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175116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09-24 02:40:31

秦商的荣辱观与创业精神
从陕商的老规程(店规)、老话里可以看出,老陕商的荣辱观既符合陕西人的性情,也适合工商业活动的需要。

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到自己爬。这句话在陕西农村普遍流传,经久适用。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百事废;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老陕商将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提高到兴衰成败的高度,这种精神和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陕西人的突出特点之一。

椎埋去就,与时俯仰,变化有概。以智求财,深谋远虑是陕西人求财的老传统。正如兵家所提倡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老陕商具有关陇军人宏大气魄,比较善于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从大处着眼,谋大局,首先取得战略优势。

货真价实好为商,假冒伪劣难久长。陕西商人不欺不诈,随行就市,按质论价,正因为如此,陕西商人被誉为人硬、货硬、脾气硬三硬商人。在布匹行,陕西商人提供的货物质量优良,货真价实,信誉卓著,购销两旺,货敞其流,素有关中贾来价更高之称。

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是陕商可贵的历史品格。春秋战国时 期,陕西商人抓住诸侯对贸易实行**放任的政策机遇,以商求富,迅速迎来发展的第一次浪潮;隋唐时期,陕西商人抓住政府实行开明**,对外开放的政策机 遇,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便利条件,形成了大发展的第二次浪潮;明清时期,陕商在陕西地处边陲的不利条件下,却能抓住明清政府对陕西实行食盐开中”“茶马交易”“随军贸易的政策机遇,乘势而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商人集团,以**大贾”“山陕商人的雄浑气势,垄断中国东西部贸易通商达500年之久。

不畏艰险,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是陕商数百年驰骋四方的秘笈。西部高山巨川,黄尘漫天,生活艰苦。南方商人长期视为畏途。艰苦的自然环境,却不能阻挡陕西商人经商致富的脚步。他们上入甘,下进川,贩贱鬻贵,为家乡挣得财高北斗。道光年间,赵熙出使新疆,走到千里戈壁一道泉的地方,唯见有一瓦屋招待行旅,进店问老板,乃知为一陕西三原人,年轻时随军贸易流落于此,在茫茫戈壁上独自生存了30多年,并娶有妻室,成为瀚海戈壁唯一的一户人家,所以叫一道泉。寸草不生、飞沙走石的千里戈壁尚且有陕西商人的袅袅炊烟,试问还有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能够阻挡陕西人求富的脚步呢?

不辞劳苦,奋志经营的创业精神和恪守本职,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是陕商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人生最苦为行商,异地求财,客地经商,困难和艰辛自不在话下。清代乾隆年间,成都的陕商欲修筑陕西会馆, 却遭到当地士人的阻挠,言说会馆可盖,但不许动用当地一抔黄土,以免风水外泄。陕商毅然回到自己的故乡西安、同州府,经千里巴蜀古道,硬是背着一口袋一口 袋家乡的黄土,在四川盖了华丽的陕西会馆。明末清初陕西大商人孙豹人,在扬州做盐商,三年之间三致千金,后来一边业贾,一边读书,成为陕西有名诗人。康熙 二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科,授官内阁中书衔,豹人固辞,曰吾侨居广陵(扬州)数十年饕餮待我,使我官京师,不令举家饿死乎?辞官归商,宁吏也贾,很是表现了陕商的敬业精神。

诚实经营,恪守贾道的求实诚信精神体现了陕商长线远鹤,功在持久的稳健经营作风。陕西富平汉代以来就有一个叫直镇的市镇,做生意一言九鼎,不言二价,故曰直镇。三原商人梁选橡业贾淮扬时,守支盐场历来有制,按资次支给,有险狡之徒规利往外别创一法名曰超掣,即通过贿赂上下而超越原定顺序率先支盐,因其获利寻常以倍,一时乡人争先为超掣,咸来邀公,公不可,曰善贾者不获近利,善保者不身尝法,以若所为利即厚孰于资斧,吾何必舍吾自然而图未必然。且盐与它贾异名,虽两交而实关三尺,吾谨守之,视若曹之败也。未几,首事险狡以乱**法,公乃始大策

与其他各地商贾不同,陕商富贵后亦能保持富而不奢,生活朴素的厚重精神和热心公益,惠及乡党的忠义精神。一部分陕西盐商居扬州贾盐富厚后,亦能保持秦人生活俭朴的淳厚民风,淡泊自守,不为声色犬马所动。梁竹亭号称梁巨万,居扬州时广陵富贵鳞集,俗颈侈务以衣食居屋相高,又最荡好狎游娼家,君在广陵促屋居隘,仅容膝身,常衣浣濯衣,日食仅一鲑,菜无重味也。三原商贾捐资修建三原城中龙桥更被称为古今佳话。凤翔的塔寺桥亦是由商民1520余户,集资1600余缗,重新扩建而成的人车分道,三轨行驶的石拱桥。《两淮盐法志》曾记载,两淮商人籍隶徽西,各为善于其乡,如建宗祠,置祭田,立义庄,义学以及修理学宫,兴复书院,于夫桥梁道路一切利济事各有其郡志可考
阅读(64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