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项目管理
2011-03-24 11:12:12
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就是先确定What,然后再谈论How。What是问题,How是方案,当然是搞清楚问题再谈方案,这不需要解释。
What和How的不是绝对滴,而是相对滴概念。前一个阶段的How是下一个阶段的What,重复交替向前。如,用户提出需求是What,需求分析得到的具体功能是How,这些具体功能对设计阶段而言就是What。What和How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难以辨请。
需求拿到开发人员面前,许多就是“功能说明”,而不是用户的真正原始需求。没有人问“究竟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这种需求许多是想当然的How,脱离了更前面的What,有着巨大的风险。同时这也极大的压缩了开发人员的发挥空间,让开发人员成为流水线上的机械员工。
就像我所曾经说:任何一个不合理的存在,背后都有更多更大的不合理存在来和他适应,你看到的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如果你想挑战眼前的这个不合理,你最终面对的是它背后的千军万马。他们团结一致,而你孤立无援。毕竟在整体上而言,存在于当前历史阶段的世界是荒谬的。
分析原因,暂时能想到下面几个:
1)用户提不出具体的需求,有时候是因为项目负责人是不了解现状的领导,真正将来使用系统的用户很少能参与交流。领导们听市场人员讨论方案,并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谈论方案。
2)从问题到方案,在IT领域有许多的思维定势。许多人脱离的方案就没有办法讨论问题,因为最广为人知的概念都来自于方案领域而不是问题领域。这些定势最终成为创新的障碍。
3)销售人员在介绍方案时,总是喜欢贩卖“IT业的时尚概念”,用户也追逐这些概念,大家都不关心这些华丽概念的真正价值。更麻烦的,用户会从多家销售人员那里学习一堆这样的概念,然后和你谈论。用户很多时候是因为有这些概念才立项,才和你谈论。他们的项目标书常是各种流行概念的混杂体。
4)为什么用户不关心问题而关心技术了呢?许多用户在听取厂商介绍产品的时候,总是喜欢挑战厂商,他们关心当前产品存在的技术上的限制性,然后不断的要求你突破这些限制,制造“万能软件”。而他们不知道,这种能适应各种情况的“万能软件“,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实际的特定环境。用户在合同上很高兴能提出技术上的难题要求厂商解决。其实并不是能解决难技术题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能以最简单,最可靠的方式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开发人员在回答How前,必须反过来问What,在可能的范围内接近用户原始的需求,针对用户面对的实际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甚至应该反复和用户确认,要求和真正使用软件的人交流。依靠洞察力识别各种风险,重新定义这些功能说明,让他的存在合理化,以能存在的更久远一些,不要浪费大家的感情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