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苏菲的世界》中的哲学家们跳出来在我梦中争吵。终于在凌晨三点把我吵醒了,然后就睡不着了。也许半梦半醒中,许多想法流了出来,然后像《终结者》中的液体机器人,慢慢汇聚成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思
考问题的过程,就像迷宫中探索。迷宫里面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很容易面走进死胡同,甚至有时候当事人不知道自己在迷宫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大多时候是在迷宫
中找到一个出路。但有时候,如果能跳出迷宫,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观察,会有创造性的解决思路。也许迷宫本来是不存在的幻影,应释放心灵。
说谎者悖论,逻辑推理的陷井
这个悖论有多个版本,最早版本在公元前4世纪就出现了,据说是希腊哲学家Eubuildes发明的。有些版本本身是完整的故事。其核心关键在于一个人说“我正在说谎”或在“本句是假的”。
所谓悖论是指:使用严格的推理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本句是假的”这个命题,如果这个命题为真,那么本句是假的,说明“本句是真的”,就是:"本句是假的"=>"本句是真的"。这好像是本质性的,难以消除的矛盾。推理的过程中,在正和反两个结论中无穷递归。
其
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本句是假的",这句化本身就不是一个命题,而是相互矛盾的两个命题,命题A:本句是假的;命题B:A是假的。所以上面推理中矛盾的产
生,不是逻辑推理出现了问题,而是把其本身的矛盾暴露出来。这就好像一个人对你大叫:“我是哑巴”。于是你推出哑巴会说话的结论。其实,这个人和上面说自
己说谎的人,都不过是捉弄人的家伙。
在一句话中就包含了逻辑矛盾,这有点挑战常识,于是许多人因此被搞糊涂了。我想,我可能是第一个如此解决这个悖论的人。
中学物理错题,思维定势的顽固
这
是我的一个真实的经历。中学时,物理考试的一个题目:太阳光与水平面为60度夹角,如何放置一个平镜,让反射的光线以水平方向射出。当时,公认的答案是两
个方法。假设正午时太阳在正南,这两个方法,分别让反射的光线正对南方和正北方射出。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答案,为什么东西方向不能射出?其实玩过镜子反射
阳光的孩子都知道,反射的阳光可以在东南西北甚至任意方向水平射出。公认的答案局限在了一个垂直平面的范围。
就
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我和物理老师理论了半天,甚至冲向了讲台,画了一立体的图。最终确没有说服老师和同学们,在一片同学哄笑中我回到桌位上。记得当时
只有我的好朋友卢鹏能够听明白我的解释。这件事情后我有两个感悟:(1)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2)思维定势是很难打破的。
这个故事的发生是在大概是1997年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们还做不做这个错题。
深蓝赢棋,电脑难以超越人类思维
深蓝是一个电脑,和一个国际象棋大师下棋,赢了。当时是轰动的新闻,甚至引发公众的思考:电脑的思维能力是否超越了人类,如果现在没有,未来是否会超越?
我这里先不讨论这个问题。这个新闻中,却看到了人类思维的难超越性。据说:深蓝的能瞬间计算几亿步棋,其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了人脑,最后却只能艰难地战胜人脑。而人脑,不需要这么高的计算速度就能和计算机相匹敌,这真是神奇呀。
会
下象棋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下棋的时候,并不是严格的推测所有可能性后再下一步棋。我们会使用更高层次的经验和规律:如这个炮牵制其中路;这个肋道是关键
位置...等等。一个人下的棋越多,棋力就越强。然而,你让一个棋力强的人说经验,也未必能说出多少,说出来了别人也不会因为记住这些话而棋力就和他一样
强。这些经验更不是当前电脑能掌握的。
也就是说,人类的一些思考活动能力是复杂的,当前的电脑是难以模仿。所以,深蓝只能以“速度补笨拙”。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的表现是:直觉,灵感,顿悟,影像,审美等等。我认为,非逻辑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非逻辑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主导。人的思维能力高低,主要决定于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也更难把握,更难培养。
在人的思考过程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说来,这不是两个不同思考的方法,更象思维的两个不同的特点,一个事情的两方面。但既然要讨论两个的区别,这里还是把这两个概念区分。
如
果要解一个没有碰到的难题,如:一个很难的算法或一个复杂的数学证明题。你开始会有很多念头,开始,这些念头是模糊的,有些可能把你带入歧途。你会使用逻
辑思维判断每个念头是否行的通。但使你想到这些念头的,我认为更多的是非逻辑思维,特别是一些创造性的念头的产生。逻辑思维让你判断一个念头的正确性。而
念头的产生才是最重要的。
逻辑是思维的引导者,也是思维的限制者。现有的逻辑给你许多“正确,合理”的感觉。也就形成了思维的定势,就象上面的中学物理错题的例子。
注意我上面说的:逻辑给你“正确,合理”的感觉。这说明逻辑本身也是使用感觉来掌握的。特别的,我认为逻辑是后天学会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后天培养的。而非逻辑思维是人天生的能力。甚至可能:人类是靠非逻辑思维学习和掌握逻辑的。
也许,随着人的成长,某些非逻辑思维的能力会下降。人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想像能力更强。----这个观点我还没有确定,保持怀疑。
人
判断观点的正确,更多地使用直觉而非逻辑。甚至直觉对你的影响不是你所控制的。对一个严格的证明过程,你会觉得不太正确,只有在反复考虑,你对证明的过程
熟悉到一定程度,感觉起来从条件到结论才是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你是否有过转向的经历,正午的太阳告诉你南方,你自己觉得是东方,你如何努力也纠正不了你的
感觉。
概念是靠非逻辑思维掌握的。也许是受学校不良教育的影响,许多人在学
习新概念的时候都希望有一个供记忆的严格定义。更多的情况,只能给出描述性的定义。尽管,每个人脑中都有“时间”的概念,你把他精确定义试试。不要说这种
抽象的概念,就是“桌子”,“板凳”这些概念,也是很难精确定义的。而我们明确知道我们掌握了这些概念,判断什么“桌子”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没有依赖精确
的定义,我们也不需要精确的定义。
雷蒙德的expertise到底是什么意思
雷蒙德是著名的“开源社区大使”,封笔30年后,用了5年写了一本书《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这是我最喜欢的计算机书之一,这本书的第一段话就是:
There
is a vast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Knowledge lets you
deduce the right thing to do;expertise makes the right thing a reflex,
hardly requiring conscious thought at all.
这句话中的expertise我一直不能准确翻译。其本意“专业知识”根本不能表达大师的意思。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后,感悟颇多。于是我在这页的空白出写了下面的话:认知的过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忘记自己知道;她在骨子里面影响你。
如果你记忆的知识,而不能影响到你。知识还有什么意义。而运用知识比记忆知识更难。
C+
+之父也在他的书中说:好的设计取决与三个要素:Talent(才能),Experience(经验)
和Taste(品位)。前两个要素,都好理解:好的设计需要聪明的头脑也需要一定的经验。但“品位”是什么,我认为是判断设计好坏的直觉,是把握各种度平
衡的直觉。这是非逻辑思维的表现。 -这是我的一篇老文章. 上次的时候只写了题目,忘了粘贴内容了,今天才发现。
阅读(2373) | 评论(1)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