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400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1-10 01:23:17

创业大潮席卷红土地(图)

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和谐·创业大型采访报道之二


    勤劳朴实的江西人掀起创业潮 记者黄浦江摄


     记者陈明华摄

综述 新赣商在崛起

“下岗了,自己干!”如今在城乡,不管是下岗职工还是农民,许多人都开始转变角色,自己当老板了!一股股创业潮开始席卷红色发源地,赣鄱大地正激荡着滚烫的创业热潮。

在这样的一股创业浪潮中,江西本土市场的活跃人士———新一代赣商开始崭露头角。

赣商曾经是明清十大商帮之一, 曾流传“无赣不成市”之说,但由于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地位,山区多,交通闭塞,导致信息不流通。谨小慎微、经济意识不敏感也是赣商的固有弱点。小农意识占 主导地位的赣商远远没有晋商、徽商那样影响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日渐发达,江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固守农业传统,丧失了发展的先机,赣商日渐 式微。

近年来,随着江西“中部崛起” 大战略的确立,江西经济的发展声势浩大,许多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的江西人开始返乡自主创业,固守家园的老表们也个个不甘示弱,勤劳朴实、富有智慧又诚实 肯干的江西人在吸取发达地区的市场经验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成绩。广东人的创意和大胆,浙江民营经济的诚信等都开始为我所用,将传统赣文化与先进市场经验融为 一体的新一代赣商登上了市场舞台,并开始在经济浪潮中撒网捕鱼。

放眼江西,让“赣抚粮仓”具备 了现代意义的金溪和氏米业创始人王建和,从种养能手到优秀农民企业家的余江人万河保,以一个金银花生产基地带动临川嵩湖乡数千农民致富的周河龙等人都开始 初露锋芒。崭新的操作模式,强烈的品牌意识,“致富不忘乡亲”的优良传统证明新赣商正在成长。(记者黄浦江)

故事一 将小百货店开满大街小巷

今年30岁出头的南昌市民姜玲玲,虽为女儿身,但身上有一股敢闯、敢拼、不服输的男儿气概。1996年从南昌向塘化工厂下岗回家后,经过近十年的顽强拼搏,她现在成为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并拥有三家分店。

姜 玲玲告诉记者,刚下岗时,为了养活自己、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先后到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干过电子工、服装工、打字员等,但终因无一技之长,于2003年结 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当时南昌市政府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推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为每个下岗职工提供2万元的小额贷款。有着创业勇 气与决心的姜玲玲依靠这笔贷款,开起了一家百货店,经过两年的打拼后,一步步发展壮大,现已发展了三家分店,并聘请了一些下岗职工,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谈 到今后的打算,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准备追加一些贷款,将分店开满南昌市的大街小巷。(文/记者宋光亚)

故事二 自己当厂长干劲就是足

“明兴轴承厂———郑忠兴题”,上饶市玉山县的一家轴承厂厂名是这样的,不知情的人以为郑忠兴是什么大书法家或者高级干部之类的,其实他就是该厂的厂长。郑忠兴说:“我觉得现在干劲就是足,人也自由得多。”

玉山轴承厂是全县唯一的轴承企业,郑忠兴在那呆了15年,该厂从200名工人发展到拥有1300多名工人,他自己也当上了车间主任。但郑忠兴感到不满足,“觉得是在为别人做事,不来劲”。

1995 年10月,郑忠兴离开了工厂,借了亲朋好友20多万元投资兴办了明兴轴承厂,当时该厂只有20来个职工、3台磨床,第一车货拉到广东顺德才辗转找到买主。 如今,郑忠兴的明兴轴承厂已经具备了60多道工序的生产设备,供应的各种轴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年销售收入超过了700万元。(文/赵冰 记者黄浦江)

故事三 陶瓷饰品走进北京奥运


    余建华

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一种精美的陶瓷小饰品赢得了世界游客的青睐;2008年,这种精美的陶瓷小饰品将成为北京奥运的特许产品,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陶瓷工艺的精湛。这种小小的陶瓷饰品制作者,正是景德镇名不见经传的下岗职工余建华。

余 建华只有35岁,消瘦的他让人很难找出一丝“老板”味。1998年余建华下岗到深圳打工,做的是工艺小饰品,而且销路不错。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要是把工 艺陶瓷和小饰品结合,一定很受欢迎。1999年余建华回到了景德镇,通过小额贷款办了个家庭作坊式的陶瓷饰品厂,开始实现他的创业梦想。

2002年韩日足球世界杯赛开幕前22天,一名浙江商人找到了余建华,要381万个陶瓷饰品,一定要在开幕前赶出来。余建华接下单后,立即组织100多名技术人员加班生产。终于按时保质保量交了货。

经过六年的发展,余建华的饰品厂已完成生产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旅游工艺陶瓷饰品远销海外市场。为足球世界杯做饰品的事让余建华深受启发,他决定为北京奥运会做陶瓷饰品。

这名年轻的下岗职工因此声名远扬,2004年度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先进个人称号。(文/图记者陈明华)

记者手记

江西靠什么崛起? (黄浦江)

四年来,江西的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市场意识日益增强,“中部崛起”的“江西现象”也一度引起了不少经济学家和政府高层的重视,作为一个江西媒体的记者和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我也一直在思索:江西靠什么来崛起?

这次赴各设区市的十天采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江西近年来的变化太大了,一个个致富典型进入视 野,一栋栋高楼大厦正在兴建,老百姓思富、求富、创富,各级政府关心、重视、尊重,创业的激情挥洒让市场的创意层出不穷,政府的高效热情使企业抛弃顾虑一 心发展,政府、企业、个人形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有机体,在发展的共同目标下,全省上下正在形成艰苦创业、富民强省的生动局面。从起初“绝不会来投资”到毅 然砸下6000万元在贵溪建厂的浙江商人吕佩菲直言:“或许在很多方面,贵溪比不上我们浙江,但贵溪市政府的热情和虚心让我觉得在这里投资有保障,发展有 潜力。”

江西靠什么来崛起?我们有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博大精深的赣文化,我们有勤劳智慧的江西人民,我们有思富求富的现实需求,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地方要崛起,不能离开百姓的创业激情,不能没有政府的务实高效,只有这一切都有机结合了,富民兴赣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阅读(47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