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5499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1-09 01:33:13

    谁都知道,浙江经济的两大特点是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但到底是市场经济造就了浙江的民营经济还是民营经济造就了市场经济。这似乎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么一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与此相应的还有那么一句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但这句话倒过来也很准确“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这里仅以有形市场来看,浙江市场已经连 续10年居全国之首了。而市场交易的发达和活跃,帮助许许多多浙商完成了原始积累。显然,市场是浙江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一块土壤。随之,一批成熟了的民营 企业家用种种方式改良这块“土壤”,使之突破“季节”、“气候”等限制,从而推着浙江从市场大省迈向到市场强省。
   “蚂蚁兵团”垒起无数的市场之城
    先说有形市场。从当初的马路市场到现在浙江省固有的各类专业市场4300多个,其中的个体经营户达到了近千万人。这些人当年绝大部分是“泥腿子”。但他们 却创造了年交易额4600多亿元的成绩。在这4300多个专业市场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65个,超10亿元市场78个,超100亿元市场6个。专业市 场数量和交易额均成为全国之最。
    令人自豪的是浙江的“个体户”们还千军万马地向外拓展市场。有关资料显示:浙江商人在省外办起的大规模的分市场有30多个,中小型市场数以千计。在东北西 北华北的“三北”地区的各类市场中,浙江的个体户占到1/3到1/2。比如,东北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西柳市场,务工经商的浙江个体户就有3.5万人!在巴 西,浙江人投资兴办的中华商城如今成了中国小商品的集散地。莫斯科的“海宁楼”是10多位海宁个体商户创办的,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5亿美元。还有浙江 的“个体户”们在南非、在尼日利亚、阿联酉、匈牙利、喀麦隆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垒”起了带有浙江特色的市场之城。
    这里值得称道的也许要算“蚂蚁兵团”的抱团精神。因为,从单个的经营户看,浙江的这些“泥腿子”商人的资金量、经营品种都很有限。但一当众多的经营户通过市场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就发挥了巨大的能量。而加入其中的经营户有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市场高手打造新市场模式
    事实上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早就感受到了各地市场的强有力的阻击。市场辐射面萎缩,市场份额被分割,本地商场对市场的压力、新业态对市场的分流、国外超市的 大举“入侵”,都让市场感受到了生存危机。在此情况下,市场经营者显然不能守株待兔,墨守成规,而要大胆尝试和超越。其实,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杭州 的不少市场业态已经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市场了,而融入了现代商业的一些模式。在重压下,杭城的市场已悄悄在向先进业态转化。
    非但杭州,浙江的市场大都已进入了转轨期,从量的扩张期转向了质的提高期。根据数据分析,这些年市场的数量连年减少,但总成交额却逐年攀升。统计显示,浙 江省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个数已由最多时的4600多家减少到4300多家,但总体成交额年增长幅度达12%,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已超过400家。
    “这里有一个背景:九五”以来,浙江省就及时提出了把市场“做大更要做强”的口号,通过调动工商、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手段,对现有的市场进行“优胜劣 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嵊州中国领带城等一批龙头商品交易市场,在享受一系列特殊政策后,率先在调整中赢得新优势,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抵 御风险能力;而另一批马路市场、空壳市场等则悄然淡出。
    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一代市场的路子。在山东创办了全国最大家电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现代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对记者说:新 一代市场对经营者来说不仅仅是圈地收租的模式。而是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来引导经营户,并把生产者与消费者最快最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模式。从硬件上看,市场 为经营户搭起的不仅是贸易的平台还有信息的平台等等。
    正唯如此,现在的浙江市场的经营方式,已从传统的交易方式与经营模式,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而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有形市场大胆引进总经销、总代理等新 的营销模式,与此同时,网上市场又方兴未艾地勃然兴起。多渠道探索、多管齐下,浙江市场就这样在自我超越中赢得左右逢源的旺盛人气与巨大商机。
    看谁率先跨越现代市场的门槛——现代物流?
    有一则消息让浙江这个市场大省的经营者们笑不起来。一则《绍兴物流业”流”不起来》的新闻报道了这么一件事实:绍兴远乐化纤集团前不久以30万元年薪的“天价”面向社会招聘主管企业物流的总经理,却几乎无人问津。
    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按国际通行计算方法,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20%。而绍兴等地企业又多以外向加工制造为主,物流占GDP的 比重据测算应该在30%-50%之间。可见,现代物流对浙江经济、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对浙江市场,尤其是加上了电子商务的市场来说,其意义更是不言 而喻了。
    那么,谁在做现代物流的尝试?在采访中获悉:浙江的民营企业仍是勇吃现代物流这一“螃蟹”的开拓者。据悉,温州的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交给新任的职业经理人吴敏一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在上海运作物流。目前他们正用现代物流创造一种新叫做“惠利玛”的商业连锁模式。
    而现代集团的章鹏飞则大手笔玩转物流业:与澳大利亚合资的浙江物流中心占地200亩;还联合了浙江省市场协会,浙江华盛达集团、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 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山东现代物流中心。这个占地1800亩的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总投资20多亿。另外,杭州富日 物流、八方物流、杭州口岸国际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正依托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在快速成长;一些传统运输、仓储、工商企业等都在强化改善企业物流或向 物流领域延伸。
    有关专家指出:结合发展物流是专业市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此思想指导下,浙江省建材装饰市场、浙江物产物流有限公司将加盟市场发展物流业。可以肯定,在众多民营企业的推动下,现代物流成了浙江市场提升档次的一个台阶。
阅读(50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