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63576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1593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529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27 11:22
个人简介

Fedora-ARM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6年(3)

2014年(1)

2013年(3)

2012年(50)

2011年(61)

2010年(26)

2009年(27)

2008年(21)

2007年(49)

分类: LINUX

2007-10-20 15:47:4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学习
 前言:
    接触ARM-Linux已经有9个多月了,经历了毕业设计和公司的练习设计,对ARM-Linux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爱上了ARM-Linux,决心以后从事Linux的工作。
    8月份开始,我算是从头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ARM-Linux。先后对博创UP-NETARM2410-S和友善之臂SBC2440V4进行了系统移植,包括U-Boot1.2.0、Linux2.6.22.2,并针对3个网卡芯片进行了U-Boot和Linux的驱动移植,制作了一个cramfs和nfs文件系统。可以说已经很好地构建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ARM-Linux开发平台。这些工作不仅是以后开发必须的,我也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了对ARM-Linux系统的认识。由于工作的需要,两个平台上的其他外设的驱动移植已经基本停滞了,现在开始完全投入到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学习中。
    我早在7月底开始就在看《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缺乏实践。学编程就和学游泳是一样的,只是纸上谈兵是学不会的。没有在实践中学习,很快就忘了所学的知识,到头来只学了个大概。从今天开始我将跟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路线,边学习边编程,同时写这份记录,来巩固学习的效果。
    首先,因为我是在学习ARM-Linux,所以我所做的编译都是交叉编译,然后在ARM9开发板上运行。至于内核版本,我使用的是从 上下载的主线标准内核Linux2.6.22.2。引用《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原话:“如果想要学习驱动程序的编写,则标准内核是最好的。跟随内核的变化,发现变化的好处,从中学到编程思想。


阅读(73768) | 评论(94) | 转发(36)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8-05-29 11:08:30

lz的经验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向你致敬!

chinaunix网友2008-05-22 14:53:06

总结的太好了。 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看模块中定义了一个char *whom = "world" 这是一个字符串常量,如果按照标准C的话,指针指向的是一个常量字符串才对,其中的内容不能修改。比如whom[2]='a';这样会有段错误,为什么在内核中这样操作是合法的呢?

chinaunix网友2008-04-14 20:02:47

今天看了你的文章很感慨,希望能共同学习。有个问题想问, 请问当insmod scull.ko scull_quantum=6 scull_qset=2 数据已经溢出了,为什么20个数据还能写进去。谢谢了

chinaunix网友2008-03-28 16:21:18

请问怎么使用drivers/spi/atmel_spi.c提供的驱动呢?在/dev下没有相应的设备节点,怎么才能在用户空间访问设备?如果自己写一个驱动注册一个spi驱动可以使用其中哪些函数接口?诚请帮忙

chinaunix网友2008-03-16 15:07:25

赞一个,总结的很好 曾经研究过ldd3,没有认真写下读书笔记,以后还得好好再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