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中的一些常用配置文件及其功能(与字体和字符编码相关的)
1. ~/.gnomerc 配置文件
作用:GNOME桌面系统的用户级启动文件,该文件里的脚本在GNOME桌面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执行,如果在用户主目录中没有该文件,用户可自行创建。该脚本是由GNOME系统级启动文件/etc/X11/Xsession.d/55gnome-session_gnomerc所触发的。在我的的系统中,该配置文件的内容如下:
# 配置GTK+程序的打开文件窗口字体编码为GBK
export G_FILENAME_ENCODING=GBK
#下面设置fcitx输入法的环境变量
export XIM_PROGRAM=fcitx
export XIM=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启动fcitx中文输入法
fcitx&
G_FILENAME_ENCODING参数的官方解析可参考网址:http://developer.gnome.org/doc/API/2.0/glib/glib-running.html
2. ~/.gtkrc.zh_CN 配置文件(全局配置文件为/etc/gtk/gtkrc.zh_CN)
作用:设置GTK+ 1.x程序的配置文件,默认已有字体配置选项,与上面的~/.gnomerc配置文件中的配置GTK+程序打开文件窗口的编码选项配合使用,可使GTK+ 1.x程序能在打开文件窗口显示中文的文件名。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
#style "gtk-default-zh-cn" {
# fontset="-adobe-helvetica-medium-r-normal--12-*-*-*-*-*-iso8859-*,\
# -*-*-medium-r-normal--14-*-*-*-*-*-gb2312.1980-0"
#}
#class "GtkWidget" style "gtk-default-zh-cn"
style "gtk-default-zh-cn" {
fontset = "-*-tahoma-medium-r-normal--14-*-*-*-*-*-iso8859-1,\
-*-simsun-medium-r-normal--14-*-*-*-*-*-gb2312.1980-0,*-r-*"
}
class "GtkWidget" style "gtk-default-zh-cn"
该文件的全局配置文件是/etc/gtk/gtkrc。如果需统一设置所有用户的gtk中文设置,可在该文件中配置。文件的内容和上面的一样。不知为什么我的wenquanyi 字体在这里设置后老是出现乱码,所以只好使用tahoma +simsun 了。在xmms 中也一样。(未解决)
常用的GTK+ 1.x程序包括xmms, EasyWine 等。
3. ~/.gtkrc-2.0 配置文件(全局配置文件为/etc/gtk-2.0/gtkrc)
作用:gtk2.0程序的设置文件,如果不存在,可手工创建。配置GTK2.0程序字体的配置如下:
#style "gtk-default-zh-cn" {
# font_name = "Bitstream Vera Sans 10,SimSun 10"
# }
# class "GtkWidget" style "gtk-default-zh-cn"
style "gtk-default-zh-cn" {
font_name = "WenQuanYi Bitmap Song 11"
}
class "GtkWidget" style "gtk-default-zh-cn"
该文件也有一个全局配置文件/etc/gtk-2.0/gtkrc,注意是gtkrc,而不是gtkrc-2.0,默认该文件也是没有的,需手工创建。一旦存在~/.gtkrc-2.0或/etc/gtk-2.0/gtkrc文件,则该文件的配置优先级是最高的,即使用gnome- font-properties字体配置程序也不能改变。例如你在~/.gtkrc-2.0里设置了字体是SimSun 10号字,则你不能用gnome-font-properties字体配置程序更改该设置。
常见的gtk2.0程序有firefox1.0, LumaQQ 等。
4. ~/.xinitrc 配置文件(用于startx 启动x 的输入法和locale 以及需要进入x 就运行的程序)
下面是我的redhat 9 系统的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n/bash
# Window Maker default X session startup script
PATH="$PATH:/usr/local/bin"
export LANG=zh_CN.GB18030
export XMODIFIERS="@im=SCIM"
export GTK_IM_MODULE=scim
export QT_IM_MODULE=scim
scim -d
# If you login from xdm, uncomment this to make error messages appear
# in the console window.
#
# tail -f /home/way/.xsession-errors > /dev/console &
######
tpb -d
######
# exec wmaker
# exec twm
# exec mwm
exec fvwm
# exec blackbo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18n 配置文件(实现一些编码的设置)
下是从网上查到的一篇设置的文章,或许以后用得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实现英文环境(或英文菜单)而使用中文输入或显示
Rh9中怎么设置才可以用中文输入而是英文菜单?RH9中语言选英文,但想输入中文,i18n如何修改?
redhat8.0英文界面+中文环境支持的方法
创建 ~/.i18n
LANGUAGE=en_US.UTF-8
LC_CTYPE=zh_CN.GB18030
应该就可以了
不过我的~/.i18n是这样的
LANG=zh_CN.GB18030
LANGUAGE=en_US.UTF-8
LC_CTYPE=zh_CN.GB18030
LC_TIME=en_US.UTF-8
因为不设LANG,似乎ctrl+space不能直接调出输入法,需要在每个程序里点右键,设置Input Method为XIM(不知能不能自动设置?)不设LC_TIME,右下角的时间显示还是有中文,而且在console下看时间的时候会出现乱码。
如果你用GNOME的话,上面这些就够了。如果你用KDE的话,理论上只要进控制中心修改界面语言为英文就可以了。但是rh9的KDE有bug,解决办法是rpm -e kde-i18n-Chinese
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gtk2程序是按`LANGUAGE' `LC_ALL' `LC_xxx' `LANG'的次序
来决定菜单的语言。
i18n: 就是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由于首字母"i"和末尾字母"n"间有18个字符,所以简称i18n.
internationalization指为了使应用程序能适应不同的语言和地区间的变化而不作系统性的变化所采取的设计措施。
阅读(2310) | 评论(0) | 转发(0) |