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
书日”,温总理还说了"一个人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好读书,终生受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造成的社会歧视,也是因为那时候穷人没钱读书,读不起书,自己没有切身体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事也没有落在自己头上。 但确实是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考上了大学,后来毕业分配到省城的省级公司工作,不仅农转非,还是干部身份,当时算是过上了一般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其实,小时候光屁股时就爱扎在大人堆里听大人讲故事,后来听收音机,单田芳和刘兰芳的评书联播,应该是80年代初,刚刚读小学不久,父亲在黄河大堤上出工推土40天,辛辛苦苦挣了3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个春雷牌的晶体管收音机。 这当时是高档稀罕物,在村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振动,父母亲一直在学习教育方面舍得花钱,家里一直都不富裕,但记得自己读书这么多年都没有缺过钱,后来知道父亲是初中毕业,那时候也学过英语,母亲是读小学时都饿的没有力气读书了,也就放弃了,现在他们都是60多岁了,不知收音机的事情是否还记得。三侠五义,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转,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就是听评书-这种特殊的读书方式学习到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对自己人生人品的养成,对善恶美丑的识别标准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后来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新人等等也强化了一些共同的东西,诚实正直慢慢固化在自己身上,越来越变成比名利,甚至生命都重要的东西,可见读书对青少年时期的自己,甚至一生的成长影响有多大。
后来读大学了,大学有图书馆,读的书也就越来越杂,有时下流行的,也有专业方面的,更有自己喜欢的,当时记得去西四的一个经济书店买书,后来有了海淀图书城,就来中关村买书了,毕业后在国贸附件上班,就去西单和王府井买书了,因为王府井有个四联理发,自己喜欢在那里剪头,顺便逛书店,再后来在中关村上班,就在新开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书,有时也在当当网上购书,还有出差,自己不太喜欢游山玩水,每到一处,只要有时间就逛逛当地的书店,顺便淘换一些本地出版的书,买房子之前是租房子住,有时侯根据工作地点要换地,每次搬家其它都舍得扔,就是书就近找个超市弄几个纸箱包的严严实实,苦了搬家公司的工人朋友,因为他们经常误会以为小纸箱子轻呢,没想到每次都呲牙咧嘴的,因为搬前不知道是书。
后来磁带,光盘,网上看书,看书的形式多了,但逛书店买书的习惯一直没丢,而且越来越不自觉了,每周都要到大书店转转,小区附近有一个小书店,遛弯时常常不自觉的就转进去了。
读书,是在和一些智慧的大脑在交流,读书,是和各行各业的老师学习,读书是一种互动,更是一种享受,工作学习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可以从书中得来,尽管常常被叫做书呆子,也还是爱读书,买书,因为我知道,书读多了确实有些呆,但也很清楚,不读书,自己就是一个傻子。
与其做一个傻子,我更喜欢做个书呆子,我宁愿读书读傻了,也不愿傻得不读书,呵呵。
,温总理还说了一个人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
开卷有益。。。。。
阅读(807)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