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3990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系统运维

2009-07-14 23:33:17

  【关键字】 数据融合,网络融合

  融合的网络已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未来网络融合将从业务层、控制层、交换层等多个层面进行融合已是业界的共识。IMS是目前业界公认的融合控制平台,已成为3GPP、3GPP2、ETSI、ITU等组织研究的重点。

  IMS因架构了未来网络的共享平台而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中国移动已在今年2月份进行了IMS设备和业务的第一阶段测试,中国电信着力在和各 厂商使用进行IMS实验局的测试,中国联通也在积极进行IMS业务实验网的建设。而法国电信对IMS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网络融合已被各运营商看成是 完成业务运营商转变的战略手段,数据融合则成为各运营商对网络融合开始的前奏。目前中国移动现网的HLR已完全具备兼容2G/3G用户的能力,“2G和 3G长期共存/一张网”成为传统GSM运营商的3G发展战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从2004年四季度开始的网络智能网改造,实现了PSTN和PHS用户在 SHLR(SmartHLR)上数据的融合。

  数据融合优势明显

  数据融合的意义是同时存储、管理多个业务网的用户数据,实现用户信息的集中化、个性化、定制化;可以完美地实现数据容灾功能,大幅提升网络的业务能力和面向客户的能力。

  数据融合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不同类型网络间号码携带:通过统一融合的HLR,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网络间转网用户号码携带。目前中国移动已完成部署,在3G网络建成 后,2G用户向3G升级不需要更换用户号码和SIM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通过固网智能化改造及软交换网络建设后,PHS用户以及PSTN用户可以在不改 号码的前提下平滑迁移到软交换网络,以及3G网络,成为其签约用户,这样可以利用原先网络的用户资源和品牌优势迅速开展软交换和3G业务。很好地解决了运 营商原有网络用户向未来网络的过度问题,降低离网率,提高运营收益,提升了运营商的市场竞争能力。

  灵活开展统一融合的业务:统一的数据管理在为不同网络类型用户提供相同业务签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同的业务特征,带来用户业务定制、受 理、变更的便捷性,方便开展一些跨网相关的号码携带、漫游类及异地补卡等特色业务,提高客户个性化服务能力。比如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开展的网间自由行、 PHS手机伴侣、PHSHotel等业务。

  大大节约网络建设投资:融合的HLR可以兼做GSM、PSTN、SS、PHS、3G以及IMS等网络中的HLR,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

  降低运维成本:有利于运营商建立集中维护体系,运行维护上采用统一网管、统一BOSS系统。统一管理网元以及用户数据,方便了用户数据的管理,从而降低运维成本。

  可行性分析

  如上所述,数据融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融合的难点是是否能在一个功能实体中实现GSMHLR、固网HLR、PHSHLR、SSHLR、 3GHLR及IMSHSS的功能和数据的共存,实质上是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技术上是否可行性,二是单个功能实体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目前业界 能实现的最大的移动HLR已达到1亿动态用户,单个功能实体处理能力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技术上的可行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协议的兼容性和数据的共存性问 题。

  对于协议的兼容性,要求该功能实体必须提供GSMHLR、固网HLR、PHSHLR、SSHLR、3GHLR及IMSHSS的协议和接口,即支 持与GSM互联的MAP协议、与PSTN互联的ISUP+、MAP+协议、与SS、PHS互联的MAP协议、与3G互联的3GPP/3GPP2的MAP协 议、与IMS互联的Diameter协议。

  GSM/3G的MAP协议和SS、PHS、互联的MAP协议在协议栈架构上来看是一致的,仅仅在一些MAP消息参数上有一些差异;MAP+仅包 含有对SRI、SRI_for_SM空闲字段进行了扩充后的两条消息;ISUP+协议位于MTP3层之上,通过扩展ISUP中ACM消息和REL消息携带 号码变换的信息,通知对端局进行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变换;Diameter协议是基于IP技术的AAA的新框架结构,Di-ameter协议包含基础协 议、传送协议、不同的应用扩展,所有应用和服务共用的基本功能都在基础协议中实现。而应用特定的功能则会在不同的应用中实施,Daimeter基础协议运 行在TCP和SCTP传输协议的端口3868上。

  可以看出,比较难于做到兼容的是采用MAP协议接口的PHS/SSHLR和3G/GSMHLR,中兴通讯已实现通过ACNAME标签的不同进行 区别,如下所示:MAP-Application Contexts{ccittidentified-organization(4) etsi (0) mobileDomain (0) phs-Network (7) modules (3) map-Application Contexts(2)version4(4)}

  MAP-Application Contexts{ccittidentified-organization(4) etsi (0) mobileDomain (0) gsm-Network (1) modules (3) map-Application Contexts(2)version4(4)}解决了以上问题,一个功能实体完全可以做到协议的兼容。

  对于用户数据的共存性,共存的用户数据总共有六类,分别是GSM用户、PSTN用户、PHS用户、SS用户、3G用户、IMS用户。目前固网 HLR中存储的主要是用户的DN、LRN、智能业务的签约数据;PHSHLR除了增加一些附加业务相关的数据之外,与GSM/WCDMAHLR的CS域用 户数据基本一致;SSHLR在PHSHLR用户数据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软交换相关附加业务的数据。

  可以看到,不同网络类型的用户数据存在很大的共性,由于用户在不同网络可以携带号码迁移,由此无法单从用户号码格式方面判断用户所属的网络类 型,因此在数据库中不同网络类型的用户数据基本均是存储在相同的表中,仅仅为一些特定网络的特殊数据分别定义表进行存储。由此可见,数据共存在一个功能实 体中是可以实现的。

  目前数据融合的可行性已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SHLR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际的HLR中得到验证。

  中兴解决方案

  目前中兴通讯已可以提供数据融合的解决方案是USPP(Universal Subscriber Profile Platform)通用平台,其是业界唯一的能够融合多种网络用户数据管理的通用平台,实现了对GSM、PSTN、SS、PHS、3G及IMS协议的兼容 和数据的共存,只需要简单、灵活地通过配置即可完成。可以提供:移动网络中的HLR网元,包括GSM、CDMA、UMTS、CDMA2000;移动网络中 处理号码携带的网元MNPDB;移动网络中对用户终端进行鉴权的EIR网元;PSTN网络中实现号码携带以及INAP智能业务触发;PHS网络中的HLR 网元;提供AAA功能,支持Radius接口;移动网络中的HSS网元,遵循3GPP、3GPP2相关协议;移动网络中的SLF网元;TISPAN规范的 UPSF网元;移动网络中的GUPServer网元。

  目前基于此平台的ZXWN-SHLR已成功实现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固网智能化用户的改造,PSTN和PCS用户数据在SHLR实现融合。同时基于此平台的ZXWN-HLR也在国内和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2G和未来3G用户数据的融合。

  中兴通讯USPP通用平台可以做到减少设备建设成本,统一管理运营商多个网络的用户数据,降低管理运营成本,可以统一不同网络的业务的实现,并且提供不同网络间的综合业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兰 红朱 王炜)

阅读(176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