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4575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09-24 02:41:08

秦商的衰败
然而,作为著名的商帮之一,秦商何以会最先衰落?对 此,李刚教授认为,陕西商帮是明清发展最早资格最老的著名商帮。但由于陕西商人多为农民进城经商,这便注定了它无法与农村脱离的历史命运,从乡下来又回乡 下去,他们最终没有融入城市的主流人群,始终徘徊在城乡的边缘,处于边缘人的悲凉地位。力农致富、经商发家,以农守财是陕西商人无法摆脱的历史心路。这便 注定了陕西商人最终没有前途的历史命运。
李刚表示,进入清朝后期,陕西商帮内外交困,迅速走向 瓦解,其也是明清时代全国十大商帮中最先瓦解的商帮。究其原因,内因是封建商帮的保守性,在清末整个时代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时缺乏应变,很难和西方资本主 义竞争。外因是清末陕西多发的战乱,使得许多商业家族数百年的资本积累消耗殆尽。
首先是陕西盐商在面对新形式的大分化、大改组中失败, 盐商从此一蹶不振。在两淮盐场,由于不能和徽商竞争,而陆续退出,陕西本土市场则被晋商占领,四川的盐井业也由于战乱导致资本不够,市场迅速萎缩。茶商由 于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推行西北茶制改革,扶持以湘军为基础的官僚资本,陕西茶叶大不如前。陕西布商在外国洋布洋纱的打击下被排挤出市场,迅速死亡。在明 清之际贩运江南或楚豫土布到西北各省是陕西商**宗贸易的主要业务,但到清末后,土布市场受到外国洋布洋纱的排挤而迅速衰落,经营土布的陕西布商在洋布的 打击下纷纷破产歇业,到了清末已是陕西土布行,家家倒闭,每岁百万之利益为外人夺去。而经营兰州水烟的陕西烟商也在外国机制卷烟打击下纷纷破产,只有在市场投机中惨淡经营,从原先最盛时的大小烟庄130余家,锐减到只剩十数家的悲惨境地,兴旺发达了百年以上的陕西兰州水烟从此飘零散落。此外,陕西秦巴山区植被资源的枯竭对陕西商帮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清末多发的战乱则成了秦商迅速衰败的催化剂 和直接原因。据悉,在陕甘回民起义的战争中陕西各县的富贾巨商,数百年贸易通商积累起来的财富被焚掠殆尽。而清军入陕征剿十余年的征粮派响,捐资助剿以及 陕西商人的重建家园,使陕西商人又把数百年积累的货币财富搜罗净尽,资本存量一扫而光,失去了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当时,国库已经空虚,入陕清军每年的900余万两的军费开支主要靠地方协款和就地征调,致使清军为筹措经费而烧杀抢掠掘地以尽,关中的富商大户首当其冲。同时,清军还实行劝富分输政 策,勒逼各地富商捐资助剿。许多陕西富商为保平安只得挖肉补疮,将大量营业资本化为军费开支,使资本存量耗散无余;面对家乡的破败,各地陕西商人为解救家 乡乡亲父老,只得把大量资金抽回故乡,重建家园,成为陕西商人在外省经营萎靡的直接原因。而最后关中富室巨户几乎都是因外资耗折,内藏悬罄而元气大伤,数 百年的积蓄倾囊而出,再也无力重整旧业,从此一蹶不振。这种连年战乱的状况直到新中国建立才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秦商留给我们的启示
在商业经济和商业文化发达的今天,各地新兴商帮与承前启后者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中国十大商帮排行榜中国十一大商帮名单中,曾是明清十大商帮之一的秦商,却榜上无名。甚至许多人对这一古老商帮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而更让我们汗颜的是,以前经济学界常说山秦商人如今却很少为人们所了解,现在,人们提起明清商业,往往是晋商、徽商说得多,而秦商基本上被遗忘了,虽然学术界谈到明清十大商帮,陕西商帮不能不提,但事实上真正重视的人不多!对此,李刚教授颇有些伤感的说。
那么,秦商到底给今天的陕西人留下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和遗产?李刚说:就 陕西本土来说,明清的陕西商人以其开放性经营活动润滑了陕西的经济发展,在明清纵横全国的十大商帮中,惟有陕西商帮是依靠本土资源和地域优势发展起来的著 名商帮,他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地域优势转化成效益优势,把技术、资本优势转化为技术和资本增量,使得陕西在明清500年 间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区域之一。并创造了泾阳茶砖、三原大布等一批走俏全国的名牌产品。就连许多西部著名品牌,如茅台酒、兰州水烟等都与秦商的巨大贡献是分 不开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商听戏、写戏、养戏班对秦腔的发展贡献巨大,而且他们行走全国带动了秦腔的传播。《江南竹枝词》描写当时的扬州文化活动,就 有舞罢乱敲梆子响,秦声惊落广陵潮的句子。他们在全国的行走,促进了陕西文化和全国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今天,我 们遇到同当年陕西商人十分相似的历史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再一次把陕西推到了发展的前沿,为陕西提供了新的发展历史机 遇。我们应当学习和发扬历史上陕西商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起的历史品格;学习他们不畏险阻,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求富精神;发扬历史上 陕西商人诚实经营,恪守贾道的求实诚实精神;学习他们富而不狂,施予扶贫,热心公益,惠及乡党的忠义精神。李刚教授给记者讲了秦商历史对今天陕西商人的启示。

明清时期 秦商中虽有一些巨商,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以中小商业为主,合资经营和股份制是他们的经营特色,相对其他商帮而言保守性较强,其中有开拓进取的商人,但更多 的中小商人还是热衷于把剩余资本转化为土地或者房产。这也是明清陕西商帮最早出现,但不能比及晋商和徽商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是值得今天的陕西人借鉴的。李刚教授说。
尽管,秦商的辉煌已经远去,但今日的陕西却蓄势待发,其强大的科教实力和繁荣的文化再次为新一代秦商的崛起创造着条件。今天,古老的陕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新一届领导班子建设西部强省号角的鼓舞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以陕汽、法士特、陕鼓、西飞、延长油矿等国有大型企业生机勃发,位居国内行业翘楚;与此同时,海星、金花、步长、、东盛、海天等民营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开始跻身全国优秀企业之前列,而一大批中小企业群体也正在逐步壮大中。截至2006年,陕西民营企业发展到10万多家,个体工商户75万户,从业人员300多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4.5%。
而荣海、郭家学、吴一坚、段先念、张玉浦、李大开、张 丹力等越来越多的秦商代表人物正在为人们所熟知。纵观今日秦商的代表人物,他们大都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前后,有着苦难的童年乃至少年经历,大都经历过从官到 商的转型,实施多元化投资、专业化发展的产业布局。他们在管理上随性,尊重制度而不局限于流程;他们在运作上大胆,常常出人不意地打出一张张带有新鲜泥土 气息的土牌。
与此同时,同盛祥、德发长、老孙家、西凤酒、太白酒等一大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正蓄势待发,重新焕发市场活力。
阅读(120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