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541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1-06 01:09:55

房地产业为实体经济埋隐患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武汉等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幅接近或超过100%,市场成交量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但是,房地产业超常规反弹、房价上涨过快,也会为实体经济埋下隐患。

房地产市场回暖已成毫无争议之事,而随之出现的房价飙涨、地王频出等现象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房地产业对上下游经济带动作用巨大,房地产的复苏是“保增长”的有力保证。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武汉等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幅接近或超过100%,市场成交量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但是,房地产业超常规反弹、房价上涨过快,也会为实体经济埋下隐患。

在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资金的“吸附”作用仍然十分明显;此外,房地产业中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工业、商业地产却相对“冷寂”。有迹象表明,房地产业这种超常规的反弹有脱离宏观经济的可能性,从而给实体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这一情况值得警惕。

各路资本纷纷挤入地产业

7月29日,国内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建筑在A股上市,成为IPO重启以来的首只“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在A股市场首发融资超过500亿元,堪称全球建筑企业上市的规模之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恒大地产、龙湖地产、中信地产、万达集团、宝龙集团在内的20余家房企正在筹划A股和H股的上市计划。另外,已进入A股申报程序正在“排队”的房企有5家。可以预计,房企将迎来又一波“吸金潮”。

中 国建筑的上市标志着房地产企业IPO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同时,5至7月间,不少一、二产业的上市公司也纷纷转向房地产业。一些公司虽然尚未变更名称,但 经营范围和资金流向却明显向房地产行业靠拢,这类实业股票已被业内称为“隐形地产股”。归纳起来,其“转型”方式主要有三:

一是通过资产购 买、注入而进入地产行业,或通过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转变成土地一级开发商。典型的如国内牛仔布行业惟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江苏黑牡丹(600510)。该 公司近日实施定向增发,购买实际控制人持有的常州高新城投公司和常州火炬置业公司股权。这样,公司在原有纺织业务的基础上,新增常州市新北区城市综合功能 开发业务。此外,公司还将对在上述开发区内新获得的1500多亩地块,以及未来厂房搬迁后的老厂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二是通过收购资产,并 入了房地产业的个股。例如传统的电缆企业烟台新潮实业(600777)通过收购房地产和建筑安装企业,已形成了以房地产和电缆为主导产业的经营格局。公司 主要土地储备都在烟台地区,已拥有可开发土地2000亩左右。一些证券分析师预计,由于公司拿地成本偏低,未来几年房地产开发将成为该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 点。

三是以房地产为副业,但目前正在逐步扩大房地产份额。例如以农业为主营业务的顺鑫农业(000860),其控股子公司顺鑫佳宇在7月1 日竞拍得到北京市顺义区站前街商业金融(西侧)项目用地。这是该公司第三次获得此地段的商业用地。再如,以水利建筑施工为主业的安徽水利(600502) 目前在安徽省6个城市储备土地超过2000亩,目前已成为安徽省内最大的本土地产商之一。

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闸北区内的大型楼盘“慧芝湖花园”位列上半年上海楼市销售额第三位,至今近千套可售房源已告售罄。据楼盘销售负责人介绍,4、5月份时,投资者的购房数量已占当时销量的50%至70%。

一些企业家觉得,在目前形势下,投资房地产比做制造业“来钱更快”。上海一位有着10多年房地产开发经历的业内人士透露,与以往情况不同,今年的投资客中有不少是做实业的企业家,他们在江、浙、沪等地的企业出口受阻、业绩不景气,于是选择把钱投入房市。

阅读(30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