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嵌入式
2009-09-16 09:49:28
一、 Android简介
1、Android概述
Android是Google于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谷歌与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了Android,这个联盟由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组成。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借助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此举必将推进更好、更快的创新,为移动用户提供不可预知的应用和服务。
Android的34家手机联盟
开放手机联盟的成立和Android的推出是对现状的重大改变,在带来初步效益之前,还需要不小的耐心和高昂的投入。但是,我们认为全球移动用户从中能获得的潜在利益是值得付出这些努力的。
与iPhone相似,Android采用WebKit浏览器引擎,具备触摸屏、高级图形显示和上网功能,用户能够在手机上查看电子邮件、搜索网址和观看视频节目等,比iPhone等其他手机更强调搜索功能,界面更强大,可以说是一种融入全部Web应用的单一平台。
但其最震撼人心之处在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开放性和服务免费。Android是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开发者在为其开发程序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度,突破了iPhone等只能添加为数不多的固定软件的枷锁;同时与WindowsMobile、Symbian等厂商不同,Android操作系统免费向开发人员提供,这样可节省近三成成本。
2、Android结构
Android体系结构
Android应用程序主要包含四个主要方面:Activity、Intent Receiver、Service、Content Provider。
以下是这四个方面的简单的介绍:
①Activity
Activity是Android构造块中最基本的一种,在应用中,一个 activity通常就是一个单独的屏幕。每一个activity都被实现为一个独立的类,并且继承于Activity这个基类。这个activity类将会显示由几个Views控件组成的用户接口,并对事件做出响应。大部份的应用都会包含多个的屏幕。例如,一个短消息应用程序将会有一个屏幕用于显示联系人列表,第二个屏幕用于写短消息,同时还会有用于浏览旧短消息及进行系统设置的屏幕。每一个这样的屏幕,就是一个activity。从一个屏幕导航到另一个屏幕是很简单的。在一些应用中,一个屏幕甚至会返回值给前一个屏幕。
当一个新的屏幕打开后,前一个屏幕将会暂停,并保存在历史堆栈中。用户可以返回到历史堆栈中的前一个屏幕。当屏幕不再使用时,还可以从历史堆栈中删除。默认情况下,Android将会保留从主屏幕到每一个应用的运行屏幕。
Android使用了Intent这个特殊类,实现在屏幕与屏幕之间移动。 Intent类用于描述一个应用将会做什么事。在Intent的描述结构中,有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动作和动作对应的数据。典型的动作类型有:MAIN(activity的门户)、VIEW、PICK、EDIT等。而动作对应的数据则以URI的形式进行表示。例如:要查看一个人的联系方式,你需要创建一个动作类型为VIEW的intent,以及一个表示这个人的URI。
与之有关系的一个类叫IntentFilter。相对于intent是一个有效的做某事的请求,一个intent filter则用于描述一个activity(或者Intent Receiver)能够操作哪些intent。一个activity如果要显示一个人的联系方式时,需要声明一个IntentFilter,这个 IntentFilter要知道怎么去处理VIEW动作和表示一个人的URI。IntentFilter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定义。
通过解析各种intent,从一个屏幕导航到另一个屏幕是很简单的。当向前导航时,activity将会调用 startActivity(Intent myIntent)方法。然后,系统会在所有安装的应用程序中定义的IntentFilter中查找,找到最匹配myIntent的Intent对应的 activity。新的activity接收到myIntent的通知后,开始运行。当startActivity方法被调用将触发解析myIntent 的动作,这个机制提供了两个关键好处:
◆Activities能够重复利用从其它组件中以Intent的形式产生的一个请求;
◆Activities可以在任何时候被一个具有相同IntentFilter的新的Activity取代。
②Intent Receiver
当你希望你的应用能够对一个外部的事件(如当电话呼入时,或者数据网络可用时,或者到了晚上时)做出响应,你可以使用一个Intent Receiver。虽然Intent Receiver在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会使用NotificationManager通知用户,但它并不能生成一个UI。Intent Receiver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但也可以在代码中使用 Context.registerReceiver()进行注册。当一个intent receiver被触发时,你的应用不必对请求调用intent receiver,系统会在需要的时候启动你的应用。各种应用还可以通过使用Context.broadcastIntent()将它们自己的 intent receiver广播给其它应用程序。
③Service
一个Service是一段长生命周期的,没有用户界面的程序。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正在从播放列表中播放歌曲的媒体播放器。在一个媒体播放器的应用中,应该会有多个activity,让使用者可以选择歌曲并播放歌曲。然而,音乐重放这个功能并没有对应的activity,因为使用者当然会认为在导航到其它屏幕时音乐应该还在播放的。在这个例子中,媒体播放器这个 activity会使用Context.startService()来启动一个service,从而可以在后台保持音乐的播放。同时,系统也将保持这个service一直执行,直到这个service运行结束。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一个service上(如果这个service还没有运行将启动它)。当连接到一个service之后,我们还可以service提供的接口与它进行通讯。拿媒体播放器这个例子来说,我们还可以进行暂停、重播等操作。
④Content Provider
应用程序能够将它们的数据保存到文件中、SQL数据库中,甚至是任何有效的设备中。当你想将你的应用数据与其它的应用共享时,Content Provider将会很有用。一个Content Provider类实现了一组标准的方法,从而能够让其它的应用保存或读取此Content Provider处理的各种数据类型。
3、Activity的生命周期
首先给出一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的图来:
onCreate:在这里创建界面,做一些数据的初始化工作。
onStart:到这一步变成用户可见不可交互的。
onResume:变成和用户可交互的(在activity栈系统通过栈的方式管理这些个Activity的最上面,运行完弹出栈,则回到上一个Activity)。
onPause:到这一步是可见但不可交互的,系统会停止动画等消耗CPU 的事情,从上文的描述已经知道,应该在这里保存你的一些数据,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程序的优先级降低,有可能被系统收回。在这里保存的数据,应该在onResume里读出来,注意:这个方法里做的事情时间要短,因为下一个activity不会等到这个方法完成才启动。
Onstop:变得不可见,被下一个activity覆盖了。
onDestroy:这是activity被干掉前最后一个被调用方法了,可能是外面类调用finish方法或者是系统为了节省空间将它暂时性的干掉,可以用isFinishing()来判断它,如果你有一个Progress Dialog在线程中转动,请在onDestroy里把他cancel掉,不然等线程结束的时候,调用Dialog的cancel方法会抛异常的。
onPause,onstop, onDestroy,三种状态下 activity都有可能被系统干掉
在启动第一个界面Activity时,它的次序是:
onCreate (ONE) - onStart (ONE) - onResume(ONE)
虽然是第一次启动,也要走一遍这个resume事件。然后,我们点goto跳到第二个Activity Two中(前一个没有关闭),这时走的次序是:
onFreeze(ONE) - onPause(ONE) - onCreate(TWO) - onStart(TWO) - onResume(TWO) - onStop(ONE)
然后,我们再点back回到第一个界面,这时走的次序是:
onPause(TWO) - onActivityResult(ONE) - onStart(ONE) - onRestart(ONE) - onResume(ONE) - onStop(TWO) - onDestroy(TWO)
说明,返回时,Two没有经历冻结就直接暂停了,在One接收参数,重启后,Two就停止并被销毁了。
最后,我们点一下Exit退出应用,它的次序是:
onPause(ONE) - onStop(ONE) - onDestroy(ONE)
下面是文档的摘要:
①Android用Activity Stack来管理多个Activity,所以呢,同一时刻只会有最顶上的那个Activity是处于active或者running状态。其它的Activity都被压在下面了。
②如果非活动的Activity仍是可见的(即如果上面压着的是一个非全屏的Activity或透明的Activity),它是处于paused状态的。在系统内存不足的情况下,paused状态的Activity是有可被系统杀掉的。
③几个事件的配对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它们的关系。Create与Destroy配成一对,叫entrie lifetime,在创建时分配资源,则在销毁时释放资源;往上一点还有Start与Stop一对,叫visible lifetime,表达的是可见与非可见这么一个过程;最顶上的就是Resume和Pause这一对了,叫foreground lifetime,表达的了是否处于激活状态的过程。
④因此,我们实现的Activity派生类,要重载两个重要的方法:onCreate()进行初始化操作,onPause()保存当前操作的结果。
除了Activity Lifecycle以外,Android还有一个Process Lifecycle的说明:
在内存不足的时候,Android是会主动清理门户的,那它又是如何判断哪个process是可以清掉的呢?文档中也提到了它的重要性排序:
①最容易被清掉的是empty process,空进程是指那些没有Activity与之绑定,也没有任何应用程序组件(如Services或者IntentReceiver)与之绑定的进程,也就是说在这个process中没有任何activity或者service之类的东西,它们仅仅是作为一个cache,在启动新的Activity时可以提高速度。它们是会被优先清掉的。因此建议,我们的后台操作,最好是作成Service的形式,也就是说应该在Activity中启动一个Service去执行这些操作。
②接下来就是background activity了,也就是被stop掉了那些activity所处的process,那些不可见的Activity被清掉的确是安全的,系统维持着一个LRU列表,多个处于background的activity都在这里面,系统可以根据LRU列表判断哪些activity是可以被清掉的,以及其中哪一个应该是最先被清掉。不过,文档中提到在这个已被清掉的Activity又被重新创建的时候,它的onCreate会被调用,参数就是onFreeze时的那个Bundle。不过这里有一点不明白的是,难道这个Activity被killed时,Android会帮它保留着这个Bundle吗?
③然后就轮到service process了,这是一个与Service绑定的进程,由startService方法启动。虽然它们不为用户所见,但一般是在处理一些长时间的操作(例如MP3的播放),系统会保护它,除非真的没有内存可用了。
④接着又轮到那些visible activity了,或者说visible process。前面也谈到这个情况,被Paused的Activity也是有可能会被系统清掉,不过相对来说,它已经是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了。
⑤最安全应该就是那个foreground activity了,不到迫不得已它是不会被清掉的。这种process不仅包括resume之后的activity,也包括那些onReceiveIntent之后的IntentReceiver实例。
在Android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的讨论中,文档也提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Android应用程序的生存期并不是由应用本身直接控制的,而是由Android系统平台进行管理的,所以,对于我们开发者而言,需要了解不同的组件Activity、Service和IntentReceiver的生命,切记的是:如果组件的选择不当,很有可能系统会杀掉一个正在进行重要工作的进程。
4、Android的开发环境
:
◆软件开发包:Android SDK 1.5
◆编译工具:Eclipse
◆数据库:SQLite数据库
◆操作系统:WindowsXP专业版
◆模拟器:Android手机模拟器下运行
:
◆基于i.MX27(ARM 9) CPU。
◆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linux操作系统。
◆使用仿iPhone机壳。
◆屏幕分辨率320X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