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构成 作者:方厚廉
【正 文】
摘要 群体凝聚力是由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成员对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吸引力,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等多种力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力。增强群体凝聚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努力,才能奏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在宇宙空间中,有星云、星团、星系;在地下矿藏中,有矿物群落;在生物圈中,有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有
人曾统计,地球上有15000种昆虫是过群体生活的。人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都使人聚群而居,人们“以群的联合力量和
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远在原始社会,人们靠了群体的力量才能战胜毒蛇猛兽,才能进行打猎和采集活动,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社会越向前发展,人越不能离群索居,不仅人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靠群体的力量创造的,而且,人的技能、语言、知识也是从群体中取得的。人一出生就生活
在家庭、家族、村社、街坊等初级群体中;以后又生活在幼儿园、学校、工厂、商店、机关、医院等次级群体(或叫社会组织)中。此外,还生活在亲属群体、邻里
群体、同乡群体、同事群体、朋友群体等非正式组织中。这些群体是由于个人经历、爱好、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一致性而自发地形成的。它们一般没有自觉的共同目
标,也没有明确的程序和正式的组织结构。人的一生就是生活在这类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中。自小离开人群而在狼窝中长大的那些“狼
孩”是只徒具人形而无人性的动物,因此,“人生不能无群。[3]”人们之所以需要群体,首先由于生存的需要。除此,人还有安全、交往、归属、自我实现等方
面的需要,这些需要同样也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满足。人们需要群体,是因为群体有满足人的这些需要的功能。群体功能的强弱与组成该群体的诸要素的性质、数
量及其结构有关。系统论把上述三者所产生的功能分别称为“元功能”、“本功能”和“构功能”,在元功能不为零,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要素的数量越多则事
物的功能越大。因此,系统论又把各个要素的元功能的机械和称为本功能。事物的功能既取决于要素的性质和数量,又取决于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要素产生的本
功能和结构产生的构功能之和。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一般成员和核心成员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系统,要增强群体的功能就要从群体成员的素质、数量和群体结构等结
构等方面来考虑。群体功能的大小关系到其凝聚力的强弱,群体的凝聚力是由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一般成员对群体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群体
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等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力。本文现就如何加强这四种力及协调其关系作下述研讨:
一、增强群体核心的内聚力及群体成员的向心力
复杂的事物必有其核心,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群体也是有其核心的,没有核心的群体是松散的不稳定的结构。群体中有一个坚强的健全的核心,才会使群体的各个部
分、各个成员凝聚在一块,形成凝聚力。群体核心的分裂或蜕变,群体就会分裂解体。因此,要增强群体的凝聚力,首先就要增强群体核心的内聚力。
1.增强群体核心的内聚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群体凝聚力的强弱与群体核心内聚力的强弱成正比。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统一的民族群体都有其核心,中华民族也如此。一般说来,在一定历史时期,符合历史进步
和发展方面,代表民族利益的社会力量便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历代封建王朝便成了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这些领导核
心形成后都着力巩固其核心地位,加强核心的内聚力,如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把原六国12万户贵族富豪迁居咸阳加以监视,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
阻”,消除了旧贵族依以割据、另立核心的可能性;汉初的几个皇帝先后采取措施削弱、铲除异姓诸王的势力,巩固汉王朝的核心地位;唐太宗兼用关东和江南的贵
族和士族,广泛听取官吏们的意见,注意纳谏,使统治集团内部人心舒畅、关系和谐,增强了王朝内部的凝聚力;反之,如果领导核心的内聚力被削弱、破坏,整个
核心就会分崩离析,国家、民族分裂,人民受苦遭殃的局面就会出现。例如,西晋皇族内部持续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导致长达270年的民族分裂、南北对峙局面
的出现;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由于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使统一的盛唐帝国不久就被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所代替;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诸王争权、内
哄、相互残杀而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击败。历史经验证明,群体核心的内聚力强,群体的凝聚力就强;反之,凝聚力就弱甚至离散。民族群体如此,其他群体也
如此。工厂、企业、公司、学校、团体的领导核心团结一致,整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强,反之就弱。几代同堂或成员众多的大家庭一般是德高望重的老祖宗为核心才能
把众人维系在一起,一旦老祖宗去世,它就很快解体了。可见,加强群体核心的内聚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有了一个坚强、健全的核心,群体成员的向心
力才有所指向,核心消失了,也无所谓向心力了。在当代,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就不能得到解放,更不能实现现代化。谁都无法否认或代替中国共产党的这种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是全民族的最高领导核心。它的基层党组织是我国各村社、街道、基层群体的核心力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内聚力,是增强各个群体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江泽民同志说:“党的团结,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有了群体核心的团结,就能凝聚民心,增强各个群体以至整个民
族的凝聚力。
2.领导核心要“善群”,以把群体各个成员团结在自己周围
“君者,善群也。[3]”在群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利益关系、理想志向、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性格爱好等的存在差异,因此,群体的领导者就要善于处
理群体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各个成员、各个部分的活动,处理好群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思想关系,善于组织其成员过群体生活。在我国历史上,哪一个封建王朝
较为善于组织人民过群体生活,处理好群体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汉文帝、汉景帝的节省行政开支、轻徭薄赋、以民生息带来“文景
之治”;唐太宗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选用廉吏、惩罚贪官、减轻剥削、注意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等措施带来“贞观之治”;康熙的“以足民为首务”、乾
隆的“以养民为本”及其政策措施带来了“康乾之治”。在现代史上,孙中山的联共、容共、扶助工农的政策,增强了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迎来了北伐革命的高
潮;在日寇步步进迫、国难当头、民族垂危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国共矛盾、联蒋抗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个革命阶级和民主党派,仅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美国大力支持的蒋家王朝;解放后,毛主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目的是团结起来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今天,中国共产党以“一国两制”的方针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大陆和港澳台的关系,以求民族的大统一。相反,如果领导核心不处理好内部的各种关
系,矛盾激化,纷争四起,群体就分裂解体。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分裂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不善于处理内部各种矛盾,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激化而造成的。例如,西晋统治集团大量搜括农民财富,奢侈腐化,对内迁的少数民族进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民族分裂、南
北对峙;唐朝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争,新旧士族的互相敌视,农民的武装反抗,使唐王朝瓦解,造成五代十国的民族分裂局面。在工厂、企业、学校、机关、文
化团体、服务单位等基础层群体中,“善群”的领导者应该是:①能处理好群体内各方的利益关系,不搞平均主义,也避免贫富悬殊,兼顾各方。②掌握好群体的规
模,其规模的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群体规模越大,潜在关系就越多,产生派别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而妨碍群体凝聚力的增强;群体规模越大,越容易产
生责任分散,“众人姑婆无人理”,从而妨碍群体目标的实现。领导者在群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要化大为小,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学校中的级、班、组;机关中
的科、股等,以便于成员相互沟通、交流,明确彼此的角色关系和协作关系,保持群体的凝聚力。③正确对待群体中诸如亲属群体、邻里群体、同乡群体、同学群
体、朋友群体等非正式组织,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如可用它来提供社会资源,交流感情与思想,安排闲暇与消遣,形成压力与推力,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等;也要
防止它产生宗派、立山头、搞分裂,削弱、破坏正式组织的凝聚力的消极作用。总之,领导者“善群”,才能凝聚民心,增强群体成员的向心力。
3.搞好群体核心,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领导核心是群体的堡垒,因此,要搞好领导核心的思想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前就是要用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体核心的成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冲破旧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领导班
子还要抓紧学习经济,学习先进经营管理,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带领群体成员履行本单位的社会职能,实现群体的
目标。其次是搞好作风建设,群体核心的表率作用也能凝聚民心。领导核心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经得起掌权的考验,
还要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反对以权谋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坚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联系群众,为
群众所信赖,带领群众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核心力量。再次要搞好队伍建设,领导核心要注意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群体核心中来,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
陈腐观念,选拨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努力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赢得青年,才能永葆群体的生命力和青春。
二、增强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吸引力
人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安全、交往、归属、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才参与群体生活的。群体越能满足其成员的这几方面需要,它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强,也即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强弱与成员的受益尺度、安全保证尺度有关。因此:
1、群体给其成员的实惠越多,其吸引力就越大
民以食为天,人们是以群体的形式来进行生产活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上的受益尺度决定其合群倾向的强弱。在明朝以前,汉族以其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
化吸引了周边各民族,使他们向汉族看齐,受汉族同化,最后融合为多民族的稳定的共同体。今天,哪个单位的效益好,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强;否则,人们就会
“人望高处”,另谋高就了。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贫穷的群体没有凝聚力,所谓“穷相打,饿相怨。”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贫穷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吸引力的。在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之前,边陲一些地方偷渡不绝,一反中国人安土重迁的积习,其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生
活贫困。开放改革之后,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了,就吸引了不少偷渡客陆续回归。当前人才流向方面的“孔雀东南飞”,涌向广东、上海等经济发展地区的民工潮都
说明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巨大吸引力。今天,党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人民得到实惠,同心协力干四化,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
在当代的凝聚力,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一篇报导中所说的:“繁荣使中国人团结在一起。”
2、群体给成员以安全感,归属感,其吸引力就强
人们不仅有生存方面的物质需要,还有感情、心理、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感情,获得尊重、承认,自我实现等;还有安全方面的需要,如
使自己不受伤害、威胁、职位牢固、工作有保障,生活来源可靠等。如果群体能满足人们上述几个方面的需要,那么,即使物质生活差些,人们也会凝聚在一块的。
战后,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和与之相应的“资历工资制”,有的企业还为员工制订了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终身”计划,使职工有“安全感”,增强了
“归属意识”,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职工常说:“为公司、为日本干活。”日本经联团工业联合会在1991年春季对二千名职员和工人进行调
查,其中80%的员工认为公司比家庭重要。被评为“化工六好企业”的湛江机械厂从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职工子弟就业问题、厂内适龄幼儿
入托问题、按照有关政策解决职工的农转非问题等入手,使职工感到自己在厂里是受到爱护和关心的“家里人”,增强了归属感,不但曾要求调走的人安心工作,还
要求把自己的亲属调入厂里工作。这些都显示了领导者善于关心人所形成的凝聚力。而在一些目标不明确的家庭群体、朋友群体中,凝聚力形成的最好途径是感情上
的融合一致。每个成员若能感到在群体中投入全部感情而不会受到伤害,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那么,群体的凝聚力就形成了。人们喜欢把家庭称为“人生的避风
港”,“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贤内助”,显示出家庭对个人的支持保护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企求安全,如果群体给成员的安全系数越高,它对人
们的吸引力就越强。因此,群体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群体中使人留连忘返、引人怀念、追亿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人文建筑也能增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身处异国的老一辈华侨渴望落叶归根,故土对他们
有强大的吸引力。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人们爱故土、爱乡亲这种感情的扩大。站在黄帝陵墓之前,你会想到大家都是炎黄子孙,血浓于
水,登上万里长城,你会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亲情、乡情使远在异地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此,群体应保护、维修这些能吸
引、凝聚人们的文物、景观。还要搞好群体内的人文环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园林式的社区、令人愉悦的车间、办公室,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等对人也是有吸引力
的。
三、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克服离散力
人们的群体行为受思想指导、受行为规范制约。在群体中,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不同、思想观念、性格爱好各异,要使这么众多的各有差异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就需要有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笔者认为,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增强群体的亲和力:
1、要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人们是在群体中生活和活动的,长期的群体生活必然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内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群体心理等。有了
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凝聚力就强。荀子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4]”
他在这里所说的“义”就是行为规范,说有了“义”就能和谐团结,团结就能增强力量,力量强大就可以战胜万物。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分裂,近代又惨
遭列强瓜分,现在仍存在某些民族败类的分裂活动,但中华民族始终作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站立于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由此积淀而成的、为
全民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等的维系作用,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大一统”的思维框架,在对立中求统一的辩证思维,“和为
贵”、“兼爱”、“博爱”、“忠、孝、信、义”等行为规范,“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大义灭亲”、“杀身成仁”的价值取向等在克服民族分裂危机、战
胜民族危难、保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可资借鉴和继承之处。人要依靠集体才能生存,在集体生活中就必须处理好人
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形成了用以处理这些关系的各种规范,如民俗、民约、规章、道德、法律、制度等等。它们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方向、方式,规定成员个
体的角色、权利和义务以及成员之间的角色关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无这些行为规范,群体就不成群体。“同床异梦”,成员之间就无亲和力。在进行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搞好群体内的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教育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2、要有共同的目标
人们的活动是有其自觉的目标的,对实现目标的追求是驱使人们行动的精神力量。不同的群体,由于其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甚互相至
冲突的目标;即使是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由于其局部利益、社会角色、生活条件和主观认识的差别也会形成不同的目标。目标一致,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目标不同,各奔前程,就会妨碍群体功能的发挥和群体目标的实现。因此,群体要适时地向其成员提出切合实际的鼓舞人心的目标,如企业的生产定额或营
业额、税利指标、福利指标等,并通过思想、宣传工作来引导、整合群体的行动。今天,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及据
此而制定的实施目标,合乎社会发展规律,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中华民族、各群体之间、各群体内部产生强大凝聚力的源泉。当前,要抓好全民族的共
同理想、走共同道路的教育,在各个基层群体内就要抓好共同目标的教育,才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3、要有适度的压力
在一定限度内,群体凝聚力的大小与所受的外部压力成正比。压力可分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前者如自然灾害、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等。后者如各种精神压力、危机
感、忧患意识等。当群体成员受到外部压力时,求生的本能会使成员之间频繁沟通、交往,导致关系密切和增强,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渡时艰,共御外侮。因
此,“多难可以兴邦”、“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尽列强的欺凌、侵略,造成全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一次又一次地增强了民族的凝
聚力。1991年夏季,华东发生特大洪水,为了赈济灾区,帮助受灾同胞渡过难关,中华儿女不分男女老幼、海内海外,不呼而应,不招而来,特别是远在异国的
同胞,纷纷慷慨解囊,那种手足情、赤子心感人至深,在自然灾害面前再一次表现了中华儿女的巨大凝聚力。民族群体如此,企业群体也如此。市场竞争给企业造成
一定的压力,压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会形成休戚以共、同心协心、上下一致的团队精神。日本的企业由于注意培养这种团队精神,所以,在公司处于不景气时,
员工就在额头缠上印有“前进”、“胜利”之类战斗口号的带子,以示对公司的忠心。竞争会造成精神压力,在南海市农村开展的“精神文明户”的活动中,如果家
门口没有挂上“精神文明户”的牌子,对这些家庭就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它使不少农民家庭化解以往的家庭纠纷、误会和矛盾,为共建文明户、村而团结一
致,共同努力。如果说,在近代史上,列强的接踵入侵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那么,在外无强敌压境、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就要加强忧患意
识的教育,居安思危,唤起人们的危机感,同样会继续增强我们民族在当代的凝聚力。就企业之类基层群体来说,要让其成员意识到竞争给企业造成的压力,为求群
体的生存和发展,群体成员就会增强凝聚力。
4、要有经常的沟通
沟通会使群体成员增强了解、消除隔阂、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对外开放、振兴中华使海内外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海外华人、华桥通过回国探亲、观
光、旅游、寻根、做生意、办企业等活动,使他们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关注、支持祖国的建设。有人统计,在中国大陆投资最多的是海外华人,其投资总额为大陆
获得的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就基层群体来说,领导与普通群众的沟通、对话是交流思想、密切关系、增强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前述的湛江机械厂通过职代会等群众
组织,定期讨论有关企业的重大问题,领导与职工群众开展民主协商对话活动,面对面地讨论企业大事,交换意见、互通情况、消除隔阂、联络感情,形成一种团结
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增进了企业的亲和力。又如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的广州市东山百货大楼在企业内部建立领导与职工的对话制度,领导
每月抽两个半天作为与职工的对话日,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相互沟通、密切关系,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意识,职工说:“‘东百’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能享受到
家庭般的温暖。”西方的《人才管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企业主和雇主,在同业人员中实行:同知(不涉及个人和企业战略秘密的信息应公开》、同想、同决策、同
负责,实现这几点的手段就是沟通、再沟通。为此,就必须拆除群体内部各种有形或无形“隔音墙”,改善信息流通渠道,加强沟通,以形成、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上述只是分别地谈了如何增强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成员对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其中,群体核心的内聚力是增强群
体凝聚力的关键要素。为此,就要搞好群体核心的建设。群体核心善于组织其成员过群体生活是增强群体成员向心力的主要途径。群体满足其成员的物质需要、安全
需要和获得尊重、友谊与情感等的心理需要及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是增强群体吸引力的基本途径。加强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是增强群体凝聚
力的思想基础。除此,群体凝聚力还取决于群体中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如果上述四种力能如附图所示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结构能。
群体如能有上述的结构,其凝聚力就强,“强则胜物’[5],“人心齐,泰山移”。为此,除了从上述四个方面努力外,还要改善群体的结构,理顺群体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可见,增强群体凝聚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同时努力,才能奏效。
(附图 {图})
附图 群体结构横断图
注: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
[2][3][4][6]荀子.中国历代哲学文选(先泰编).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457
[5]参照肖君和.华魂.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203
阅读(73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