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66508
  • 博文数量: 226
  • 博客积分: 1000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50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21 14:1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6)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68)

2008年(4)

2007年(27)

2006年(124)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6-07-06 13:03:55

注意:里面也有一些是我自己的经验,写wiki已有的也并没多大意思,如有不同,
以wiki上的为准,因为wiki是任何人发现错误或更好的方法都可以随时更新的。
一 下载,准备开始...
<1> 下载安装程序和已安装好的linux Image
   可以到主页上下载,但只有souceforge上才有已安装好的linux
镜像下载,先来这里瞧瞧吧:
   
可见下载分为三部分:
    <1> colinux安装程序和源代码
    <2> 2.4内核的RootFS镜像(提供了bootdisk,fedora,debian,gentoo的Image)
    <3> 2.6内核的RootFS镜像(只有debian,gentoo的Image)
必须下载的是colinux安装程序,镜像一般选2.6内核的就好了,另外安装程序也提
供了在安装中直接下载指定镜像的功能,但如果你没有国际帐号,就要单独下载了。
<1>下载swap Image文件
   另外,如果你内存不够大,或者要开启较多的服务,或者打算用Xwindow,那么
就要去下载swap镜像了,可以按自己机器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镜像,swap镜像看上
去size很小,解压后就有相应的文件名大小。
   下载:

二 安装,一路next...
    非常简单,一路单击next,在“Obtain a coLinux root file system image",
可以选择你要下载的镜像,也可以不下载(默认No download)。

三 网络配置~~(重点部分!包括NAT和Bridged!)
(在""有详细的图文介绍,
如有任何疑问,请看原文)
colinux允许两种网络配置方式:
   <1> NAT network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2> Native/Bridged network
   其中较理想的是Bridegd方式,因为NAT可能会阻碍某些网络协议,可能会造成后
面子网上的colinux上的一些网络服务不可访问,一般不会打算用colinux来运行服务
吧?估计性能也就一般,还是等XEN吧,呵呵。
   我一般只用NAT,配置VMWARE也是用NAT,可以share一个网络帐号嘛~~

   安装了colinux后,你会在任务栏发现一个断开(unplugged)开的网络连接图标,
切换到网络配置(控制面板->网络连接),你会发现你系统上有了两个网络连接,这
是因为colinux安装了一个Tap-Win32虚拟网络适配器(adapter),同vmware的虚拟网
卡差不多啦,比如在我的系统上两个网络连接是:
  <1> Local Area Connection     ----真实的网卡
  <2> Local Area Connection 2   ----colinux的Tap-Win32虚拟网络适配器

注意:如果你的系统并没有出现两个网络连接,请先按下面步骤添加新硬件:
/-------------------------------------------------------------------
Control Panel -> Add Hardware -> Yes -> Add a new hardware device
-> Install from a list (Advanced) -> Network Adapters -> Have Disk
-> Go to the supplied TAP-Win32 directory and choose OemWin2k
-> Next -> Next -> Finish.       (步骤可能稍有不同,随机应变吧)
--------------------------------------------------------------------/
下面根据你的需要选取NAT或Bridged中的一种进行配置:
[ NAT配置篇 ]
<1> 配置真实的网络连接:
启用真实的本地网络连接(Local Area Connectio)的ICS,操作步骤:
 右击真实的网络连接->属性,然后切换到高级标签页(Advanced),在ICS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中选上:
        “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确定后退出后你可以会发现真实网络连接图标下多了一个"手",这是windows中的共
享标志(如共享文件夹)
<2> 配置虚拟的网络连接(可以跳过~)
虚拟的Tap-Win32网络连接状态为unplugged,不可用,也无法配置,如果是NAT也不
用配置,启动colinux后它会自动设置为:
      [IP  地址]:192.168.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Briged配置篇] 用NAT方式的请跳过...~~
<1>brigded两个网络连接
 如果你已经为要设置bridged中任一个网络连接中设置了ICS(网络连接共享),请
先取消它,然后同时选中要设置bridged的两个网络连接,右击,在弹出的菜单选择
"brideg"(桥接),等一会后会出现一个新的图标:Network brigde
<2> 安装winpcap软件(Free Packet Capture Architecture for Windows)
    下载:
    如果不安装但又用bridged方式的话,启动colinux时出错
四 镜像配置,启动我们的linux box...
<1> 解压镜像和swap文件
   把下载好的debian/gentoo镜像和swap镜像随便放到一个文件夹中,要注意的
是,debian的镜像解压后有1G,gentoo的镜像有2G, swap的镜像有256/512的,如
果你也把所有东西放在c盘下,注意空间要够,另外,这些文件位置是任意的。
  如果你在上面安装过程中选了下载镜像,那个镜像默认放在安装目录中,也没
有解压,解压工具可以用winrar或linux下的tar (tar xvjf *bz2)。

<2> 编辑配置文件(重点!)
切换到安装目录,把default.colinux.xml复制一份,比如命名为gentoo.colinux.xml
或debian.colinux.xml,如果有UltraEdit就用它打开,支持xml语法加亮,不然记事本
也可以。按情况修改类似如下(不明白请看我的注释):
//------------------------------------------------------------------------


  
       path="\DosDevices\g:\coLinux\gentoo\Gentoo-colinux-stage3-x86-2004.3"
    enabled="true" />
  
       enabled="true" />
 
 
   root=/dev/cobd0
  
  
  
  
  
  
  
  

  
  
  
  
  
  
//--------------------------------------------------------------------------
注意:
1  网络设置时为按照你前面选的是什么方式,tap和bridged两者只能选1,请注释
   其中一个。
2  如果你要复制上面的内容并保存为你的配置文件,最好保存为UTF-8格式,用IE打
   开,可以正常显示就OK(ultraEdit支持编码转换)。

<3> 运行linux box.... welcome to linux's world!
   打开cmd(命令提示符),切换到安装目录,然后运行:
   colinux-daemon.exe -c gentoo.colinux.xml
   其中-c是指定配置文件,更多选项请"colinux-daemon.exe /?"
也可以写一个bat文件放在桌面上,内容为:
//------------------------------------------------
@C:
@cd C:\Program Files\coLinux\
@colinux-daemon.exe -c gentoo.colinux.xml
//----------------------------------------------------

<4> 登陆(root用户,密码为root)
    启动后以用户root,密码root登陆,
<5> 修改fstab文件
   如果你上面指定了swap,则先修改/etc/fstab,debian和gentoo的有点不同:
提示:用"nano -w /etc/fstab"编辑,编辑完了按ctrl+x,输入入y确认保存
[ debian用户 ]:
添加这一行:/dev/cobd1 none swap sw 0 0
退出后执行"mkswap /dev/cobd1 &&swapon -a"
[ gentoo用户 ]:
添加这一行:/dev/cobd/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保存后执行"mkswap /dev/cobd/1 && swapon /dev/cobd1"
<6> 最后的配置网络...
    debian的网络配置文件是/etc/network/interfaces
    gentoo的网络配置文件是/etc/conf.d/net,可以自行按需修改。
配置步骤
第一步:  配置ip获取方式
[ NAT方式 ]:
   如果网络是NAT方式,只要设置下域名服务器就可以了,默认的镜像已经配置好
静态ip了,自己用ifconfig -a来查看相关信息。
[ Bridged方式 ]
要对默认设置进行修改,而且debian和gentoo又有所不同
  (1) debian的:
      #nano -w /etc/network/interfaces
      然后修改为如下(把原来的静态ip配置注释掉):
      #----------------------------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iface eth0 inet dhcp
      #------------------------------
      修改好了就执行ifdown eth0&&ifup eth0
  (2) gentoo的:
      #nano -w /etc/config.d/net
      然后修改为如下(把原来的静态ip配置注释掉):
      #--------------------------
      config_eth0=("dhcp")
      dhcp_eth0="-t 10"
      #----------------------------
      接着执行/etc/init.d/net.eth0 restart来重启网(dhcp要安装了dhcpd)

配置完后执行ifconfig -a来配置查看ip,如果正确了就继续,
如果不行,直接修改或重启系统。直接修改ip如下:
  #ifconfig eth0 IP地址
  #route add default gw 网关

第二步:修改域名服务器
  执行nano -w /etc/resolv.conf
 在windows用ipconfig /all来获取网络的著域名服务器地址,然后
  修改为(以校内为例):
           nameserver 202.104.245.186
           nameserver 202.192.159.2
第三步 测试网络:
  [1] NAT的 ping 网  : ping 192.168.0.1
  [2] NAT和Bridged的 : ping 当前windows主机: 如ping 10.16.6.xxx
  [3] NAT和Bridged的 : ping 域名:ping
  如果三个都有响应,证明网络配置成功~~~!!  enjoy
 
阅读(427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