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47707
  • 博文数量: 134
  • 博客积分: 7443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141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2-10 20:1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4)

文章存档

2012年(7)

2011年(29)

2010年(16)

2009年(6)

2008年(18)

2007年(58)

分类: IT职场

2012-03-13 12:43:35

清空概念
开始阅读前几章时,我感觉最大的障碍是已知的数学常识,例如:我需要不断的提我自己:“不大于等于”和“小于”在证明之前,仍是不同的概念。conway的理论,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数学体系,基于最基本的规则,重新推导熟悉的东西。你要创造新的什么东西,往往第一步需要清空概念。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难。
 
“自圆满”的系统
Conway的理论,从最简单的几个规则出发,艰难的推导出一大堆的定理,其实完全可以给出更多的规则定义(或公理)让这个推理更轻松,为什么不这样做? 觉得这和TAOCP中的MIX计算机有点像,Knuth不用已有语言描述算法,创建计算机模型MIX,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计算机模型,大师直接用这个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来描述算法,如果使用某种高级语言来描述算法岂不是更轻松一些,为什么不这样做?我想,大师倾向于创建一个“自圆满”(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合适)的系统,我觉得有下面的理由:大师要告诉你关于一切的秘密,没有任何人云亦云的肤浅接受;大师精简的系统或规则,是最干的干货,展现出最本质的东西;这些知识能构成独立的体系,让我们能看到知识体系的全貌。
 
Why Not。
在书读到中间的时候。我纠结于一个困扰,是否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创造这套理论,是否一定选择这两个初始规则?怎么去确定:这是众多选择中,最简洁最好的一个?这种“WHY NOT”的思路,决不是质疑。而是不放弃任何可能的疑惑,多问“why not”,可以作为一种接近前辈们原创过程的一种方法,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感受和学习大师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
 
归纳和递归
再往后读(12章,13章),当主人公们发现了自己归纳证明的一个漏洞,在痛苦之中,最后想到把所有相互依赖的定理,放在一起,统一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是一个很棒的思路,在证明的过程中,可以补充定理,让最终相互依赖的死循环会闭合上。感觉,这就像一堆互相递归调用的函数。你只要确定每一部递归,都的确降低了问题的规模,就不用担心最后会导致无穷递归,发生栈溢出异常。
 
有限和无限
在第14章,有一段有意思的话,“我们地球时空的度过第一天,在另一个维度的宇宙的时空,也度过一天,但当我们度过第二天,宇宙的时空却只又度过半天,再往后,我们度过第三天的时候,宇宙中只又过了四分之一天... ... 这样下去,当宇宙开始第三天的时候, 我们已经度过了无穷的岁月”(1 + 1/2 + 1/4 + 1/8 ... =2)。这虽然与这部书的主题关系不大,不过想想看啊,一个无限的时空在另外一个维度看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也成了相对的概念。这很酷。
阅读(2919)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GFree_Wind2012-03-13 12:07:26

关于有限和无限的那段,听起来就挺神叨的。。。

引起了我的兴趣,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