生产、储存、融合、增殖等。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整个企业的核心 要素是“人”,而非其他;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那些会运用知识的“人”,而非其他。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角度看,相对于资本、自然资源、土地等传统的生产 要素,“人”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人”为中心,自然需要以“安人”为目 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清楚地表明:人是多种需求的综合体,既有生理、安全等方面的生理需要,也有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只有人的需要得到 全方位的满足,人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而要“安人”,也只有使员工各方面的需求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才算达到目标。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给员工以高薪、 休假等种种激励措施,但最终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其原因就是企业没有看到员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当我们通过各种措施使“人”安定下来以后,安心工作、各司其职的每位员工一定会将份内的事处理 得很到位、很圆满,这样管理的良好效果自然会出现。人是第一位的,事是第二位的。通过人来做事,做事的目的还是为了人,这才符合人性,才是真正的人本管 理。西方的观念“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的”,完全是将他人、将员工视作工具,这是非常不人道的,也是在实践中屡屡碰壁的内在原因。我们在借鉴西方 的管理思想时,对这一点一定要特别注意。

一般来说,企业的安人之道有以下这些:

1:真诚服务。管理者扮演服务人的角色,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时给予下属切实的指导与帮助,促使员工不断成长。栽培下属、培养接班人是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语“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即是此理。

2:合理待遇。太低了大家不安,太高了引起同行和社会大众的怀疑与指责,亦不能安。

3:安全保障。工作中制定严密的安全措施;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按时发放。员工有安全感,心即能安。动不动就解雇或存心排挤,员工便不能安。
4:公平升迁。通过合理的制度,确实使大家信得过、受大家拥戴的人得以升迁,对于激励士气影响极大。

5:合适工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事相宜,胜任愉快;太多、太重、太难,或过少、过轻、过分简易的工作,都会带来不安。

6:创业辅助。对于特别有才能而又愿意创业的员工,给予辅助,机构、员工才能都安。

总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事在人为”、“有人才有事”,形象地道出了管理的内在规律。只有真正关怀人,服务人,真正将“人”安顿好,事才能办好。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而逐末。
阅读(110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