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2719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10-01-13 20:44:50

七天就当上了高级工程师

1993年年初,华为所有的开发力量都放在C&C08 2000门交换机的开发上,但是总工郑宝用已经在组织李一男等人员考虑万门机的方案。李一男是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15岁就上了大学。李一男开始是 在华为实习,1993年进入万门机方案组时研究生尚未毕业,还不到22岁。当时的李一男架着一副眼镜,瘦弱得像个中学生,以至于中央领导来华为视察,不止 一位领导叮嘱他要多吃点。

一边是C&C08 2000门的交换机在紧张地进行着,另一边万门机的方案设计正在讨论。大家首先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技术方案,从2000门向万门机的扩展,在当时的主要做法 是用内部的高速总线将多个2000门交换模块连接在一起,像上海贝尔的S1240、富士通的交换机都是这种结构。但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大家又发现不可行。

郑宝用和李一男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物理专业毕业的,这时候他们想到了自己的专业:能否用光纤来把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当时光传输技术还不太成熟,在交换机中采用光传输技术的只有AT&T的5号交换机。

出于结构和技术先进性的考虑,各模块采用光纤技术连接是最优方案,但是具体采用什么方式能实现这么复杂的交换结构和多处理机控制结构呢?当李一男经 研究发现采用任何现有的光纤传输或光纤网络技术均无法满足要求时,便提出了采用准SDH技术(准SDH技术是当时业界比较先进的一种光纤传输技术,后来广 泛应用于通信传输网络)的一种设想,后来的事实证明华为公司当时采用准SDH技术是一项创举,不仅在中国,而且当时在国际上都是最先进的一种实现方式。

李一男仅凭着看了几本书,提了一点想法,虽然还只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但却得到了任正非、郑宝用和项目经理的充分信任:李一男还没毕业,只 在华为上班七天就升为高级工程师,并做了项目负责人,开始召集人员进行万门机方案的研究工作。像李一男这样快速获得提升在华为早期是普遍现象,给有冲劲的 人以充分的信任和责任,让更有能力的人上,让更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人上,这种能够客观评价人才的氛围对华为公司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了很大作用。

万门机的方案确定后,万门机项目组开始招兵买马。项目经理是李一男,刘平是软件项目经理,余厚林是硬件项目经理。软件项目主要成员有:洪天峰、周 元、李海波、陈辉、伍能鹏。硬件项目组成员有:黄耀旭、朱天文、张裕、李建国。后来2000门机开发结束后,费敏调到万门机项目组来任后台软件项目经理。

当时,华为机销售的主要市场在农村、乡级以下的电信局,一个局的用户数较少。大家都觉得2000门交换机就足够了,开发万门机根本就卖不出去。这种 情况对万门机开发人员的信心产生了影响。为了给万门机开发人员鼓劲,李一男特地请郑宝用来给大家开会。郑宝用说,"你们尽管开发,开发出来,我保证帮你们 卖掉10台。"当时万门机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听了觉得很受鼓舞。大家都没想到,后来C&C08的万门机不是卖10台,而是卖了几十万台,成了国内公 用电话通信网中的主流交换机。

李一男在万门机项目一开始时招了刘平和余厚林两个人,刘平负责万门机的软件,余厚林负责硬件。余厚林和刘平年纪差不多,来自武汉的一个研究所,是一 个很有经验的硬件工程师。时隔十多年,刘平还能清楚地记得李一男第一次召集大家开会的情景:李一男那一年刚参加社会工作,比刘平和余厚林小整整10岁。大 概是他头一回当领导召集开会,在与两个人讲话的时候有点紧张。李一男当时说话的声音很小,有气无力,要很注意才听得清楚;说话的时候,手还有点发抖。

后来,随着万门机的成功,李一男的职位越来越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华为交换产品线的总经理,3年后,25岁的李一男就成为华为公司副总裁,经常 代表华为在国际和国内媒体上发言。李一男也是90年代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最年轻的副总裁,后经媒体报道轰动一时,成为中国IT界的名人。李一男领导的人越 来越多,口才也就越来越好了。虽然李一男说话的声音不大,但他的眼神很厉害,眼中透露出来的热情和对事业执着的精神吸引着大家的注意。

1994年,万门机的开发进入最后联调阶段,正是最紧张的时候。这时,世界杯在美国开打。许多工程师都是从学校刚毕业不久的足球迷,既要做好万门机 的开发,又不想错过看世界杯。于是大家就向李一男建议,"我们项目组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然后看一场世界杯的转播,第二天睡到中午再上班"。就这样,万 门机的开发进度没有耽误,世界杯的转播也一场没落。当时刘平和李一男同租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李一男也被刘平拉着一块看转播。李一男说他以前从来没看过这 么多的足球转播,相信他以后也没有再看过了。

阅读(146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