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3237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6-29 23:22:25

从造飞机的农民和造汽车的老总看缺乏激情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搜集了几个农民 造飞机的故事

一、四川绵阳老农曹正书20年造飞机,组装飞机的材料由废品站收购来的。他没有模仿的样本和图纸,按照鸽子的比例造出来的飞机让飞行教官测试后说“重心符 合飞行原理。”(army.tom.com)

二、山东滕州一个只上过5年小学做小生意的农民叫王金端,自己造飞机。为了买制造飞机用的零部件航材,王金端几乎把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和家人的帮助 下,1996年10月,一架名为“鲁滕Ⅰ号”超轻型飞机在村外麦场上诞生。2002年7月,在“鲁滕Ⅰ号”基础上改进的“世纪ⅢC号”轻型飞机又组装完毕 并能飞上天。 (滕州日报)

三、只读过3年小学的广州农民张斗三靠自学在自家天台成功造出飞机,成为战斗机中国国际航展史上第一位国内个人参展商,被喻为“造机狂人”。继自行研制的 “斗强三号”飞机后,他又从老鹰那里得到灵感自行研制出长相怪异的飞行器“扑转翼飞机”,让专家觉得不可思议。

。。。。。。。。。。。。

记得前年的央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曾经连续几期对一位农民(忘了名字了)造飞机试飞的过程写实报道,让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农民造飞机的酸甜苦辣。当这位农民 的土飞机离开地皮的时候,我们的心也跟着雀跃起来。节目把这个画面定格,邀请了两位人士评说。一位好像是艺人,一位是飞机制造专家。艺人不置可否, 专家的意思说农民造飞机不可能,闲着没事干了,瞎折腾,不如在家好好的种地。

我对专家的话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有些反感:农民造飞机的确不可能成功(要成功的话还要你坐在这里!),但是我们丝毫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他们也拥有对生活 的梦想。“他们带着许多的梦想投入生活,并且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分明已经体会到了付出和收获的快乐”。他们的行为正体现出一种我们久违了的高尚精神,一 种身处劣势不服输的乐观主义精神,一种无畏艰难执著追求理想的探索精神。

这种精神表现为一种饱满的激情,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一种用实践尝试梦想的激情,一种勇于感知未知世界的激情,这种激情,并不因为理论和物质的匮乏而 在农民心中缺乏和淡化(只不过是我们的有些人不屑于去感知罢了)。

思及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这种精神和激情,正是现在我们造汽车的老总所缺乏的,确切地说是当今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所缺乏的。

这种激情,在60年代及以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有过。1953年,一汽破土动工前,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有什么?设计、技术、工艺?什么都没有!三年时间,从按 图索骥到自行设计,从敲敲打打到并线生产,我们的汽车人愣是创造出从废墟中发展起了民族汽车工业。1956年7月14 ,中国人自力更生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下线,结束了中国无车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纪元。1958年,一汽自行设计研制出红旗牌(开始叫东 风牌)高级轿车,提供给毛主席使用。上海也生产出了上海牌中级轿车。到二汽建设时,95%的设备都是由国内机床厂生产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的是什么?我 想不单单是政府的重视和强烈的责任感吧。没有造汽车的梦想,没有创造的激情,也许就没有我们汽车工业的设计开发装配工艺的启蒙。记住我们老一代的汽车人 ---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程师吧,他们是孟少农,王如提,陈祖涛等等。

比之当年,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条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从83年北汽84年上汽分别同外国企业合资之后,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开始涌入中国,我们可以相信民族 汽车工业第二次腾飞的时机到了。可是20年过去了,我们看看大街上跑的汽车,有几个是我们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他们的处境又如何呢?答案是非常令人不 满的。我们的汽车厂几乎成了洋买办!没有优秀的设计创意、没有自己的先进技术、没有精湛的装配工艺,是现在我们民族汽车工业的现状。

1、 我们的技术现状
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如发动机技术是约束我们民族汽车发展的瓶颈。车身底盘、操控系统、电子控制技术到汽车新材料的使用,我们现在仍然处在落后状态。然而比 之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核工业和航天事业,我们的汽车工业不感到惭愧吗?!
航天技术相对于汽车技术我觉得精密多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始于空白,几乎就没有参照物,也得不到任何外来资源支持,更别说合资合作了。可是我们的民族航 天事业的确走在了世界前列。
反观汽车工业,我们投入的少吗,百多家整车厂,可是有几个是坚持自主研发的。把汽车当成赚钱的机器,哪有什么激情去攻关创造维护自有品牌。没有激情的研 发,当然没有新技术的创新,所以只能永远步人后尘。

2、 装配工艺现状
从国产车的外观到内饰,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看出自己人的痕迹。从塑料件的棱角毛刺、一颗拧上的螺丝到发动机车身装配都能看得出粗糙的的影子。就是用同样的生 产线,我们的工人也会让我们轻松地意识到这一点。是缺乏技工人才吗?是员工素质不高吗?
我看是缺乏一种激情,没有热爱汽车的激情。没有激情,就缺乏装好汽车的动力,没有踏实认真的作风,就只有敷衍了事。没有激情的装配,当然无法精益求精。
把我们的装配工程师变成一个充满激情的爱车人吧!

3、 设计水平现状
号称地大物博,文明历史悠久,不乏创意题材,而我国汽车工业设计创意的缺乏,令人汗颜。
设计知识的相对缺乏,没有综合的知识技能,妄自菲薄,设计者不敢创意,只停留在模仿阶段。后备人才全面人才缺乏。高校设计专业及招生人数有限,知识陈旧。 即使有设计创意,却因为有条件限制或者不能创造条件去实践,胎死腹中。对比联想电脑、海尔家电等电子家电行业设计的水平,我们的汽车工业设计的确又甘拜下 风了。
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设计师没有创造的激情。没有实现梦想的激情。没有农民造飞机的那种激情。没有激情的设计创意,当然没有数量和质量,更没有新意。

(为什么不提责任感,我想市场经济条件下,责任感对企业来讲,永远不如利润来的实在。而激情则是另外一码事,它源于真心的热爱和强烈的追求。)

汽车,是设计、技术和工艺的结合体,确切的说,是设计、技术、工艺和融入其中的人的激情的结合体。没有激情的汽车,再好的设计、技术和工艺也会失去它应有 的光华。从甲克虫,到奥迪TT,从捍马到陆虎,从奔驰s到宝马7系,从美洲虎到捷豹,从法拉利到保时捷,体现在出神入化的设计前沿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装配 工艺之上的激情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和传奇色彩。它让我们相信,汽车几乎就是激情的化身!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那些擎起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大梁的国企老总们似乎总是老气横秋,前瞻后顾,畏畏缩缩,不思进取,墨守陈规,缺乏应有的激情。什么“ 耐得住寂寞2 0年 ”,什么“ 乱云飞渡难从容 ”,让我们看不到民族汽车工业未来。但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李书福,这个令我和许多爱车人佩服的人,屡次赢得我们的关注和掌声,并不因为他造的汽车如何便宜,而是因为他对造汽车的狂热和偏执。尽管付出了太多的艰 辛,他的 “造老百姓喜欢的车的信念”却一直没变。那种令人振奋的激情使得我们国人提前享受了廉价的汽车(尽管也有不足),并且看到了中国自行设计生产出的第一款跑 车—美人豹( 博物馆的收藏证明了他的价值)。从吉利到美人豹,可以看出李书福汽车的装配工艺和设计开发水平的进步,他从模仿到自行设计的路走得很快。李书福拥有自己的 发动机厂,还有为自己培养后备人才的吉利大学。吉利才几年呀!雷诺汽车的发展告诉我们:丑陋的也可能是美丽的。我相信,若干年之后,吉利这个丑小鸭必将成 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小天鹅。因为李书福是个对民族汽车工业有激情的人,吉利是个有激情的企业。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奇瑞和哈飞这样充满梦想和激情的企业。奇瑞短短几年的时间,创造了风云旗云到东方之子到QQ的产品系列和销售奇迹,没有梦想和激情,它 也不会花1.5亿美元购买国外的科研机构的。哈飞从赛马到路宝到鲲鹏概念车,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梦想和激情。从军工到地方从造飞机到造汽车的转变,哈飞的 老总是有水平的,我们需要这样的老总(看样子造飞机的人造起汽车更有激情,呵呵)。

让我们感谢吉利奇瑞哈飞他们吧,是他们的激情,燃烧起我们拥有汽车的希望和对民族汽车腾飞的期望。

我们造汽车的老总们,把造好民族汽车当成一种事业一种追求吧,而不是把它作为升官发财的途径。让我们共同的的梦想重新燃起你的激情吧,激情给人信心,给人 希望,焕发潜力,给人力量。愿我们的汽车企业保持着一种积极探索的激情吧,不要怕别人笑话,勇于去尝试,勇于去创新。只有如此,振兴我们民族汽车工业才能 不只是一句口号。

有激情,就有我们民族汽车工业的未来
阅读(169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